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总是存在着许多我们至今无法解答的问题,如:世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哈欠真的会传染?王安石和朱熹也曾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何我们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对于这个问题,盛温和给出了他的答案。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朱熹盛温和背景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他十八岁考取乡试贡生,十九岁考中进士,成功入仕。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儒学复兴者,受到儒教祭祀,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甚至远传至日本,倍受后人尊崇。那盛温和又是谁?盛温和是朱熹的一个好友。一天朱熹在路上碰见盛温和挎着篮子,便问他:“你干啥去?”盛温和老实回答:“去买东西。”朱熹却突然产生一个疑问:“为何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原本朱熹只是随口一说,不曾想盛温和倒真的可以回答上来:“金木水火土,配东西南北中。”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学说,以下为大家一一介绍。
买“东西”由来
一、五行学说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盛温和说的那句“金木水火土,配东西南北中”这个真不是随口乱说,他是有依据的。这个说法来源于我国的五行学说,即:木、金、火、水、土与东、西、南、北、中一一对应。东方属木,西方属金,但凡金木这类,篮子才能装;南方属火,北方属水,这些水火之类,篮子不能装。通俗的说篮子是由木条编织成的,因而不能用来装水火,却可以装住金与木。因此“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辞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此义云物产于四方,约言之日东西。犹记四季而约言春秋。”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骂人的话:你真不是个东西。根据上文的解释,相信有朋友已经猜到这是什么意思了。不是东西那就是南北,而南北分别代表火和水,在文言文中水火是代表粪便,所以说不是个东西就证明它是一坨大便,又或者说水火无情无义,那么你就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骂人不带脏字,但侮辱性极强。
二、清代翟灏笔记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而清代翟灏也曾经写过一篇笔记来解释“东西”一词,大意就是:明崇祯皇帝问辅臣周延儒为什么只有买东西而没有买南北?周延儒答:“南属火,北属水,若在太阳落山时分做饭时向别人借事物,如水、火之类,没有不借的;’借‘不能叫交易,因此交易货物只能叫东西。”三、史遗说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按理说应该会有史料来证明这个问题,果然,按照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学者龚伟考证,我国东汉时期的首都有两个,分别是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商贾和市民们十分喜欢聚集在这两个都市,进行各种商业交易和买卖。久而久之,人们为了方便说买事物就会说”买东“”买西“这两个俗语。后来,货物就以“东西”为代称。
四、唐朝角度
在唐朝时期,长安虽经历首都和陪都这样一个尴尬局面,但仍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货品、物资的重要交易区。长安城当时面积约84平方千米,人口超过百万,消费群体不仅仅只是当地的居民,更有出使的使者、传教士等。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当时长安有著名的两个市场,即”东市“和”西市“,东、西二市成为当时人们购物的首要选择。只要是买物品或者食物都选择是去”东市“或”西市“,因此人们常说”去东市,西市买物品和货物“,为了说起来方便,即不具体说买什么物品或货物,后来就简化成”买东西“了。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所以《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描写的就是当时长安的盛景,不过为了迎合读者的喜好,描写的略微夸张一点,因为唐朝城市的布局是极为严谨的,不会出现东西南北四市。五、节用说
而当代著名学者陈望道先生也曾在《修辞学发凡》中解释“东西”这一词,认为”东西”是“东西南北中”的简用词。方位一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而物品可以来自于方位中的一个,因此也可以用方位代指天下所有物品。但如果把物品称为”东西南北中“则会显得过于累赘。因此人们取其中两个字”东西“来借代,用小部分代替全部事物。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为什么整理这本书的人不把这本书称为《冬夏》而是《春秋》?一种说法是因为春秋代指时间的变化,而这本书主要叙述的内容是春秋时期发生的事,因而叫《春秋》;另一种说法就像上面所说的,取两个字作为借代。六、形声说
有文字学家考据“东”字本义为”槖“(tuo第二声),义为”两头开口,需以绳系扎的口袋。现在又有人说东(槖)以绳系之乃纳百物“,所以槖系久而久之就流传为”东系“,音变为”东西“。
古义是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资料的,不能单凭一中资料就判定,也不能只在文字学释说,在上古音研究理论中有”阴阳对转“这一说。而”槖“在极为久远之时为入声韵,属于阴声,”东“字为阳声韵。二者发音部位相同,提供了通转的可能性。再说”西-系“二者韵音相同,主元音也相同,转化的可能性更高。
七、传说
关于“东西”还有一个传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了个庞大的贸易队伍,带去大量的中国丝绸、茶叶等货物。叫卖东(卖东方的货物)。回来买了大量的西方香料等货物,叫买西(买西方的货物)。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所以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代表联合西域大月族共同抗击匈奴,也是买西卖东货物的国际贸易行为,这一行为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实现东西方的经济往来,简称“买卖东西”。“东西”成为“物”的代称
那“东西”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物”的代称呢?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有两种说法,第一,这最早其实能追溯到汉朝,但是更多的意见是在唐代。解释说唐有“洛阳”、“长安”东西二京,长安又有东西二市,“东西”作为俗语刻意体现出外来者或者市民逛集市时东走走,西看看的热闹场景,也反映了唐朝的繁荣。第二,这种说法对第一种有所提及,但是这种说法近年来遭受到挑战。有学者提出:宋代以前文献中对“东西”这一词汇的出现频率比不上传统的“物”字,“动词”一词反而在五代时期被频频用来借代“物”,所以“东西’一词更有可能是北方民族南下造成的”动使“口音被讹传。
唐朝长安分为东西二市原因
那么多个朝代,为何只有唐朝的长安分为东西二市呢?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统治者也极其重视农业的运作。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商人的地位在古代极其低,甚至不如地主和农民。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到了唐朝时期,甚至推行坊市制度来抑制商业发展。尽管受到统治者的打压,但是商业经济仍在持续发展。但商业经济逐渐走向繁荣时,商人的地位也得到提高,而官吏、地主、农民对商人也逐渐改观,不再以“重利轻义”这单一的观念去看待商人,这促使整个社会对商业活动的态度有了新的变化。而长安的发展布局也越来越大,全程有东西大街11条,南北大街14条,共计108个街坊,每个街坊长宽一致,分别为520*550米,街坊四面都把坊门打开,日出开放月起而闭,其繁华程度至今世界上能与之媲美的少之又少。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朱雀大街平正将长安一分为二,万年县区域所代表的多是大富大贵,大明宫、兴庆宫、曲江他、平康坊等数坊密集分布,进奏院、东北有安置王子王孙的十王宅。商户入市必须按照“九市开场,货别隧分”的行规,经营相同类别的产品店铺聚集在同一街区。两市四周各置两门,方便人流和物流的进出。长安百姓非常关注二市,据北宋学者宋敏求的《长安志》记载:“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邱,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西市的繁华相比于东市可谓是半分未少。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一记》记述:”会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夜三更,东市起火,曹门以西二十四行四千余家,官私财物、金银、绢药等全部烧尽。”足见当时市场商户和商品之多。
先鸡先蛋?买“东西”还是买“南北”?
长安近半人口依赖两市谋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另外,《旧唐书》有载:“夫长平者,常使谷价如一,大丰不为之减,大俭不为之加。”即朝廷为了压制粮价和备粮救灾,在两市设立了用于储粮的常平仓。随着城市的扩张,两市担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总结
一个“东西”就有这么多种解释,证明古人的智慧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区分迷信和科学,不沉迷于古人的迷信,进一步挖掘古人的智慧。
参考文献:《唐代长安的东市和西市》
《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
《长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