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我考上师专,小妹拿到职工子弟名额,如今36年后命运天差地别

米奇公正评世界 2025-02-23 02:02:16

文|柳八原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小时候,母亲就一直偏袒小妹,总是让我忍让。

甚至家里唯一的职工子弟名额,母亲也毫不犹豫让给了小妹。

看到小妹和母亲开心的笑脸,我就决定靠自己闯出一番事业。

直到我考上师专后,毫不犹豫从家里搬了出来。

如今数十年过去,我和小妹的生活情况完全是天差地别!

01

八十年代的那个时候,父亲在国有企业工作,职位虽然不高,但在那个年代,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安稳的生活。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妇女,操持家务、养育我们姐妹俩。

父母并没有显得富裕,但我们过得平凡却也温暖,家里的一切都显得安稳且简朴。

我和小妹的生活,和我们家的生活一样,平凡无奇。

母亲是那个家中的主心骨,她总是为我们姐妹俩操心,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她总是显得格外费心。

作为家里第一个孩子,我知道,母亲对我有很高的期待。

虽然她从来不曾明说,但她对我的关心和她眼中的那种期望,几乎让我时刻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然而命运却总喜欢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安排些选择,哪怕是两条似乎都不错的道路。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父亲突然从单位带回了一个消息。

那时的父亲因为在国有企业工作,允许员工的子女可以享有“职工子弟名额”,这意味着,只要父母在企业工作,子女可以直接进入该单位的工作岗位,而无需再进行繁琐的考试或面试。

那时的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名额有多重要,几乎可以说,它是通往安稳生活的通行证。

许多人因为这个名额,轻松度过了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

那些没有这个名额的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这个机会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

“爸,名额只一个吗?”我急切地问道,心里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

对于我来说,这个名额意味着可以轻松进入父亲的单位,不需要再为学费发愁,也可以避免那些无尽的考试和选择。

我的心一阵激动,甚至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中的书。

“是的,”父亲点点头,目光在我和小妹之间游移,“这名额只有一个,不管是你,还是小妹,都可以去。”

我低下头,心中一阵波动。小妹看起来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她的眼神有些迷茫,似乎还没有完全理解事情的严重性。

“那我们怎么选?”我试图平静地问母亲,心里已经开始不安。

母亲在一旁听了,显得有些沉默,似乎正在思考如何做出决定。她抬头看了看父亲,又转头看向我和小妹。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为难和矛盾。

“雯儿,你成绩好,应该可以考上大学,不需要这个名额。”母亲终于开口了,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坚定,“小晴成绩不太理想,如果她能有这个名额,也许能在将来的工作上轻松一点。”

我愣住了。听到母亲这么说,我的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我虽然成绩好,打算考上师范学校,但父母给小妹这个名额,显然是对她的未来有着更多的期待。

她并不需要为考试而焦虑,因为父母早就为她铺好了这条路。

相比之下,我则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属于我的机会。

“那就给小妹吧。”我忍住心中的不满,低声说道,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失落。

母亲看到我这样,也没有太多反应,只是轻轻地点点头。

小妹似乎没什么反应,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父母,最后只是轻轻地低下了头。

尽管我已经表面上答应了母亲的决定,心中那股愤懑却始终没有散去。

每当我想到小妹能够因为父母的安排轻松获得一个安稳的工作,我心中便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无名的火气。

为什么我作为姐姐,必须做出这种让步?为什么每次父母总是觉得我应该站在小妹的角度去理解她的需要,而忽略了我的努力?

我曾无数次地在夜晚与母亲对话,试图寻找一个解释。

母亲总是说:“你是姐姐,应该多照顾她。”这些话无疑让我的心更加沉重。

小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复杂。我和她之间的差距,渐渐地成了我心中无法释怀的结。

她没有像我一样经历过高考的压力,甚至连决定未来的时间都比我少得多。

而我依旧只能在复习的夜晚孤独地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每一页书,每一道题目,似乎都在告诉我——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决定不再纠结于那些过去的决定。

我要靠自己走一条路,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这一切,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前进的东西了。

我埋头努力学习,尽管手中的书本厚重,但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决心。

那份愤懑,逐渐转化为动力。我要证明给父母看,证明给自己看,不需要依赖任何名额,也能改变我的未来。

时光飞逝,生活如同弹指一挥间。

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师范学校的毕业生,虽然这所学校并不特别有名,但对我来说,它代表了我付出的努力和不懈追求。

然而小妹的情况却并没有如我所想那般顺利。她依然在父亲单位的那个小职工岗位上,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工资逐年上涨,但她依然做着原来的工作,依旧没有升职的机会。

三十多年过去,人生像一条大河,带走了我和小妹的青春,也带走了我们各自的命运。

在这三十多年的岁月里,我和小妹似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我成为了师范学校的教授,名声逐渐传播开来。

曾经那个为了名额而愤懑的女孩,如今已经站在了教育的高峰。

我的学术研究在同行中得到了认可,甚至在教育领域中,也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每当站在讲台上,我的心里总是涌上一股莫名的自豪感。

这一切,都是我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换来的结果。

而小妹李晴,尽管也过得不算差,但她始终没有像我一样有所突破。

她依旧是父亲单位里的一个普通职工,职位并未提升,工资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她的生活稳定、安逸。

她曾经以为,依赖父母的职工子弟名额就可以一路顺风,但现实并非如此。

某天,家里有了一次难得的聚会,父母邀请了我和小妹回家。

我们许久未曾见面,大家围坐在一起,家常便饭,气氛虽然轻松,但我隐约感到小妹心中的某种不安。

“姐,你最近怎么样?”小妹开口了,语气中带着一些久别重逢的亲切,“听说你做得还不错,是不是很忙?”

“还行。”我答道,心中却有些复杂。我知道,她并不只是问我最近的工作,而是想知道,我是否像她所想的那样,早已不再关心她的处境。

“你真的好厉害,做了教授。”小妹有些感慨,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羡慕,“你是我一直没有做到的那种人。”

我知道,她说这话时并非故意要让我不高兴。

她并不是嫉妒,而是有着一种无形的失落感。

三十年过去,我们的生活看似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内心的距离却已经悄然拉大。

小妹似乎始终无法理解,我一路走到今天,背后付出了多少的艰辛与努力。

“你也不错。”我微笑着回答,“你有了一个安稳的工作,生活过得也挺好,不需要太担心未来。”

小妹苦笑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苦涩:“是啊,生活确实还算安稳。但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当初我能像你一样拼搏,也许今天会不一样。”

这句话让我有些愣住。我没想到小妹会这么说。她一直以来的安逸,似乎已经让她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

我知道,她并不是后悔自己的选择,而是对于没有走出那条舒适区的自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失落。

“你想明白就好。”我温柔地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不能拿别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小妹看了我一眼,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只是轻轻点头。

这时,父亲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笑着看着我们俩:“你们俩今天怎么突然这么安静,谈些什么呢?”

我和小妹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没有立即回答。

其实我们之间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隔阂,尽管在外人眼中,我们姐妹依旧和睦相处,但每一次的对话,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抚平的裂痕。

“爸,妈,最近工作很忙,实在没时间过来看你们。”我转移话题,试图避免继续谈论那些敏感的内容。

父亲笑了笑:“工作再忙,家还是要常回来的。你们俩都好,爸爸妈妈心里就放心了。”

小妹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随即陷入了沉默。

她似乎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松,总是有些心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聚会逐渐变得少了。我和小妹都各自忙于自己的生活,偶尔有些联系,但彼此的心情和境遇似乎越来越不同。

我的事业渐入佳境,而小妹则在她那份安稳的工作中,过着重复的生活。

我知道,小妹并不是真的后悔当初的选择,她只是面对那份安稳的工作时,突然觉得有些迷茫。

她曾经那么轻松地获得了职工子弟的名额,进入了一个看似安稳的职位,但她并没有像我那样,通过不断地努力去挑战自己,去突破那份安稳。

我想,她或许开始意识到,人生并不仅仅是追求安稳,更多的是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可是走到今天,我发现,人生的选择并不是那么简单。

如果她能够像我一样,从一开始就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或许她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而我,走过了那么多年的奋斗与拼搏,才终于明白,真正的成功并不是单纯的职业头衔,也不仅仅是外界的认可。

每个人的道路都有不同,而最重要的,是走出自己的那条路。

“你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姐。”小妹突然抬起头,看着我,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欣慰,“我知道,虽然我们走的路不同,但我还是很为你高兴。”

我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她。我们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争夺职工子弟名额的姐妹了。

三十年的时光,将我们带到了不同的地方,但无论如何,我们终究是姐妹,血缘和情感的纽带始终未曾改变。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0 阅读:9
米奇公正评世界

米奇公正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