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溥仪听到出兵朝鲜后,当场撕开棉衣取出一物:我自愿上交

吴学华看天下 2024-12-08 16:16:45

1950年,“抗美援朝”的消息传遍全国,老百姓们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就连战犯管理所的犯人们也开始积极地为前线的战士炒炒面。

与此同时,“末代皇帝”溥仪在监狱思考良久后,突然撕开自己的棉衣,取出一件东西道:“我自愿上交!”

看守人员仔细看清后,竟当场傻眼。

溥仪究竟拿出了什么?他又为何要上交?

破碎的“皇帝梦”

1945年,随着美军在日本投下第一颗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正式向日本宣战,宣布出兵我国东北。

日军大势已去,此时伪满洲国的皇宫里也乱成一团,溥仪没功夫再做“复辟大清”的美梦,脑子里只剩下该如何保住性命。

他认为自己此时已经走投无路,若是被八路军抓住,很有可能只有死路一条;但若是跟着日军逃走,他们也有可能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从而杀自己灭口。

但他该如何选择也从来由不得他自己。

就在苏军出兵东北时,日军高级长官吉冈安直便来到溥仪的办公室,通知他日军已经给他安排好了飞往日本的飞机,要求他立即撤退。

在临走之前,他还撂下一句:“要做好战败自杀的准备。”意思是让他宁可以身殉“国”,也不能成为对方的俘虏。

但溥仪若是有这种志气,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无可奈何之下,溥仪不得不与自己的“皇帝梦”再次说再见,之后便急匆匆地坐上了开往沈阳的火车。

就在逃亡的第五天,一行人从广播中收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至此,溥仪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彻底消失,心中只剩下无尽的绝望。

就在他手脚瘫软地抵达沈阳机场,在休息室等待飞往日本的飞机时,苏联红军及时赶到,将整个机场控制了起来。

而溥仪也终于被抓。他知道,他再也逃不了了。

之后,他被苏军押着登上了一架不知道飞往何处的飞机,等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深夜。

他看不清周围的情况,只听见旁边有个军人用中文问:“有人要上厕所吗?”

溥仪以为自己被交给了八路军,顿时魂飞魄散,差点昏过去。

直到这个军人告诉众人,他们已经到达苏联境内,之后要在这里服刑,溥仪才恢复知觉。

在苏联的这些日子里,可以说是他最惬意的时光,苏军不仅没有对他进行打骂,甚至还一直给予他优待。

渐渐地,他心中萌生出一个念头,或许比起回到国内,或者去往日本,待在苏联才是最佳选择。

于是他多次上书苏联领导人,表示愿意永远居留苏联,并请求入党。但不管他申请多少次,苏方均没有任何回应。

直到1946年,苏联高层才开始对他进行传讯,一开始溥仪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一直等到8月时,苏方通知他到远东国际法庭当证人,他才明白过来。

在法庭上,他将日本入侵东三省,以及奴役满洲的计划和过程详细诉说出来。

期间,他极力推脱自己与日军的关系,声称自己从旅顺到长春,都是被日军强迫的,一直到当上“满洲国皇帝”,他都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溥仪说着说着情绪开始失控,拍着桌子讲述日军如何将自己的妻子设计致死,又如何对自己进行“赏赐”,以此讽刺自己。

或许是内心积怨已久,他往日所遭受的痛苦经历又被唤醒。

溥仪第一次感受到悔恨,也第一次直面自己一直逃避的事情:他是国家的罪人,对国家所遭受的苦难,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证完毕后,他又回到苏联监狱,继续他的俘虏生活。

就在他以为自己会在这里了此余生时,他最不敢面对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艰难的改造之路

1950年,苏方突然通知他,他即将被引渡回中国。

溥仪害怕我军对他追责,于是再次向苏方申请留在苏联,这次依旧没有得到回应。

8月1日,溥仪被苏方正式移交给我军。

在前往抚顺的火车上,溥仪惊魂不定,以为自己“死期”将至。为了早日解脱,他甚至想在厕所自杀。

所幸,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将他救了下来。

为了减轻他的心理压力,干部们轮流给他做思想工作,劝慰他只要好好改造,国家和人民会给他机会。

但溥仪从小就生活在尔虞我诈,利用与被利用的环境中,他早已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

即使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他生活得也并不好,每天晚上抱着自己的皮包,整晚整晚地睡不好,生怕有人“偷”他东西,或是对他不利。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溥仪发现我军并没有要“杀”他的意思,反而在生活上一直给予他优待,因此慢慢放下心来。

但他的改造之路依旧没有这么容易,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适应不了一切要自己动手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总是放不下“皇帝架子”,不愿意与别人平起平坐。若是在排队打饭时有人排在他前面,他干脆不排队,宁可饿一天肚子。

最初,他的侍卫李国雄还会帮他洗衣服、打饭。

可随着接受教育的深入,李国雄的思想也开始慢慢转变过来:自己已经不再是旧社会的奴隶,而是新中国的公民了,他们的身份、地位都是平等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国雄也不愿意再伺候他,溥仪彻底沦为“孤家寡人”,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一开始他极不习惯,不是衣服经常扣错,就是忘记关水龙头,不是剪指甲剪到肉,就是缝袜子扎到手。

但好在,他总算慢慢开始改了,管理员们对此非常欣慰,平日里也时常帮助他。

在大家的关怀下,溥仪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

不仅是行动,就连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后来,他还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傻眼的事情。

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又是如何改变的?

重获新生

他记得管理员曾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所犯的错误,并不仅仅是你的个人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历史造成的。”

“国家理解你,愿意给你机会,只要你积极改造,将来一定能得到人民的原谅。”

溥仪听了这话后,顿时泪如雨下。

他犯的错太多,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他害怕人民的唾骂,所以才抗拒改造。

但现在的新政府说理解他,让他十分感动,他的出身不是自己能选择的,他从一生下来就带着周围人的期许。

但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他仅仅是清朝权力的象征,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没人教他分辨是非,只教会他如何争名夺利。现在他想改,所幸国家给了他机会。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积极劳动,糊铅笔盒、拔草、抬煤,他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

参加劳动后,他不仅身体越来越强健,就连精神状态也慢慢变好了。

后来,管理所安排他们到社会上参观,当亲眼见到日军在国土上犯下的累累罪行时,他才明白自己当初错得有多么离谱。

有一个从日军手里幸存下来的小姑娘方素荣,声泪俱下地为大家讲述着当年的一幕幕惨状。

她对着所有战犯说:“惨痛的历史我永远不能忘记,但你们既然放下武器认了罪,我可以不提那些……”

方素荣的宽容让所有人都为之触动,包括溥仪。

他认为自己为国家做得太少,自己的赎罪之路还很长。

1950年,抗美援朝的消息传来后,家家户户行动起来,纷纷为国家贡献出一份力。

战犯所也忙活起来,大家为前线的战士们做棉衣,炒炒面。

而溥仪在思考一番后,撕开自己的棉衣,拿出了一个自己一直不愿上交的东西——“三链章”。

这是乾隆皇帝寻遍天下名匠,用上好的田黄石雕刻而成的珍宝,价值连城。

当初溥仪离开故宫时,为了今后的生计,带走了很多宝贝,如今手里只剩下这么一件。

而他如今愿意主送上交,支援朝鲜战场,恰恰说明他已经彻底与过去告别,管理员们感到非常欣慰。

1959年,溥仪由于表现良好,被特赦出狱。

之后,在国家的关照下,他成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开启了新的人生。

0 阅读:0

吴学华看天下

简介:新锐作家,已经常规出版长篇小说2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