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眼,这个被后人称为短命的秦王朝在统一之前却是以势不可挡之力横扫其余六国,由小小秦国华丽蜕变成为统一全国的一代大秦王朝,成为历史上的“神话”。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在中原地区割地纷争,各以自己的势力盘踞一方。
而对当时的人来说,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历史的走向,似乎分裂已成恒定的事实,而统一是可望不可即的遥遥未来。
直到秦国逐一灭掉六国,从七国中脱颖而出,成为这场权力角逐的最后胜利者。
而以现代的视角再回望历史,我们能够发现秦国最终能成功不是没有缘由的,胜利的种子早已悄悄埋进土壤,静静地开枝散叶。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位,年纪尚幼无法掌权,朝中大事都是由母亲赵姬和仲父吕不韦主持,后来赵姬和嫪毐之间难以严明的关系使得嫪毐进入朝堂,把握部分朝堂大政。
直到公元前239年,21岁的秦王嬴政面临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朝堂上吕不韦和嫪毐祸乱朝纲。
一年后,秦王政杀嫪毐,罢免吕不韦,成功收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王,掌权后任用了李斯等人,统一六国之大任提上日程。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进行了十年的车马征战,战场杀伐,伐尽城池,于公元前221年灭齐,从而完成了统一大业。
六国陆续被兼并,建立了统一的大秦帝国,进入了光辉时代。经历了峥嵘岁月,十年烽火成就了秦为什么历史的走向选择了秦而非其他六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呢?
大秦帝国的崛起要从我们熟知的商鞅这一人物谈起了。
崛起之路的实力积蓄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秦国消灭了其它的割据政权,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国最后能统一六国,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中,商鞅变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商鞅的一系列变法的举措,使秦国一跃而成为先进的诸侯国家,奠定了秦始皇完成统一全国的基础。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继位。这时的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贫弱、落后的国家,东方各大诸侯不以礼待之,不让秦国参加诸侯之间的会盟。
秦孝公为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开始召集天下能人之士,这时商鞅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
秦孝公任用商鞅,掀起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变法。商鞅变法的基本主题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有利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这句话是写进历史教科书里,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商鞅的一系列举措使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商鞅变法的内容完全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为实现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服务的。
这场变革使秦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秦国的综合国力逐渐上升。商鞅变法在秦国的应用取得成功,完成了变法的目标和目的。但商鞅本人的下场却实在凄惨。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商鞅失去了秦孝公的庇护,他的变法损害了旧贵族们的利益,贵族们在新上任的国君面前诬陷他。
最终商鞅被杀,尸体也被处以车裂。商鞅成为了秦国强盛的献祭品。秦能灭六国,优越且超前的制度和强盛的实力自然都是成功的一部分,而在军事方面的战略则是成功的另一部分。
“先取韩以恐他国”与“远攻近交”之策略“远交近攻”策略相信我们都不陌生,这是秦昭襄王至秦王政几代秦国国君在军事上所奉行的战略,这一战略贯穿于秦统一六国的始终。
这一策略之所以能被提出,也要从秦国秦孝公和商鞅时期说起,前面提到过秦孝公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政治家。
秦孝公六年时(公元前356年)推行了商鞅变法,在土地买卖、军事、经济、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动,尤其是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
改为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彻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商鞅作为平息愤怒的牺牲品被车裂,可以说是历史的一场悲剧。
但无论怎样,商鞅变法使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在推行商鞅变法的同时,秦孝公励精图治,积极地开发关中平原,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秦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提高。
改变了原来较为落后的面貌。秦国韬光养晦,静静地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一直野蛮生长。直到秦昭王时,秦国进一步发展壮大,综合实力超过了战国中的其它六国。
《战国策》里说的“战车百乘,奋击百万,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足以当诸侯。”
完全可以印证秦国实力强盛这一事实。而秦国的强盛这时也被其他六国注意到,引起了恐慌和不安,六国积极采取各种对策遏制秦国的发展。
公孙衍和苏秦主张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这一“合纵”的策略使得秦国在诸侯国陷入孤立地位。
即使强大起来,独虎也难敌群狼。秦国为改变这一境况,开始广招天下谋士,协同探讨对付六国“合纵”之策的方法。
于是,“远交近攻”的策略也就在这一背景之下孕育出来了。“远交近攻”最早于秦惠王时提出,丞相张仪指出“抵御六国之术”——“连横”!
这一策略的提出无疑是秦国称霸的关键一步,在秦国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谓“连横”即最初远交齐楚以打击韩魏,接着离间齐楚以伐楚,最后游说六国,用挑拨离间威胁之手段超散六国之合纵,使之连横事秦。
“远交近攻”的手段后来成为秦国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国策。
说到“先取韩以恐他国”这句话便是“远交近攻”策略在秦王政时期的运用,这句话是丞相李斯根据当时形势提出的。
李斯认为灭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向秦王政建议要早做打算,以坚定地手段快速地急进地攻打六国。
当时六国中势力较强的是北面的赵,南面的楚,韩、魏与秦国相邻,处于秦东进的首冲地位,因此李斯提出“先灭韩以恐他国”。
与李斯同门的师兄弟韩非赞同李斯的意见,又具体地提出了统一战争的进一步战略安排:“破天下之纵,举(灭)赵亡韩,臣荆(楚)、魏,亲齐、燕,以成霸王之名。”
“赵举(灭)则韩亡,韩亡则荆(楚)、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蟲(损)魏、拔荆,东以弱齐、燕。”(《韩非子》)
分析韩非的思路是说,秦要分裂六国“合纵”关系,将激战的矛盾首先转移到赵韩两国,拉拢齐燕、抚平楚魏。
等到先将最近的赵韩打败之后,再逐一击破他国。据此,秦国制定了战争策略并实施。
后人以现代的眼光回望那段历史,可以看到历史上秦国的战争是这样有条不紊进行并最终取得胜利的。
公元前236年,秦军举赵灭韩,连年征战,最终于公元前223年灭赵。在攻赵的阶段,也对最近的韩国用兵。
于公元前230年一举灭韩,并把韩地设置为颍川郡,韩赵先后灭亡。紧接着,秦军势如破竹,逐一战胜其它国家,实现了大一统。
三、烽火十年成就大秦帝国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攻陷韩国国都新郑,直到公元前221年,齐王田建向秦国投降为止,这十年秦国所取得的战国几乎可以和商鞅变法一百几十年的战果相媲美。
这十年间的战争我们在上文已经粗略提过了,“远交近攻”是基本策略,逐个攻破了六国取得胜利。
不过,当真正地深入这段历史会发现,这十年间发生的战争,并非秦军一边倒的胜利,其中经过了几度摩擦和反复较量,说明秦灭六国并非轻而易举。
这也侧面说明了秦综合实力的强大。众多文章都从正面讲述了秦灭六国之战,烽火十年的战争进程,本文将以当时六国之强大却被秦灭这一侧面角度反衬秦国实力之强大。
秦嬴政四年,这一年距离秦国彻底吞并赵国仅仅有十二年的时间,这十二年里,秦国没有对赵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由此可见,赵国并非任人宰割的牛羊,也是有很强的实力在的,尤其是赵军后期的统帅李牧,他是赵军的一员悍将,一生中从未在对秦的战争中吃过败仗。
不过最后死在了秦国的反间计下,赵国也随之覆灭。秦国面对强大的敌人能够取得胜利,除了军事实力过硬之外,计谋策略的使用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与赵国具有相当实力的还有魏国和楚国。魏国在秦王嬴政继位之后,领土所剩无几。然而这样一个苟延残喘的小国还是给予了秦国相当大的打击,军事实力不容忽视。
通常人在被逼入绝境时会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国家也一样,魏国在濒临灭亡时,军事实力有着惊人的发挥。灭亡的十几年前,还发生过对秦作战的大规模胜利。
如《史记》记载;“三十年,无忌归魏,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外,走蒙骜。”魏国的军事优势持续了近三十年。
根据史料记载,可以猜想魏国虽然处于小地,但军事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军事实力同样需要重视的还有楚国。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秦国发兵二十万征讨楚国的这一年,是秦王政吞并了三晋大地,时间至少是在秦王嬴政二十二年。
也就是楚国灭亡的最后两年,二十万秦军主力大败而逃,这在整个战国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甚至可以说,这是商鞅变法以来秦军最大的败仗之一。
而在之后消灭楚国的战斗中,秦国发动了商鞅变法以来,有明确记载出动兵力总数最多的一次军事行动。
这也是秦灭六国整个战争中,有明确记载出动军队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楚国的军事实力可见一斑。
由最后十年的兼并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六国的军队,尤其是赵、楚、魏仍然具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屡屡重创秦军。
因此,秦军消灭这些国家的作战,可以说得上是重大的军事胜利。烽火十年兼并六国之战,六国在濒临绝境时的强大实力,这都侧面说明秦国在军事和谋略方面的强大与高明。
秦灭六国之战并非一帆风顺,六国并非待宰的牛羊,十年的硝烟磨砺了秦国,而秦国也越战越勇、越战越强,最终走向了胜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