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与洪都拉斯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强劲起步,各领域务实合作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全面推进。在两国自贸协定谈判步入正轨之际,洪国正寻求与中方商讨一笔价值200亿美元的投资。
据商务部消息,中国—洪都拉斯自贸协定第一轮谈判,在洪国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举行。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率团赴会。洪经济发展部部长塞拉托率洪方代表团接待并参会。双方谈判内容涉及自贸协定总体目标、相关职责与后续安排,取得广泛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塞拉托透露道,两国官员还讨论了与水坝和发电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洪方官员详细地介绍了希望获得融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据了解,中方官员对洪方提出的开发项目表现出相当的兴趣。
另据观察者网报道,洪都拉斯政府官员向中方提出,正在寻求投资者为该国的铁路建设提供资金,项目价值约200亿美元,这也是两国贸易与投资合作的一部分。
洪都拉斯南邻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该国一直想建设一条连接南北的铁路,长度约400公里左右。一般来说,一公里高铁的造价约在1800万美元左右,400公里高铁的成本约在72亿美元上下浮动。如果是普通铁路的话,造价仅为高铁一半,成本要更低一些。由此推断,200亿美元的投资未免稍显浮夸,除铁路建设以外,应该还包括其他合作项目。
消除贫困是很多拉美国家所面临的挑战,洪都拉斯自然也不例外。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让洪国将中国故事视作可供借鉴的范例。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洪都拉斯亟盼经济复苏,希望扩大同中国的合作,便于获取更多的贸易与投资机会。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一直备受赞誉,诸如巴西的农产品、阿根廷的畜牧业、哥伦比亚的石油、智利的矿产等,均因中国市场而获益。
中国热衷于投资基础建设,诸如铁路、桥梁、港口、水坝等等,这恰是拉美国家所关心且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
此外,中国不同于西方,不会居高临下地就所谓“民主”“人权”喋喋不休,而是切实为当地带来贸易与投资的机会。中国始终将“发展”视作对外活动的一大重心,这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就中洪自贸协定来说,此举有助于推动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具备先进的生产能力与技术优势。而洪都拉斯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充沛的劳动力。
如果中洪自贸协定能够顺利达成,那么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对接,推动产业互补发展。中国以其技术与资金,助推洪都拉斯制造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而洪都拉斯则为之提供资源与劳动力,通过这种互利合作的方式,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为中洪两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此深化两国政经合作。
以积极的视角审视中洪自贸协定,它主要体现在推动贸易发展、增强经济互补性,以及加强政治经济合作等多个方面。如果后续谈判顺利且自贸协定顺利落实的话,必然能够为两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也将为中洪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