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搞修行的朋友到了过年的时候,就会有一点点不太一样,有些朋友会觉得过年和修行没有啥关系,感觉很多人太俗了,过于看重过年了,非常热闹的搞这么几天吃吃喝喝的太不像样了,
很不清静,非常喧闹。还有些人干脆就避开了,不去过年了。还有些人非常的可贵,他们会做一些仪式念一些经咒,回向给过年的时候杀掉的这些众生。
确实每到过年的时候全国得死多少这些猪啊,牛啊羊啊鱼啊海鲜啊。表面上热闹繁荣以及家庭团圆的背后。也确实有着血淋淋的生死业力。
修行人一般来说都不太喜欢过年,因为不喜欢热闹,不喜欢喧闹吃喝,不喜欢应酬,回到家乡跟朋友同学亲戚也没什么共同话语。
所以搞修行的人,每到过年负担重重,内心有点压力,总是在别人热闹的背后,一个人觉得有点冷寂清空。
其实过年是一个很好的修行课题。
因为那种气氛你很难抵挡。你所到之处,只要你不是躲在山里,躲在清静的地方,在红尘中的话,所到之处全是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气氛。
你必须要笑着开心的和各种人相处。这时候烦恼也会跟着来了。所以过年的时候观照自己在这份热闹中的相处,就是一个很好的修行。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禅宗讲的随众起倒。该干嘛干嘛不起异心的过年。
说一下这个随众起倒,本来是说僧人在僧团里,随着大众过日子,没有任何特殊的感觉,他这是个什么境界呢?
也就是说:没有一点标新立异了,没有一点违缘了,没有任何刻意的自主做派了,没有主观意识的这那了,我们不是这样,我们过个年过个日子,各种各样的要求,我要吃啥我要去哪我要这样那样,我要见这个见那个,我不要见这个只见那个,等等等等,五花八门的需求,总之很难如意。
对自我感受很在意的人,违缘就最多。
僧人在僧团里,是有规矩的,几点起来,几点念经几点吃饭睡觉,干啥都有规矩。如果你这个僧人非要自己有自己的一套,你要自由,你要别人都符合你的观念,那你就没法在庙里活,你看柳智宇就受不了要还俗。
寺庙里常有一类高人,出没在厨房啊打杂啊扫厕所的地方,干最苦最累的活,有时候还要应付各种人对他的排挤,可是他一点不在意,对别人都当菩萨看待,笑嘻嘻的,或者默然埋头做自己的事情,随众起倒。
这是啥境界,这是心无分别执着啊。所以,过年,我们也可以试试自己是不是能做到心无执着。比如你给人家孩子三百压岁钱,人家只给你孩子一百,你有没有意见?比如人家过年都买了一大堆年货你穷的只能买一袋瓜子,你愁不愁?比如过年你家亲戚来了非要说你很多闲话,你烦不烦?
随众起倒,很难很难,但可以检验自己功夫,修行其实不要看自己打坐打多久念经多认真,你就看看你在生活中尤其是遇到事了,心里还能不能顺利滑过去,过年这样的时节来了,有没有办法平常心平淡的过这几天。
有一种人修得很好,他无论是过年还是不过年过节或者各种热闹喧闹的时候,他都照常能够正常过活。你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不同,甚至不知道他是在修行,可是他内心那份清静却保持得干净凌厉简单质朴。
甚至他心里连随众起倒这样的概念也没有,没有一个概念,我是个修行人,我要怎样去过年。所以这样的人,过生日过节过年,他都很正常,没有丝毫矫情刻意。
别人是年来过人,他是真正的过年,是人去过年,而不要让年过自己。
他照样也跟家人在团聚,也是开开心心的看个春晚,贴贴对联,带着孩子玩玩发发红包,吃吃喝喝嗑嗑瓜子唠唠嗑,探探亲戚聚聚会,还能够在这些里面感受人情的温暖,然后自己那份清静心却从来没有被打破过。
这种人是高手,高手过年是真正的过年,而不是让年来过自己。
还有些修行的人很善良,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他就会去慈悲悲悯那些生活中命运很惨的人,比如家里有重病的,欠下很多债的,正在外面跑路的或者夫妻感情不和的。各式各样的命运很惨的人,他就开始怜悯他们。
这也是一种修行,就是自己好,却想着还有很多别人不好。这时候往往都无法快乐起来,这可以说是一种慈悲心。
高手过年的时候,他没有什么伤春悲秋的感觉,也不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也不会看不惯别人吃吃喝喝干嘛,他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保持自我内心的安宁,去自然平常过这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