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人们都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由周天子所引领的奴隶制贵族社会的礼乐制度,在春秋战国这一混乱的时期,完全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所建立的基本的政治秩序,在春秋战国彻底崩坏,不复存在。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然而,春秋之礼并非荡然无存。事实上,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期,社会都自有其礼仪存在。
而且,春秋之礼,对春秋时期的战争还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诸侯国与诸侯国的交往与碰撞当中,礼之一字的存在感并不低。
从春秋时期著名的战争来看,礼仪规范对各个诸侯国有着怎样的影响?春秋之礼与周天子之礼又有何不同?
战前战中,各守礼节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这其实是这一混乱的天下局势留给人们的刻板印象。事实上,中国人对于礼仪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即便是在乱世当中,礼也不可废。
尤其是在春秋时期的几场著名的战役当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礼仪规范对于战争双方的约束。
正因为有礼,战役才有诸多的历史文化意义。
郑伯克段于鄢,这就是一场有礼的战争。
郑国的国主郑庄公,从小就不被母亲偏爱。他有一位同胞弟弟,名字叫做共叔段,是个极受偏爱的孩子。
虽然他们二人有着同一位母亲,但这位母亲心中的天平却始终向弟弟倾斜。作为哥哥的郑庄公,内心一直有所不平。
在嫡长子继承制的祖宗家法之下,他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为了国主。可他的母亲却一直在暗中与他作对,想要把王位夺回来,交到共叔段的手中。
《左传》当中,作者详细地记录下了郑庄公在感受到母亲的偏心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当然知道,共叔段与自己一母同胞,若是私下下手,只怕会背上不仁不义的罪名。
但他同时也知道,他的亲生母亲和他的亲生弟弟一直在联手针对他。
他们私下囤积兵马,在朝廷和军营当中拉帮结派,寻找机会对他暗下杀手。
能够成为一国之主的人,必然是不能被情感所左右的。因此郑庄公下定决心,杀掉共叔段,永绝后患。
只是,他并不能在毫无理由和证据的情况下公然对自己的亲弟弟出手。因为如果师出无名,他将会背上千古骂名。
古人对于自己的身后名向来十分重视,因此,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他只能暗中蛰伏,装作对母亲和弟弟的行为一无所知的模样,等待着他们自己露出马脚。
共叔段当真以为兄长是一介草包,也当真以为凭借自己手中的势力,可以将郑国从郑庄公的手中抢夺出来。
共叔段决定进攻的日期,正是郑庄公彻底剿灭他的时候。
在那一天,郑庄公在鄢设下埋伏,只等着共叔段跳下陷阱,并将之彻底铲除。
在这场兄弟的对决当中,率先做出不仁不义之举的,并不是郑庄公,而是他的亲弟弟共叔段。所以他的所作所为,被后人称赞为大义灭亲,师出无名的可怕后果,他当然也有所规避。
甚至在接受母亲的指责时,郑庄公都能有理有据地指出她与共叔段的合谋之事,把自己的母亲批驳得哑口无言。
郑庄公长时间地等待与蛰伏,为的就是所谓的师出有名。只有以一个正义的理由发起战争,他才会成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物。
师出有名,正是春秋战争当中所讲究的礼。在发起战争之前,主动方一定要寻找到能够被世人接受的理由。
晋文公在对郑国做出打击报复的行为时,同样也师出有名,他的借口,正是郑国的无礼。
晋文公名为重耳,早年间颠沛流离,在各国之中吃了不少苦头。有的国家在得知他的处境和身份以后,对他优待有加,他一直感恩在心。而郑国则因为过分看轻他的才华,对他极为傲慢无礼,让他受了不少苦楚。
因此晋文公在继位之后,便首先拿郑国来开刀。
《左传》有言:“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他们不仅对晋文公无礼,还在楚国攻击晋国的战争当中协助楚国,因此双方可谓是结下了深仇大恨。
是郑国做出的无礼行为在先,有了这个先决条件,有了这个合乎情理的理由,晋文公才能明目张胆地挑起战争,且不会受到世人的抨击与指责。
春秋之时,战争讲究师出有名。有名之战,则为有礼,无名之战,则发起者落于下风。
另外,在战争过程当中,礼之一字也不可废除。若你与他人交战,他人在尚未准备充分时,你不得擅自发起进攻,否则便是无礼。
《左传》当中记载:
“公伤股,门宫歼焉,国人责怪宋襄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顾不成列。”
宋襄公在战场之中受伤,宫门也岌岌可危。宋国的人都在指责他,把贻误战机的问题全部都怪罪到他的身上。
可他却解释说,根据春秋的战争之礼,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对已经身受重伤的士兵下手的,也不会擒获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他即使需要承担亡国的风险,也不能不顾及这一规矩。
宋襄公所坚持的,正是战争进行过程当中的礼。
另外,在渡河之战当中,他也坚持放弃对河面上的敌人的围攻。等到敌人完全上岸之后,他才会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展开战争。
虽然这一做法看起来有失灵活,但实际上却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位国主对于战争之礼的尊崇。
对于国君,极度尊敬春秋时期的战争之礼,还体现在众人对于周天子以及各个诸侯国的国君的尊崇上。
“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这是郑庄公对他手下的将军所说的话。
将军射箭,射中了周天子的肩膀。于是他想要乘胜追击,可他的行为却被郑庄公所阻止。
郑庄公向他解释,真正的君子是不会趁人之危的,更何况站在你对面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周天子。
即便当时周朝王室已经衰微,即便诸侯国国主已经起了问鼎中原的野心,但在正式入主中原之前,他们都对周天子抱有基本的尊重。
在战争结束之后,郑庄公还专程派遣使者前去慰问周天子,并再次郑重地向周天子道歉,请求对方的原谅。
对于国君的尊崇,时时刻刻都贯彻在春秋时期的战争过程当中。
不管是哪一个诸侯国的国主,他们都会尽量避免在战争当中伤害到周天子。如果不幸遇到周天子,他们也会按照应有的礼数对其跪拜,并不会自恃身份,无视礼法。
各个诸侯国的国主对于周天子是非常尊敬的,而国主之间相交,同样也以尊敬为先。
“晋韩厥从郑伯,其御杜溷罗曰:「速从之!其御屡顾,不在马,可及也。」韩厥曰:「不可以再辱国君。」乃止。
郤至从郑伯,其右茀翰胡曰:「谍辂之,余从之乘而俘以下。」郤至曰:「伤国君有刑。」亦止。”这个故事,同样也被记录在《左传》当中。
晋国的韩厥追赶郑国国主时,他的下属建议他,朝着对方乘坐的马车向前追去,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地方追到。
可他却认为,他们在战争当中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但是在战场之下绝不能够再侮辱对方国君。
在当时,各国的明文条例都有所规定,伤害国君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不管这位国君是来自自己的国家,还是来自与自己敌对的国家。
由此可见,每一个诸侯国的国主在战争当中,都不会轻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将领的侵袭。两国交战,任何一个国家对于他国的国主,都必须保持最基本的尊敬的态度。
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战争之礼,每一位参加战争的将士所遵守的规则,都是春秋之礼当中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礼崩乐坏只是一种相对夸张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规范,确实与周天子时代并不相同。但要说土崩瓦解,也确实没有到达这个程度。
对周天子的尊敬,各国国主之间的互相尊敬,其实都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等级分明的特征。正是因为等级森严,所以下级面对上级,才不可废除基本之礼。
春秋之礼,礼有不同从战争爆发的整个过程来看,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以礼服人的战争。它并不以侵吞和掠夺为目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传递出平和的意味。
春秋之礼,并不是人们口中的土崩瓦解。它真真实实地存在于大众的生活当中,并且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它与周天子时代确立的祖宗礼法是并不相同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是周天子在掌控整个天下局势之时所设定的礼仪规范。
天子是地位最高,身份最尊贵的人,他对天下的一切事物都享有绝对的主导权和控制权。所以,分封的诸侯国必须向周天子朝贡,他们也必须遵守等级规律,向周天子俯首称臣。
但是当周天子衰微以后,诸侯国的实力便强大起来。所以礼崩乐坏的本质,实际上是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掌控程度减弱的表现。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春秋时期的社会状态。过去在诸侯国国主和周天子之间流转的礼节,如今在不同的诸侯国国主之间同样适用。
所以,春秋之礼不可废除,因为在诸侯国内部的社会运转中间,在诸侯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礼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约束和维系作用。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就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即便是在战争当中,该有的礼数也绝对不会被抛却。
春秋之礼,礼在战争,礼在政治。
结语:
春秋时期的战争特质,正好能够体现春秋之礼的一部分内涵。
在战争发起之前要师出有名,在战争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你的对手,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要充分尊重国主,这就是战争之礼。
礼的背后,是春秋时期的大家对于社会稳定秩序的共同认知,这也为之后的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左传》
《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