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奇文《解厄鉴》浓缩成5句话,告诉你改命的关键在于什么

静静聊文化 2024-12-19 02:32:15

厄者,人之本也。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遭遇厄运。“厄”的意思就是险恶、困苦、灾难,而万物相生相克,既然有困厄,就自然有解厄。

《解厄鉴》就是这样一篇奇文,它的作者是北宋宰相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名句就是晏殊所写,其人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少时就有“神童”之称。在走上仕途后,晏殊颇受皇帝重视,认为他有经世济民的才略,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名士都与晏殊为友,很多人才都受过他的奖掖或栽培。

在《解厄鉴》中,晏殊根据自己的所学和观察,点出了人生应该如何应对灾厄的问题,不幸的遭遇人人都会有,每个人都有处境艰难的时候,甚至是厄运连连。哪怕是孔子都有“厄于陈邦”,何况普通人呢?

所以,知道如何解厄是非常重要的。

1、不知戒惕,上下难容也。

普通人都是器量小,所以不能忍受锦衣夜行,一旦是发达了就自然嚣张跋扈,趾高气扬,恨不得天下的人都能知道他的成功,这就是自我碰撞。

从古至今,多少人都是败在了自大自满上。因此晏殊在《解厄鉴》里首先强调的就是做人要懂得自省和警惕,要有战战兢兢之心。

“仁者不逐其名,仁贵焉。明者不恋其位,明弃焉。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所谓刚则易折,锋芒毕露的人就不可长久,名利权是人人都追求的东西,但要知道它们也有害人的一面。

在晏殊看来,“生之惟艰,何足道哉?”这句有大智慧,因为人来到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受苦的,困厄才是人生的常态,从整个人生来说,顺利、得意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

总之,人要感知自我的渺小,要有敬畏之心,这是对付灾厄首先要具备的思想认识和心态。

2、用智者利,弄智者弊。

越是蠢笨的人越喜欢弄小智术,耍小聪明,以小算盘、小伎俩惹人发笑。尽管毫无意义,但他们自己却乐在其中,以为自己很聪明。

其实真正的智慧是一定不是为了自己,或者说不是只顾自己,只有小人才是自私自利,一切心思都是为了占便宜,去损人利己。

所谓大智若愚,真有大智慧的人都是藏智于心,不表露出来,让人看起来笨笨的,很平常的样子。

“大智无诈,顺乎天也。小智无德,背乎情也。”对于真正的高人来说,他的智谋一定是要落于无形,形势因此而改变,众人还一无所觉,这才是成功。所以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才是智者的大境界。

3、欲大无根,心宽无恨。

物无美恶,过则成灾。欲望是客观存在,但关键是要知道节制。要知道,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能克服自己欲望的人,就成不了强者。克服欲望才能达成欲望。

《解厄鉴》指出,欲望没有个度就等于人没有根,欲令智昏,人生的困厄、灾厄就会很多了。

“好之莫极,强之有咎。制欲求于德,务求于诫。悟者畅达,迷者困矣。”

人活着就怕是糊里糊涂,随着欲望下坠,一辈子随波逐流,厄运连连,从一个悲剧走向另一个悲剧。

所以人要修身,要养德,对心地宽宏的人来说,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内心又有什么可恨的人呢?比天地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4、自知者弗窘也,识世者无求也。

人生最难是认识自己,自知者明,心里明白的人就不容易陷入困窘、厄运之中,就算陷入了也能很快逃脱出来。

而如果一个人活明白了,看透了这个世界的假象,认识到“梦幻泡影,相皆虚妄”,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妄念呢?

这个世界上的人各种各样,本质上都是心的差异,或者说人是一样的人,心是不一样的心,每个人都有自身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解厄鉴》认为不应该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待己如人,大计不失”,这是个根本心法。推己及人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这样的心法,就能与世无碍。

毕竟世界也是由人构成的,事实上大多数灾厄都是别人带来的。

5、吉有其因,福有其源。

古人强调修身为本是有深刻内涵的,意思就是从根源上努力。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为”应该就是修身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努力修炼自己,那天地都难容他。这个话放在现在就是一个人让自己变好,其实就相当于让世界变好了一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圣贤的哲学从来不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包容天下、利益他人的动机和逻辑。

每个人都想吉祥,有福气,但这要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言善未必善,观其行也。言恶未必恶,审其心也。”《解厄鉴》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

以上就是《解厄鉴》浓缩成的5句话,它们就已经告诉你改命的关键在于什么了。

0 阅读:2

静静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