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50万国产车不贵、手机均价超4000!是我们人均收入提升太高?

每日说房 2024-01-26 16:16:03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

2023年,上海人均消费支出52508元,买买买的能力全国第一;北京、浙江人民紧随其后,以人均消费47586元、42194元位居第二三;剩下的经济大省江苏、天津、广东、福建4省人均消费就差了些,只有“3万+”,但也把绝大多数省份居民甩在了后面。

大数据的背后,是否意味着大家越来越敢花钱消费?

国人消费水平提升,商品价格水涨船高,这是不会骗人的。

旅游消费火热,买50万国产车、手机均价超4000元,不算贵!

旅游消费爆火,应该是近2个月消费风向标。

元旦3天时间,哈尔滨旅游收入超59亿,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人涌入哈尔滨看雪,旅游人数的暴增,刷新了哈尔滨历史收入峰值,对比同期三亚24.06亿的旅游收入,还多出60%,这就是消费力。

“旅游热潮”能看出大家消费支出情况,也要看数据“含水量”多少。

实际上去哈尔滨旅游的有两类人,一类是中产家庭,都是精英群体,本身就不缺这点消费钱;另一类则是20来岁的小青年,他们既没有房贷也没有家庭负担,唯独缺少了最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打工阶层,这说明很多旅游出行的实际上都在“穷游”。

对比起手机、汽车商品的价格,这点旅游消费不算什么。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价格真可以用“豪华”来形容,而传统BBA品牌却在平民化。乘联会统计的数据,2019-2023年曾经传统豪华车均价从35万左右降到了32.8万,而国产新能源车价格却越来越高,比如华为问界M9售价,从46.9-56.98万,仅上市7天累计订单就超过3万辆,价值百万的仰望U8,到截稿前销量也超过了3万辆。

理想MEGA售价也超过50万,就连即将发售小米SU7,雷布斯都说价格肯定不是19万9,而是50万内没有对手。

借用网友的调侃,你要是再不努力,以后就只能开奔驰宝马了。

连手机价格也越来越高。

GFK数据,到去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均价已涨到了3500元,而在2019年均价只有2685元,四年涨了800元,现在超6000元价位手机销量排第一,4-5000元段位销量排第二,被戏称为“电子茅台”的华为Mate60 PRO起售价都达到6499,还一度卖断货。

去年11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544万部,同比增长26.5%,而1-11月国内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达到2.61亿部,曾经3500元是高端机价位,如今却成了入门级别,是否意味着现在“人均旗舰机”?

因为人均收入的大大提升,所以促进了我们消费?

对于这个问题,你认同吗?至少在我这不会认同。

先来点详细数据,2023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51821元。

折算月均收入就是1807元/月(农村居民)和4318元/月(城镇居民),你要知道这都是被平均后的数据,对照现在物价水平的话,你的收入可能会更低,网友们总结也很到位,和小马哥收入平均一下,也是人均千亿级别,大家可以自行体会一下这些“精髓”。

人均收入中位数才是有参考性的对比,2023年全国人均收入中位数是33036元,折算下来是2753元/月,也就是说,全国大部分人的平均收入是不到2800元。

只谈收入,不看物价消费,都是在耍流氓。

2023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50亿元,同比增长7.4%,细分来看,商品零售3.81亿,同比增长4.8%;餐饮收入5405亿,增长30%,这说明大家都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

买房买车谈恋爱的钱可能没有,但吃饭的钱还是不缺。所以不要去指责“年轻人越来越不敢花钱”,实际上大家都没钱,也不敢去消费。

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3%,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1.1%,食品价格下降3.7%,CPI四连降。

与其说是物价通缩,不如说是CPI回归本质。仔细看数据你会发现,物价其实并没有涨,反而越来越便宜,以往大家吐槽猪肉价格,对比上个月也下降26.1%,鸡蛋降了7%。

抛开这些因素影响外,导致物价通缩其实不是商品价格,而是另一种可能-你们越来越不愿花钱,都把钱存起来不买房不买车不恋爱不消费,用一己之力把CPI拉下马。

所以人均收入提升并没有促进我们消费,最近旅游的爆火,不代表消费也暴增,说明不了什么,可以穷游的嘛!买50万国产车说不贵的都是富哥,这和收入中位数不足2800的我们,区别还是是很大的。

现实是,我们越来越不敢花钱,才是真。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风疯)

0 阅读:0

每日说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