母亲去世大姐出5000,晚上父亲把她叫进屋:闺女,钱不是这样算的

米奇公正评世界 2025-02-23 01:59:25

文|柳八原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母亲还在世的时候,大姐就一直是家里的主心骨。

因为我和小弟远在外地,所以一直是大姐照顾爸妈。

可没想到在大姐的眼里,我和小弟就成了甩手掌柜。

直到母亲葬礼结束的那天,大姐不由分说让我和小弟掏钱!

要不是父亲说了一句话,恐怕我已经和大姐撕破脸面了。

01

在家里,我从小就是那个最不起眼的存在。

父母一直把大姐当作家的骄傲,而小弟则成了未来的继承人。

我夹在两者之间,仿佛永远都不会得到应有的关注。

小时候,大姐是家里无可争议的“明星”,她上学成绩好,长得又漂亮,父母总是对她宠爱有加。

尤其是钢琴,几乎成了家里最重要的事情。每个周末,大姐都会去钢琴老师家上课,爸爸妈妈总是陪着她走,显得特别重视。

而我,则在家里忙着做家务,打扫卫生、刷碗、做饭。

每当我想去看会儿电视,母亲总会说:“去,把屋子收拾一下,姐姐在钢琴上花了那么多时间,你能不能做些事?”

每次看到大姐去上钢琴课,我总有些心酸。

她能去外面玩,得到赞美,而我却被迫做这些事情。

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大姐能去学钢琴,我就只能做家务?”

母亲却轻描淡写地回答:“你年纪小,应该先学做事,等你长大了再去学其他的。”

但大姐学钢琴的时间,明显比我做家务的时间要长得多。

那时候我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大姐总是被当成“重点”,而我只能做“附属”。

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了,在家里大声说:“我也想学钢琴!”

母亲看了我一眼,说:“你没大姐那种天赋,还是做点实际的事吧,学钢琴浪费钱。”

那一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明明我也是父母的孩子,为什么她就能得到那么多的资源,而我什么都没有。

后来大姐也一直是父母心中的“顶梁柱”。

她成绩优异,高考那年顺利考上了市里最好的大学。

而我呢虽然也努力学习,但成绩始终平平,在我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注定不能跟大姐一样走上大学的道路。

当我决定去外地打工时,父母并没有太多的关心,他们说:“既然没能考上大学,那就去外面打工吧,先挣点钱回来。”

然而每次大姐回家,父母对她的关心总是更多。

她考上了好大学,父母总是围着她转,时不时给她一些零花钱,问她学得怎么样。

而我,虽然也从外地打工回来,但每次只得到一句:“工作怎么样?累不累?”

每个月我把自己赚到的钱寄回家里,给父母和大姐补贴一点。

大姐则理直气壮地说:“你工作忙,挣钱辛苦,我已经考上大学了,钱我出一点没关系。”

她看起来永远那么从容,而我,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我不止一次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被排在两者之间,既没有大姐的荣耀,也没有小弟的宠爱。

小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宝贝”。

每次父母谈起小弟,嘴里总是充满了期待:“你是男孩子,以后家里的事就得靠你了。”

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小弟总是得意地笑,仿佛已经拥有了所有的特权。而我,总是在一旁默默听着。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考试没考好,父母对我大发雷霆,责骂了我一番。

然而当小弟没考好时,父母并没有对他怎么说,只是淡淡地叮嘱了一句:“下次努力点就行了。”

每当这时,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全都被忽视了,反倒是小弟那不怎么努力,却总是能得到宽容。

有一次,家里需要做一些修缮,父母自然把小弟叫来,让他帮忙。

虽然小弟在这方面一点经验都没有,但父母却毫不犹豫地让他去做。

于是,我只能去做其他家务活,没人问我愿不愿意。小弟也总是在做完事后说:“你看,爸爸妈妈还真是偏心,总是让我做这些事情。”

而我只能忍着心里的委屈,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长大后,大姐嫁给了同村的一个男人,家里虽然失去了她的陪伴,但她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

我和小弟都去外面打工,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家里的责任也开始落到了大姐的肩上。

我和小弟每个月都会从各自的收入中,拿出2000元寄给大姐。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也能帮大姐分担一些压力,毕竟她在照顾父母时已经投入了很多心血。

每当大姐接到我们汇款的时候,她总是说:“你们也不容易,钱不多,但我知道你们有心。”

尽管每月的汇款不算太多,但大姐从未主动要求过我们再多给些什么,她知道我们的生活也不富裕。

每次她接到钱的时候,她总是说:“你们能每个月给我寄点钱,已经很让我感动了。”

她把自己照顾父母的辛苦,几乎都无声地承受着,从来没有抱怨过。

我记得有一次,我问大姐:“你照顾爸妈那么久,真的不觉得累吗?”

她笑了笑,摇了摇头:“没事,我习惯了。爸妈辛苦了一辈子,年纪大了,我该做的事就是照顾他们。”

她说得很轻松,仿佛她从来没有感到过任何困扰。但我知道,背后她承受的压力,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大。

小弟有时也会打电话回家,问大姐是否需要帮助。

大姐总是说:“你们外面工作不容易,不用太担心我。”她并不要求我们回家,自己默默地扛起了这个责任。

尽管如此,我和小弟每个月的汇款依然没有停过。

我们知道,大姐一个人扛下家里的责任不容易,而我们虽然不在家,但依然希望能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尽量帮她分担一点。

而母亲的去世仿佛是家里的晴天霹雳,整个家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我

和小弟在外地工作,收到消息时几乎是同一时刻赶回家的。

大姐已经在家里处理一些事务,但显然,面对母亲的去世,大家的情绪都很难平静下来。

葬礼的准备工作繁重又复杂,家里的一切事宜都得立即安排,尤其是葬礼的费用问题。

父亲虽然悲痛,但始终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反倒是大姐,她尽全力去安排一切。

因为她平时与父母关系最亲近,显然承担了最多的责任。

然而当葬礼的具体费用开始浮现出来时,问题就开始变得棘手。

葬礼一共花费了五万多元,除了丧葬公司那笔巨大的支出外,还有不少亲戚和邻居送的花圈,以及其他各种杂费。

我和小弟刚回到家,父亲就开始商量起这些费用的分担问题。

小弟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显然他也没料到这么多开销。毕竟母亲去世时我们并没有在身边,根本没有预估到这些支出。

当我问大姐:“葬礼的钱到底怎么分?你自己有没有考虑过?”

她只是叹了口气,说:“我已经出了一些了,剩下的费用你们两个来分担吧。”她的语气并不带有太多的愧疚,仿佛这是理所当然。

我顿时有些愤怒:“出了一些?你出多少?这五万块钱,你才出了5000块,剩下的你让我和小弟怎么分担?”

大姐却只是冷静地回答:“我每天都在照顾父母,已经做了很多了,钱的事情你们自己想办法。”

她的话让我有些生气。她一直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平时也是最被照顾的人,现在却在这个时候把责任推给我们。

正当我们争执时,父亲突然走了过来,拉着大姐进了屋。

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淡淡地说:“过来一下,别在这里闹。”

我看着他们走进屋内,心里愈加不满,觉得父亲根本不关心这笔费用问题。

父亲一直都偏爱大姐,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总是对大姐有着更高的期望。

而现在大姐在葬礼这件事上依然采取了“按自己的标准来”的态度,这让我感到非常的不公平。

大姐进入屋后,屋内传来了一些低声的对话,虽然听不清楚他们说的具体内容,但能感觉到父亲在劝解大姐。

过了一会儿,父亲从屋里走了出来,表情显得有些疲惫,他看了我一眼,说:“你们先别急,大家都是一家人,钱的事情我们慢慢解决,不能只看账面上的东西。你们两个回去休息,明天再商量。”

我知道父亲是在安抚我,也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十分沉重。

但父亲的这番话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让我更加心烦。

经过一晚的争执和冷静思考,第二天一早,大姐主动来到我面前,低声对我说:“对不起,昨晚我太急了,可能没有考虑到你们的感受。为了母亲的葬礼,我们家确实应该一起承担。”

她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为情,“我再出5000,剩下的你和小弟分担。”

这时,我才感觉到大姐终于让步了,虽然她依然有些不愿意,但至少她主动承担了更多。

她说完后,我和小弟面面相觑,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她已经出了一万,剩下的我们就只能勉强分担。

我对大姐说:“这次的事,真心不是钱能解决的。你也知道,这么大的花费,我们根本没能力独自承担。”

我的声音有些沉重,但我依然忍住了所有的不满。

大姐点了点头:“我知道了,钱我再给一点,你们别太压力太大。”

经过几番讨论,最终我们达成了一致,葬礼的费用由大姐再出5000,总共出了一万元,剩下的由我和小弟分担。

虽然心里依然有些不满,但大家在父亲的劝解下,终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以后再有什么事情,不管是金钱还是责任,大家都要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想问题。”

父亲终于开口了,他的语气不再是以往的严厉,而是更加平和。“我们是一家人,不能计较得那么清楚。”

我看着父亲的眼神,突然有些感慨。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0 阅读:0
米奇公正评世界

米奇公正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