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后,美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将于7月16日至19日访华。而在此之前,美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埃利•拉特纳会见我驻美大使谢锋,美国务院亦宣布国务卿布林肯将于7月13日在东盟外长会期间与王毅主任会面。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中美频密交流对话的动向,深受外界关注。
在当下的背景下,上述交流殊为不易,主要是美国国内“反华成风”,政治撕裂极为严重。前些时候,美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以“对抗中国不力”为由,向布林肯发送传票。
从原则上来说,美国国会有政府权力监督权,能传唤官员作证或要求检查文件。但麦考尔此举,显然是打着“反华”旗号的政治斗争,是共和党置中美关系大局于不顾,给民主党“使绊子”的阴损伎俩。
对此,美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回应称,国务院正尽心竭力地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合作,在目前的情况下,针对布林肯的这张传票是“徒然无益”的。
而就在同一天,美国务院发布布林肯前往印尼参加东盟外长会的消息。消息称,他将在会议期间,谈及“两大重心”与“五大议题”。
两大重心分别是,美国对东盟“中心地位的承诺”,以及对东盟“印太展望”的支持。
五大议题分别是,经济合作、气候变化、南海问题、缅甸危机以及俄乌冲突。
此外,美国务院还阐述了两个观点,一是美国与东盟致力于共同应对地区及全球挑战。美国支持在东南亚地区“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与盟友和伙伴国密切合作;二是美国致力于促进并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坚决捍卫航行、飞越、以及合法使用海洋的自由。
早些时候,外媒曾猜测,布林肯是否会与王毅主任进行会面或接触。起初,美国方面倒是藏着掖着,仅称会在稍晚的时候公布布林肯全部日常安排。
有分析指出,美国对于能否促成会晤并没有底,也有可能是在确认中方的行程安排。在当天稍晚一些的时候,才不急不缓地公布了布林肯与王毅主任会面的消息。
而就在前一天,我驻美大使谢锋应约会见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谢锋大使阐述了中方一贯的立场,即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项原则是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的治本之道。
拉特纳主要讨论中美防务关系现状以及国际与地区安全相关问题。他在会谈中特别指出,保持两国军事部门联络渠道畅通具有其“重要性”。
对此,谢锋大使要求美国采取实际行动排除障碍、管控分歧,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谨慎处理台湾等重要敏感问题,同中方相向而行,以此推动两国两军关系逐步重回正轨。
如果从大局的角度来说,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关乎全球和平与繁荣,两国必须增进沟通与对话频率,以建设性、务实的态度来推进合作。虽然两国存有一系列分歧和挑战,但惟有发展对话机制和增加互信,才能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动力,实现共同的发展与繁荣。考虑到这一点,面对美国两面三刀、颠三倒四的作派,反感与无奈固然无法避免,但沟通与对话却也不能回绝。中美两国隔海相望,举足轻重,美国既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绕不开美国,这种竞合关系或将长期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