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道德经》,需要先明白这三个关键问题

森阳聊历史 2024-04-21 21:20:34

国人皆知需要读国学著作,却总不爱读。不爱读原由甚多,以读不懂为最。国学但凡能像通俗小说那样容易理解,读国学者增之三四成。

在众多国学著作中,又以《道德经》为代表,晦涩艰深,5000字的体量,写尽了世界自然和人文之道之得,不难懂那是假的。

难懂有两层含义,一为可以读懂,二为不易读懂。既然如此,那就好办,总不至于如天书,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就以《道德经》只言片语为例,来聊聊我的想法。希望可以助你理解此书。

《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网上解释都没有说得很清楚,我简单理解了下,你且一听。

网上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说此话是老子对于“有无”的辩证关系阐述,什么有无相生,相辅相成,然后就说一些实体的可以带来便利,那些没有实体的、空隙等是可以带来用处的。

这么解释不能说错,只是依然不能理解,你也可以自己再查下,看看能否明白这句话。

那应该如何解释,才能更明白些呢?

我认为,要理解这句话,甚至于理解整本《道德经》,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要明白古人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单字的意义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字意,有时候有些出入。

比如蛛丝马迹,这个马并不是骏马,而是灶马,是一种类似于蟋蟀的昆虫,背是弓着的。

再比如一生一世,这个世并不是一辈子,而是三十年。

好,那我们说这个“用”字,人们在讨论有用无用的时候,其实说的是“利”,而不是用。也就是说学习某样知识,能不能带来利益好处,而不是说学到知识这件事本身,这个本身才是真“用”。

“利”是“用”之后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说句题外话,现代词汇里有些就是把两个意思相近的古语放在一起,表达同一个意思。

比如利用,小张说:“李总,你在利用我”,这句就是说,用小张谋利,“利用”重在利,而不是用。小张如果是古人,他会说:“东家,汝以我利之”。

再比如“道德”,道是自然之道。德是从自然之道得到的智慧,通常理解为“得到”,这个“德”是顺乎自然法则,所以引申出来今天人们所说的道德。

回归正传,用是使用,不含利;利是目的,利益,先用而后利。

第二,要了解古文的基本语言结构。

这点还是比较简单,我们通过初高中古文学习,基本可以做到熟悉。比如倒装、被动、疑问等句式,都是学过的。

咱们所举例的这句话,“有之以为利”就是倒装句,这句话正常语序是:以有为利。同理,后半句就是:以无为用。“之”就是虚词,起个调控节奏的作用。

第三,关键字词的精准理解。

前面我们也说了,古文里的字词意思,可能就和当今理解的意思,有一些区别,但凡遇到这种,就会给理解古文造成困扰,这是观念的问题,不是简单知识问题了。

咱们还是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来理解。

这句话里,有无是什么?“有”就是客观的,具体的,实体的,可感知的。具体实体都好理解,可感知的这点,我们举例说下。比如空气,看不到,不能说没有;比如声音,看不到,也不能说没有。

“无”就是没有,在这个语境,理解为没有,不好弄明白,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美学上的留白,放空,也就是故意制造的空间,以空间换意义,或者以空间换用处。

知道了上面三个关键点,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用那些实际存在的,产生益处,用那些空间产生用处。

《道德经》里举了例子,杯子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房子能有用,是因为中间是空的;窗户之所以有用,也是因为可以透过阳光。这些都是因为“无”才有用。

以上就是我的简单理解,虽然只是以其中一句话作为例子,但我想这样解读,弄懂三个关键点,是有助于理解《道德经》的。

5 阅读:368
评论列表
  • 2024-05-16 08:20

    房子在这里,有之以为利。挖掉墙重装上轮子成车,无之以为利。其实可以更抽象。实体去掉有,它变得更有用。

  • 你太过无知与狂妄!有,单杠,引体向上,胳膊弯曲,肌肉突起。为显现之意。无,双杠,双臂伸直,无肌肉突起。为隐藏之意。现在的文盲式的文人,专爱胡排。有无相生,显现与隐藏互相转换。有,无,终归是存在。这是老子讲述道有时可见,有时看不见,但它的确存在。这么明了的问题,好多文人粪门大开,屎渣子乱溅,不以为耻,而以之哗众取宠。无耻致极

  • 2024-05-16 08:31

    继续。实体一直去掉一直去掉,以致全部没有,这时变成了最大用,只有纯粹的道,道是最大用。确实成立。人,怎么理解?人怎么去掉实体,什么实体?

  • 2024-05-16 08:37

    什么是人?哪些是多余要去掉,谁决定?从十万年前的尼德人到一万年后的未来人,哪些器官基因去掉了?人跟宇宙交互什么东西,需要哪些器官基因?

  • 2024-05-16 09:33

    人的学习呢?哪些多余要去掉?现在用不到的去掉,长期用不到的去掉,忘掉题型记住定理。

  • 2024-04-22 19:24

    吾道甚易知也,甚易行也。

  • 2024-05-16 08:13

    继续造句学习。这个东西它在这里,这是有之以为利。挖掘它,这是无之以为用。本来四面墙堵得严严实实,它是个盒子。在墙中挖空成窗,这盒子变成了房子。

  • 2024-05-16 08:04

    来造句学习。这块石头,可以卖两块钱。雕琢之后,卖两百块钱。这群人,不挖掘可以从他们身上赚两块钱。挖掘雕刻他们则可以赚两百块钱。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2024-08-04 21:03

    我认为首当其冲的第一个问题是,要认清老子的道德是人的道德,孔子的道德是鬼的道德。区分开了,你才能学对,不走歪路

  • ,要明白古人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单字的意义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字意,有时候有些出入。 正好你太无知,在胡扯。古时,叫文不叫字。文,用线条画的简笔画。字,是文的一部分,伏羲皇历专用序数字,十=地支,十大天干。古时的文,只有一个用途,表示声音。现在的人太愚蠢,又太爱胡扯,连文字的这一点功用都不认识。违背基本事实,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后有的文字代表语言。象形,会意等是许慎无知透顶的胡拙。文字不表意,表意的是词。比如英语,字只有26个,其余全是词。这一点总承认吧!A,B,c...只表音,无任何意义。表意义的是单词。中国文字一样,字只表音,不表意。表意的是词。甲骨文词就是表意的最小结构!古时最小是二字词。组词原则是两个字相同,相反,相关联。比如矛盾。

    专怼网谍 回复:
    你这CPU被西方文化烧毁了。

森阳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