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水果捞”为何演变成大舆情,10个错误层层推进是祸根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08-15 10:26:04

沸沸扬扬的太原“水果捞事件”,随着当地警方的两次通报,以及涉事商贩的赔礼道歉,基本上尘埃落定了。虽然追求细节的网民还没有得到想要的所有答案,但事实已经基本清楚,商家受到了重大经济损失和名誉伤害,小姑娘一家也背负了太多精神压力,警方也舆论压力之下连续作出两次通报,可谓是费力不讨好。

可以说,整个事件没有赢家,究其原因就是都有错误,他们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呢?咱们从头捋一捋,就明白了。

第一错,小姑娘概念不清买东西。作为一个年轻人,对于一盒水果有多重没有概念,也不知道半斤9.5元到底是贵还是贱。自己含含糊糊的表示少来点,没有明确指出自己到底想要多少斤或者多少钱的“水果捞”,为后面的争执埋下了伏笔。

第二错,老板想打马虎眼多卖一点是一点。既然小姑娘没有说清楚要多少,商贩就在没有告知价格并征求意见的情况下狠狠来一刀,就如前几年流行的“新疆切糕”一样,切了你就该买,颇有点强买强卖的味道。

第三错,小姑娘爸爸想耍横。爸爸赶到现场,没有心平气和的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认识到“水果捞”一旦制作完成难以再卖给其他人的实际困难,没有认识到孩子所犯下的错误。而是和女儿一样认为价格太贵,简单粗暴的拒绝购买并且要强行离开。被老板阻止离开后,爸爸首先用粗鲁的语言骂人,态度蛮横。

第四错,老板姐妹恶语伤害未成年人不应该。俗话说,有理不在升高,骂人必然有错,辱骂未成年人更是让人愤怒。此次事件升温的关键,就是老板及其姐妹,在明知对方为父女的情况下,怒斥女孩为爸爸的“小三”,引发了众怒。而且在警察处罚调解之下拒绝道歉,认识极不到位。

第五错,警察调解不力导致事态升级。事情本身并不是一件大事,也没有人员受伤,而且都闹到公安了。按说警察应该能够很好的将事情处理完,但是很显然,警察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却让双方都并不满意。如果能说服商家就骂人一事道歉,对价格进行确认后让常某买下水果,可能就是没有后续了。但是因为双方对处罚都心存不满,导致了事态最终升级。

第六错,小姑娘断章取义发视频引爆网络。正是因为对警察处罚调解结果的不满意,小姑娘上传了视频,肯定是对自己不利的部分没有发出去,而是着重发布了商家骂人的视频。视频迅速引爆网络,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处置窗口。

第七错,公安部门两次通报惹人嘲讽。面对网络上的视频和众人的质问,公安部门迅速发布了处罚通报。没有想到却引火烧身,大众将矛头指向了公安,认为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就是和稀泥。面对网络质疑,公安部门很快进行了第二次通报,虽然公布了详细过程,但是因为到底是否缺斤少两、骂人罚款标准等几个疑点没有说明白,并没有得到网民的认同,最终舆情越炒越热。

第八错,当地官方面对网络舆情无所作为。其实网络舆情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应该组织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管理单位,对事件详情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摸底,迅速发布事件过程,全面解答网民的疑问。可惜,直到目前,大家什么也没有看到。

所以,有问题不可怕,有舆情不可怕,可怕的是遮遮掩掩,可怕的是不明不白。只要将问题放在阳光之下,让大家看到真相,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网络舆情自然会迎风而散。​

0 阅读:1
长江岸边吹小风

长江岸边吹小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