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两年看新闻:山东一地,老少爷们挨家给德高望重或者族里长辈磕头拜年,我挺震惊的,因为在豫东老家很少过年磕头。很少,但是曾经也有,那时我还是小孩子。大年初一,吃了饺子后,我和我哥、大爷和叔家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去村东头奶奶家。奶奶看到我们来,有时候在堂屋正中间,有时候在院里,坐在她专属的大椅子上,我们按照年龄大小,逐一给奶奶磕头。正儿八经的磕头,双膝跪地,双手撑住地,头低下去。每一个小辈磕完头,奶奶就从她那个缀满珠子的老式钱包里,给我们每个人两毛、五毛、一块等金额的压岁钱。等所有人磕完头,她收起钱包,掀开她的一层一层又一层的衣服,把钱包贴身放好。我们收到压岁钱后,嬉嬉闹闹一番,有人去了村里代销点,有人去找了玩伴,各自散去。等我们再大一点,就不给奶奶磕头了,也说不清楚从何时起,时光渐远,我们也不找奶奶领压岁钱了。她一个农村老太太,不种地,不干其他活儿,没有稳定收入,她的钱,大概是曾经的存款,或者来自儿女的孝敬。
02做小孩子,什么时候最开心?叫我说,那应该是过年领压岁钱那会了吧。大年初一,除了从奶奶那里领几毛压岁钱,妯娌之间——大娘婶子和母亲也相互给对方孩子派发压岁钱。初一早上,在豫东老家吃完新年第一顿饺子,母亲指派我们兄妹,一个去大娘家,一个去婶子家,给他们送一些吃的。等我们到了,放下东西,按照每年惯例,她们都准备好了两份压岁钱,我一份,我哥一份。当然,大娘婶子的孩子来我们家,我妈也要给每个孩子都准备压岁钱。记得,那时候一般是2元、5元,还没有到收10元压岁钱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长大了。后来,除了给奶奶送一碗饺子,亲戚、邻居之间也很少送吃食。最近这些年,我出嫁后,很少在老家过年,已经不知道还送不送饺子给我奶奶了,而且我奶奶已经高寿93岁,过完年94岁,牙齿脱落,行动不便。03河南人每年过年必串的亲戚,应该就是姥娘家吧。姥姥还健在时,母亲兄弟姐妹每年初二去她家,那时五姨也还在世,六个闺女一个儿子,每家都两个或者三个孩子。所以到了那一天,姥娘家的小院子塞得满当当的都是人。厨艺好的姨和姨夫,还有舅舅妗子在厨房里摘菜洗菜炒菜,忙得热火朝天,厨屋里时常传出他们的谈话声和笑声。不做饭的姨,推着车,拉着姊妹的礼品,去给她们同姓亲戚送,浩浩荡荡,一车礼品,一群人。姨夫们和姥姥老爷的其他亲戚,坐在院子里打牌、打麻将、喷空,各有各的忙。姥姥也不闲着,招呼这个招呼那个,给我们每个人派发压岁钱,姥爷有退休工资,所以姥姥出手也阔绰,一般给我们五元、十元,后来还给二十元,给我们一个个乐的,简直原地起飞。姨和妗子呢,趁着忙活的间隙,也相互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五元、十元等,所以每次去姥姥家,我们每个小孩子都收获颇丰。去姥娘家,还有很多好吃的,姥娘为人和善,更是长辈,很多人来看望她,带来很多好吃的,她不吃,便留给我们这些小的吃,我们一个一个过足了嘴瘾,还能塞满口袋,带回家慢慢吃。每年姥姥必买牛肉和粉皮,牛肉加葱丝芫荽凉拌,粉皮加葱丝芫荽、蒜汁凉调,是我最爱吃的,也是念念不忘的味道。如今细算下来,我有几年过年都未曾去过姥姥家了,可悲的是,姥姥已经不在了。04每年初三是姑姑们回娘家的日子,对,还有姑奶奶们,到今年,就只有一个姑奶奶了。姑姑和姑奶奶们到齐后,先去北地上坟,姑奶奶给老爷老奶奶烧纸悼念,姑姑们,也给老爷老奶奶,主要是给爷爷烧纸,照例,趴在坟头哭一场。上完坟回到家,在奶奶的屋子里,聚在一堆说说话聊聊天。姑奶奶,有时还有姑奶奶的儿子们,奶奶的一众儿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孙媳妇、孙女婿,还有一堆孩子,站的站,坐的坐,跑的跑,满满一大院子人。姑姑们也给我们派发压岁钱,但是人员众多,有时便私下塞个钱意思一下。过了以上几个发压岁钱的日子,其他很少再能收到压岁钱了,如果收到,那必定是个不常见的意外。话说,你有深刻的收压岁钱的记忆么?老家河南:过年的快乐,除了吃,还有一个更要紧的
豫见老家河南
2024-12-18 08:52:45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