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林徽因独自坐在书房,四周摆满了各种国徽设计方案,她不仅是一名作家,更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她的眼睛紧紧盯着其中一个用康乾线条设计的方案。
康乾线条,流畅、华丽、繁复,是清代最盛行的装饰风格,但这对林徽因来说看起来很不错,但总感觉好像少了些什么东西。
就在她沉思之际,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入眼是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手里也拿着一个国徽设计方案。他躬身问道:“林教授,我听说您对康乾线条有所保留,为何呢?这不是我们清代的骄傲吗?”
林徽因轻轻笑了,起身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月亮,道:“你看那月亮,明亮、圆润、静谧。但月亮也有新月、盈亏,康乾线条固然美丽,但它也代表着清朝的衰败和封闭。”
年轻设计师不解,林徽因继续:“新中国需要一个与时俱进、开放的形象。康乾线条,虽然繁复精致,但在我看来它太过于闭合。而我们需要的是盛世朝代的气息。”
年轻人依然困惑:“那您认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线条呢?”
林徽因微微一笑,“到霍去病的墓前看看吧。”
次日,年轻设计师来到了霍去病的墓前。霍去病,汉代的名将,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击退了匈奴的多次进攻。墓前的石雕、浮雕都采用了汉朝的装饰风格,简洁、大气,却又不失雄壮。
这时,他恍然大悟,原来林徽因所说的不仅仅是线条,更是一种国家的气质、一种精神。
随着国徽设计的决策进入了热议阶段,清华园内的争论愈演愈烈。
很多学者和设计师坚持康乾线条,认为它更能体现中国古代的繁荣和文明。但林徽因始终坚持汉唐线条的选择,认为它更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根基和魂魄。
每一次会议,每一次研讨,林徽因都耐心地为汉唐线条辩护,她将自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设计中,力图让人们看到汉唐时期那种扬眉吐气、雄风磅礴的历史背景。
在一次公开讲座中,林徽因挑战道:“如果我们只是盲目追求表面的繁复与华丽,而不追求内在的底蕴与气质,那么这样的国徽将是无灵魂的。”
面对如此有力的辩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学者开始转向支持汉唐线条,这一选择逐渐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和认可,民众在街头集会,声援汉唐线条成为国徽的设计元素。
终于,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和修改,一款以汉唐线条为主题的国徽设计方案被正式确定。
当国徽在天安门前正式揭幕时,整个广场沸腾了。那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正是林徽因所说的,那份属于中华的底蕴与气质。
年代流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款国徽已经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永恒象征。当人们看到它,不仅能够看到汉唐的辉煌,还能够感受到那份属于中华民族的坚韧与自信。
在国徽的设计争议中,林徽因不仅为了艺术和设计的观念而战,更为了寻找一个真正代表中华民族魂魄的标志而付出了心血。
这样的付出,无疑是对自己身体的极大消耗。长年累月的设计、讨论和争辩,加之她对古建筑的深入研究与考察,都让她那原本就不太健壮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她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饱受各种身体疾病的困扰,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尽管身体逐渐衰弱,但她的精神一直都是那么的旺盛。
每当朋友或同事劝她好好休息时,她总是笑着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我什么都愿意付出。”
1954年,当国徽设计完成并正式公布后,林徽因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她终于完成了自己心中的大业。但她的身体已经透支得太多,经常因为过度劳累而生病。
1955年,这位杰出的女建筑师、文学家和设计师,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仅51岁。她的去世让整个文化界深感震惊与悲痛。
尽管她离开了人世,但她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对国徽设计的坚持,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永恒记忆。
在她的葬礼上,成千上万的民众自发地前来送别。人们缅怀着这位为国家、为民族倾尽全力的女子,感慨万千。
林徽因的选择,得到了时代的验证。她坚持的汉唐线条,不仅仅是一种设计风格,更是一种对于中华文明的深深敬意。
六六
啥是康乾线?啥是汉唐线?具象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