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随笔|全世界都关注美俄在沙特的会谈,但我更关心这个隐秘的角落

海湾译读 2025-02-20 09:49:28

多年以后回首2025年,2月18日或许会成为载入史册的一天。无论是从大国博弈、中等强国崛起等地缘格局演变的角度来解读,还是从平息俄乌冲突等现实问题的角度来看,2月18日美俄双方在利雅得的这次会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双方在4个半小时的会晤中都谈了什么,外界已经有很多报道和解读。简而言之,美俄双方都有意打破目前的僵局,修复双边关系,努力为特朗普和普京之间的直接会晤创造积极条件。同样清楚的是,美国和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差异依旧显而易见的大,但这也并非是坏事,至少两国代表已经面对面摊开来讲,为接下来的讨价还价打下了基础。

俄罗斯总统助理Yury Ushakov直言,乌克兰问题未得到充分讨论,但俄美两国均寻求和解,最重要的是实现两国关系的真正正常化。美国国务院也发布声明指出,美俄会晤不足以实现“持久和平”,但在利雅得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乌克兰问题未得到充分讨论的原因是这场4个半小时的会晤覆盖了许多议题。除了乌克兰以外,还有中东形势、伊朗、朝鲜以及我们,甚至金砖国家机制等。这也提醒我,特朗普重返白宫就好像改变了地缘格局的齿轮,将中东乃至全球形势走向引到了有别于过去4年的轨道上。

特别是中东地区的一个隐秘角落,其内外局势和政策走向成为了这种巨变的极佳缩影。

整整一个星期前,也就是2月12日那天,叙利亚通讯社(SANA)报道了一则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叙利亚总统Ahmad al-Sharaa通电话。在通话中,普京祝贺Ahmad al-Sharaa就任过渡阶段总统,两人还讨论了两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等议题。

就好像叙利亚在过去数年间毫无存在感一样,这则颇具地缘政治分量的消息在国内也并没有引发太多关注,但如果将普京与Ahmad al-Sharaa之间的这次互动放到中东地区乃至美俄直接对话这个全球地缘格局的大背景下来看,其意义不容小觑。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24年的11月27日,Ahmad al-Sharaa领导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从伊德利卜起兵,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Bashar al-Assad的统治。彼时,外界的目光聚焦于莫斯科方面的立场以及俄罗斯在叙利亚驻军的一举一动。

虽然持续了三年的俄乌冲突拖累了莫斯科方面在中东地区的力量投射能力,但仅从叙利亚这一个点来说,俄罗斯的当地驻军,特别是其空中打击力量,还是可以支撑Bashar al-Assad短暂控制住局面,至少不会兵败如山倒。

从反对派武装推进的第一天起,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驻军就完全没有参与针对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任何军事行动。此外,俄罗斯也有能力通过其在Khmeimim的空军基地出动战斗机和轰炸机编队,阻遏反对派武装的攻势,也可以动用其在地中海甚至黑海的军舰来对叙利亚政府间提供增援。但从实际结果来看,俄罗斯不是不能这样做,而是不想这样做。

另据可靠消息透露,伊朗曾想出手增兵叙利亚,还就此与俄罗斯进行了紧急磋商。德黑兰方面要求俄罗斯与以色列通气,至少要得到后者的承诺,保证不向伊朗增援部队发起攻击。而伊朗的增兵主要计划来自两个方向,一是从伊拉克陆路进入叙利亚境内,二是空运抵达大马士革等地。

但俄罗斯对伊朗的诉求未给予任何有效回应。很显然,自2015年开始直接军事干预至今9年后,俄罗斯放弃了Bashar al-Assad。有理由相信,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拖累并非最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俄罗斯领导层经过审慎评估后,认为继续支持Bashar al-Assad带来的结果是弊大于利。

当然,并不是说Bashar al-Assad及其家族对俄罗斯全无价值。俄罗斯放弃支持其在叙利亚的统治,但同时承诺为其家族以及一些侧近人士提供安全庇护。原因有三:

一是做给其他仍依赖俄罗斯的国家看,特别是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领导人也是多年独C统治且需要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和安全支持,他们密切关注着叙利亚局势和俄罗斯在当地的一举一动,收容Bashar al-Assad一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些国家的担忧,防止这些国家在对俄关系上的动摇。

二是经济上搜刮一切可利用资源,Bashar al-Assad及其家族以及叙利亚军方的一些高级将领在过去这些年来在俄罗斯当地有不少投资和贸易,这次出逃也会转移大量财产至莫斯科,这对于当前急需资金来支撑经济的俄罗斯来说,是有现实意义的。

三是保留一张未来谈判筹码,下台的Bashar al-Assad依然是一项宝贵的地缘政治资产,无论是与叙利亚新政府谈判,还是与其他曾与Bashar al-Assad政权过丛甚密的国家博弈,这张牌都能够发挥较大作用。甚至有消息说,早在叙利亚反对派起兵之初,俄罗斯就笃定主意用好Bashar al-Assad这张牌,尽最大可能保住其在叙利亚的利益和影响力。

最初,俄罗斯与Ahmad al-Sharaa的接触是通过土耳其完成的。在Bashar al-Assad政权倒台之初,俄罗斯通过土耳其传递信息给刚接手国家权力的叙利亚反对派,主要是协调仍在叙利亚境内多个地点驻扎的俄罗斯军队,防止擦枪走火,确保位于Khmeimim和Tartus的两个军事基地不受攻击。

彼时,意气风发的Ahmad al-Sharaa及其团队不屑于和俄罗斯的接触,也无意恢复与俄罗斯的关系。这一方面缘于俄罗斯长期以来支持Bashar al-Assad的立场,担心与俄罗斯接触会在叙利亚民众间引发不满,造成新政权民意根基不稳。另一方面则是避免破坏与欧盟和美国之间的政治氛围,美欧双方均明确表态希望将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驱逐出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Ahmad al-Sharaa在掌权后第一时间否决了数艘俄罗斯军舰进驻Tartus军事基地的申请,还拒绝接见俄罗斯驻叙大使。

紧接着,我们能够看到美欧多国以及中东地区多国政要与叙利亚新政权的频密互动。一时间,仿佛叙利亚全面倒向了西方国家阵营。但国家间关系不会走非黑即白的极端路线,Ahmad al-Sharaa从曾经的反对派领导人摇身一变成为国家领导人后,他和他的新政府面对日益增加的安全、经济和外交挑战,也在不断调整路线和政策,其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软化。

欧盟在Bashar al-Assad倒台伊始就向Ahmad al-Sharaa及其团队发出信号,要求叙利亚新政权与俄罗斯切割并将俄罗斯驻军赶出去,关闭在Khmeimim和Tartus的军事基地。这一要求进而演变成欧盟与叙利亚恢复邦交关系的前提条件,并在法国和德国外长访问叙利亚期间得到了证实。

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与欧盟差不多。随着时间推移,美欧阵营又向叙利亚新政权提出了关于解除经济制裁的额外要求,比如在过渡政府中安排少数族裔代表等。略显讽刺的是,美欧国家在“阿拉伯之春”后的十几年间对叙利亚实施的经济制裁是为了向Bashar al-Assad施压,但在Bashar al-Assad下台流亡后,这些经济制裁瞬间切换成为了对Ahmad al-Sharaa的勒索,加剧了叙利亚新政权立足未稳所面临的经济和安全挑战。

更重要的是,美欧的经济制裁不仅无助于诱拉叙利亚新政权切断与俄罗斯的联系,反而促使Ahmad al-Sharaa重新考量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堪称“神助攻”。

2023年,叙利亚整个国家的GDP仅仅是90亿美元,与2010年670亿美元的规模相比完全是自由落体式地下滑。经济崩溃对这个国家产生了致命打击,目前约9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此外,连年内战也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如电网、道路等造成巨大破坏,医院、学校等重要设施也难以正常运转,粮食和燃料短缺问题也极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美欧等国解除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将叙利亚新政权推向了莫斯科——货币。

叙利亚政府有近100万名雇员,他们的工资都是以叙利亚里拉的形式来支付的。2008年,叙利亚与奥地利签署合同,由后者承接了印制里拉纸钞的活。问题在于,2011年9月欧盟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后,奥地利没法继续执行合同。一夜之间,叙利亚必须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来帮助他们印制里拉,否则无法支付公务员工资,甚至里拉的汇率也有可能雪崩。

替代方案就是俄罗斯。2012年初,一家俄罗斯国有公司接手为叙利亚印制里拉纸钞的生意,一直持续到现在。对于刚刚上台的Ahmad al-Sharaa及其团队来说,美欧迟迟不解除经济制裁的情况下,如果切断与俄罗斯的联系,很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将陷入实体货币供应中断的窘境,国家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将一片混乱。

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也成为了叙利亚新政权重新评估对俄关系的重要动机。

1月23日,白俄罗斯外长替俄罗斯打了前站,先行抵达大马士革与Ahmad al-Sharaa举行会晤。仅仅五天后,俄罗斯副外长Mikhail Bogdanov就现身大马士革机场。他除了副外长的官职外,也是过去数年里担任普京和Bashar al-Assad之间传递信息的特使,因此对叙利亚的情况十分熟稔。

正如此次美俄两国在利雅得的会晤一样,双方之间的问题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次会晤就化解。但能直接面对面谈判就是一个积极信号,为双方支持接触并交换看法,进而实现互相理解奠定基础。

2月12日普京与Ahmad al-Sharaa的通话就是俄叙两国在过去近一个月时间里接触的最终成果。而就在此次通话结束不久,俄罗斯就向叙利亚央行提供了一批印制好的里拉纸钞。

或许不久之后,俄罗斯就会恢复在Tartus军事基地的运作。

站在Ahmad al-Sharaa的角度,美俄在沙特的接触对于他和叙利亚新政权的命运也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既然美国都在努力恢复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叙利亚为什么要切断它?

叙利亚曾经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最亲密的盟友。在Ahmad al-Sharaa领导的新政权下,两国之间原本的特殊关系势必很难恢复如初,但大马士革的新领导层也不得不向战后重建、百废待兴的现实低头。

叙利亚是如此,乌克兰差不多也是如此。原本在阿布扎比翘首以盼的Volodymyr Zelensky最终没有等到去利雅得的“指令”,不得不前往土耳其寻找慰藉。天空新闻(Sky News)对于美俄在沙特的会谈有一番非常精彩的点评:

“这不是什么和平谈判,而是两位大国领导人代表之间的工作会议,旨在确定如何更好地分享战利品。”

(هذه ليست محادثات سلام، بل اجتماع عمل بين ممثلي زعيمين يريدان تحديد كيفية تقاسم غنايم الحرب بأفضل طريقة)

说的真好,不是吗?

0 阅读:1
海湾译读

海湾译读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