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于“超期硕博”现象引发关注,就在昨日半月谈报道中提到的,研究生“超长待校”十几年却始终无法顺利毕业,高校掀起“清退潮”,甚至有的一次性清退逾百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都了解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提高,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考研的总人数达到457万,相比去年增加80万人,净增长率达到21.2%,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也就意味着会有将近320万的考研党落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考研总人数高达457万的情况下,然而高校出现了“超期硕博”的现象,考研内卷已然相当严重,而在高校中有研究生竟然十几年未毕业,高校掀起“清退潮”的目的不言而喻,为此解决高校教学资源被挤占、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
「超期硕博」现象,让高校掀起的“清退潮”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挤占高校教学资源和高校管理成本上升的问题是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研究生分为专硕和学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定向和非定向;另外,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上述数据可看,从2010-2019年研究生招生规模都在持续上升,反映出招生规模在扩大招生人数在逐年提高,一更重要的是一流学科点的研究生导师通常每年招收2名博士、3名硕士,即使所有学生均正常毕业,在培养过程中也会出现1名导师同时辅导15名甚至更多学生的情况。这样就占据高校教育资源。
而管理成本上升的问题也是另外的一个问题。学校需要每年为“超期硕博”办理延长学籍的手续,办手续的学生积累得越多,就会增加学校管理成本。
“宽进”学员“严出”难毕业是是“超期硕博”现象频发的重要诱因。在报道中记者听中部某高校相关负责人说,某次学校一次性清退上百名超期研究生,其中超过一半来自MBA学院。一名曾就读MBA的学员表示,他们的精力主要被家庭、工作占用,毕业难度不小。但比起一纸学位证书,大家更在乎的是读研带来的人脉。他们往往因学术能力较弱、精力分配不足等因素,在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严出”大环境下难以顺利毕业。
我们都知道通常硕士生为4~6年、博士生为6~8年。如果研究生在此期限内无法达到预定培养要求,表明其缺少教学可塑性和相应的学习能力,这样研究生质量也无法保证。
各个高校的案例2021年11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拟清退20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4名。
2021年12月,江西财经大学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113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其中超期最长的一人为2004年入学的产业经济学博士生,超期11年。
2020年,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近20所高校先后公布超过1300名拟退学研究生名单,这些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从8年至14年不等。
就此问题,众网友也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网友说;硕博超期现象主要是理工科博士,硕士期限延期的很少。现在全日制理工科博士特别是名校博士,能按期毕业的不足50%,开题项目、实验报告、论文及答辩多种原因都是很艰难的。
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这是一直以来,坊间流传的一句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预计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165296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56451人,未正常毕业率为65.85%。根据早前国务院学位办的全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数据库显示,全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平均学习年限为4.3年。
2013~2017年博士生总延毕率
由此可看出,研究生和博士不能按期毕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那些小编总结的原因只是一方面。
还有一些网友表示,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毕业,如果是导师的原因就不应该清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此可见,「超期硕博」现象的背后可见或许也有导师的一部分原因,如果是这样,超期博士生不能仅“一清了之”,治标更要治本才是正道!
对此,各位网友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