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80后,上有老下有小。也正是我们这代人,从童年就开始接触各种游戏,从最开始的俄罗斯方块,小霸王、世嘉、Sony,任天堂,Switch,再到后来各种的网游手游。
我们虽然现在都三四十岁了,作为孩子的家长,可能还是有些人没有办法不碰游戏。我们以前将太多的时间贡献给游戏,现在看着孩子天天早出晚归,作为家长的是不是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其实人生的中年,我们最该用心的可能就是孩子的成长。有的时候,我就在想可能换个思维,教育孩子是不是就没有那么累啦。我们可以让自己投入更多的时间更精力,进入到孩子的成长游戏中,孩子是游戏的主角,我们用打游戏的思维去陪伴孩子,做一个很好的NPC。
所谓NPC,是个游戏术语,它指的是游戏里那些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s)。包括商店里的店员,给你下达任务的推动剧情的关键人物,可以被你随意击杀的士兵,以及被人不断打败又重新出现的各路BOSS。
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才是这场人生游戏的主角,他们才是唯一的通关玩家。我们做家长的不可能一直帮孩子升级打怪,我们只能是适时的引导,提供帮助,而不是决定主角玩家的选择。
我们玩过游戏的都知道,越是优秀的游戏,那在游戏中的自由度就会越高,就好像在一个沙盒里,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也希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他们的人生游戏,他们自己都不能做主,他们或许就会对人生,对生活,对学习失去兴趣,到时我们再去补救或许已经为时已晚。
很多人对于迪士尼乐园或者环球影城的体验感非常难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里面的卡通形象的扮演者足够优秀,足够专业。他们就是最好的NPC。从他们身上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入戏很深。换句话说,要想让大家觉得他们在扮演卡通人物足够专业,最起码的一点就是不能出戏。他们从服装、头套,到动作,以及跟游客的互动,完全是按照所扮演的人物的设定来进行的。他们从来不在游客面前换衣服,摘头套,因为一旦暴露,那就直接出戏,就会打碎游客沉浸体验的梦境。
就好像我们去医院就诊,如果医生的就诊台上,放着刚刚吃完的午餐餐盒,剩菜剩饭一片狼藉,是不是我们立马就觉得这个大夫不够专业,不值得信任啊?
同样地,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保持这种专业的游戏素养,扮演好我们的NPC角色。
首先,家长要像游戏里的NPC一样,提供稳定的信息和引导。比如,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惑,家长可以像知识型NPC一样,耐心地讲解,像孩子学习数学遇到难题,家长用简单的例子帮助孩子理解概念。
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吼孩子,孩子就觉得这个成长游戏的体验一点也不好,就会对这个游戏失去兴趣,如果这件事儿对于孩子来说是个很痛苦、受打击的体验,你觉得孩子那会有主动性想要每天都主动进入这个游戏吗?
其次,设定一些固定的规则和任务,就像游戏中NPC发布任务一样。这些规则包括作息时间、家务分工等,任务可以是读完一本书或者完成一个小手工制作,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没什么经验。但是至少我们之前经历过童年,经历过我们的父母所带给我们的爱,以及同时带给我们的伤害。虽然我们无法做为自己的孩子亲手设定一个非常完美的游戏,至少我们能避免一些当初我们踩过的坑,至少能避免让孩子受到当时我们所受到的伤害。孩子长大是一个短暂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儿,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所引导的每一步,都将对孩子未来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时刻要提醒自己,我们是孩子成长游戏里的NPC,给他正确的引导,给他正反馈,在孩子通关打怪的同时,我们也会完成我们从一个NPC小白向一个完美NPC角色的转变。
再者,家长作为“NPC”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反馈。当孩子完成任务或者表现良好时,用小礼物或者赞美来奖励孩子;当孩子犯错时,温和且明确地指出不足,就像游戏NPC给予提示纠正玩家的错误路径一样。 当然这里面的小礼物小奖励,一定不要跟成绩或者结果直接画等号。不能让孩子觉得考了一百分就能得到什么,不能让孩子觉得他们写完作业了就能打会儿游戏,而是让他们明白给他们的礼物只是父母对于他们的爱,无条件的,不是因为他们做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还能让他们明白写完作业就能玩会儿游戏,不是对于写完作业的奖励,是因为他们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作业,他们是有能力支配自己更多的时间,是给予他们更多掌控自己时间掌握自己人生的能力的正反馈。
总之,作为家长的我们,多拿出点时间来去陪伴孩子。是对大家说,也是对自己说的吧。在孩子的成长游戏中,我们不要出戏,保持专业精神,大概就是NPC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我们足够专业,孩子也会耳濡目染,身教胜于言传。我们都真心的希望自己孩子在成长游戏中更加快乐,更加自信、坚强的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
因为孩子的成长,有且只有一次,我们根本没有重新载入(Reload)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