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顶级智慧的一句话,如果悟透践行,能拥有超然的大智慧

心灯一文 2025-02-12 19:06:52

维摩诘是一位非常智慧的大居士,他在佛陀的时代,因为具有卓越的大智慧,被佛陀称颂推举。因此,很多人对于维摩诘,非常推崇。

维摩诘居士有一句话,很多修行人都知道,这句话就是:“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意思是他虽然身处世俗的家庭生活之中,但内心却不被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和欲望所束缚。表面上他有妻子儿女,过着世俗生活,但在精神层面上,他始终保持着清净的修行,不被世俗的情感和欲望所干扰,能够超脱于世俗的种种诱惑,在红尘之中修炼自己的心灵。

这个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真的这么容易吗?

我带着这个问题,问一位深山的老和尚,他说:

维摩诘居士就是一个在家修行的大居士。当时的时代有很多人都跟着佛陀出家了,但是维摩诘没有出家,他不但没出家,他家还挺富有,按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 财富榜上的50强以内。

这个财富不得了,一般人在这种财富奢侈的享受当中,早就迷失了,不用说修行就是一般的心性,道德都很难保住。

可是维摩诘居士在这种奢华的财富生活中却依然能够成就大智慧。这里面是很有奥妙的。

奥妙在哪呢?就是他说的这句话。他的话说的很简单,很质朴。翻译过来就是我虽然在红尘中混迹,可是我却始终活在如如不动的真心当中。

这种大话,一般修行人都不敢讲,顶多说个道理,但不可能讲自己就能做到这样。因为这种境界是非常高的。

实际上红尘这个概念是我们生硬的把它分开的,比如我们称那些热闹喧哗的俗世社会为红尘。把出家住在山上或与世隔绝,称为出世的清修。实际上那只不过是方法和表象上的不同。

就算你住到喜马拉雅山,你也有你的红尘。比如像我们住在山上的出家人。也要面对我们的红尘。山里面的自然环境你要去适应。鸟叫虫鸣猛兽出没你不能害怕。老鼠蚊虫干扰你要能应付。长夜漫漫四季 春秋的枯燥生活,你要能够熬得住寂寞,尤其是那个欲望,欲望来了你怎么去面对?

这些都是我们的红尘,和在俗世生活中的修行人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维摩诘说得很通透,虽处居家这4个字可以概括一切的人类生活,不管你住在哪里,用什么方式生活都可以,叫做虽处居家。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虽处居家又不着三界呢?

很多修行人都认为,你要隔绝你的欲望,压制你的念头保持对物质的距离,不要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一味的静修。

所以很多修行人都选择在家里面,没日没夜的打坐念经,烧香拜佛啥的。然后就会对俗世生活产生厌倦,有脱离的欲望。专业名字叫做厌离感,厌离心。

而维摩结直接把最高的方法说出来了。两个字:不着。什么是不着?就是不认知不定义不认可,不胶着。

因为三界的名相在他那里是 没有固定特性属性的。这才是真正的不着三界,不着三界,并不是说非要离开三界,你的身体,你的生活,你的生命照样在这里面转。

维摩诘居士也是人,也要吃早饭,也要用人伺候他,也要去吃喝拉撒搞点娱乐,没准开心了还得唱个印度歌,跳个印度舞,但是他的心始终不着三界,不着这些东西。

那什么又是真正的不着呢?其实就是你能够全然拥抱,全然接受,360度无死角的无定义的接受,所有的一切。

这就像是你回到了最基本的原点,没有任何主观的定义,你不会去分辨,不会去认知这事情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欲望,这是烦恼,这是啥啥啥。这事情做不得,那事情做不得,这东西吃不得,那东西吃不得。假如总是纠结这些东西,其实表面上看起来善恶是非非常清晰,可是实际上沦陷在执着里面,不得解脱。

所以维摩捷居士可以说是大自在,非常自在,因为财富和奢华的生活没有办法影响他的心,没有办法捆绑他的心的自由。

但话说回来,他在这种境界中又是契合至善至美的,就是说他不会轻易就做坏事,不会随便就动坏念头。

他说: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和前面那句话道理一样,他一样有夫妻生活,还生了好多孩子。家庭生活非常的丰富。照样的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和夫妻之乐。可是这些东西同样也是梵行。同样都是他的修行。用中国人的话叫——常在道中,须臾不离。

欲望,生活,我们看到的这一切,不都是我们真心的妙用吗?心经给我们说的清清楚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维摩诘居士这种大自在的智慧境界,其实就是非常平凡朴实的返璞归真的圆融。

可是这也就像是济公和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道理一样,你没到那个境界要胡乱学他,并且还以此为一个执着的道理认为修行就可以什么都做,那就完了。所以后面两句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所以这个事情里面的奥妙挺大,可是呢,我们不能把它看得太奥妙,我们要平常心来看他,也就是说从世俗生活中讲,一个人要活得自由自在,心里面没有挂碍,好好的正常的平凡的如实的去修行,就不要被各种名词名相给障碍太多。

但也不能够随便就沦为这些物质世界的奴隶。这个关键就在于你跟不跟着走,你的心有没有住在这些东西上面,喜怒哀乐来了,你有没有办法和他们有一种距离?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这句话可以启示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世俗生活时,要学会保持内心的一份清净。例如,在工作和家庭的各种琐事与压力中,不被物质欲望和负面情绪所左右,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精神追求。

0 阅读:1
心灯一文

心灯一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