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
全球变暖正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印度恒河平原5月份温度达到50℃,杭州9月份温度连续超过36℃,人家天堂变成人间火炉。环境恶化逐渐成为人类噩梦,但是要想改变很难。即便国家提出双碳战略,不过需要更高设备投入,需要大幅提升生产成本,且看不到直接经济效益,并非所有企业都愿意认真执行。
当然也有例外,典型比如一汽-大众,在行业内卷大背景下,降低营销成本,提升环保投入,加速“低碳”转型。在笔者与一汽-大众长春工厂、佛山工厂等各部门采访沟通中,更深刻感受到低碳发展已经融入一汽大众的理念血脉,“社会责任”成为曝光率最高、重复率最高的词汇。一汽-大众规划总监孙治国曾经在一句话中连续三次提及“社会责任”;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吴晋甚至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升华到企业道德的水准,带来令人震撼的心灵冲击。
更具体的低碳战略执行中,一汽-大众既要满足中国标准,也要满足欧洲标准,既要满足大众集团2050碳中和目标,更提出了一个远远超过欧洲和中国标准的计划,“到2030年,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29%的战略目标”。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目标。
能源供应,全力使用洁净能源
众所周知,一汽-大众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先驱,在全国分布着长春、成都、佛山、青岛、天津五大基地,每年有着巨大的能源消耗,仅电力消耗就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城市。
在能源供应方面,一汽-大众竭尽全力使用绿色能源,减低对于环境的压力。
一汽-大众规划总监兼规划党委书记 孙治国
比如长春工厂就充分利用风电、光电等绿色能源。孙治国介绍,“一汽-大众正在农安试验场建设规模巨大的风电场,每年可以发电1.4亿度”,这个量级几乎等于五万吨煤发电量,如此规模,在汽车行业是首例。
此外,长春工厂还在节能方面深度挖潜,节能降耗。比如压缩空气属于典型高耗能物料,工厂通过对空压机变频改造,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通过系统“化整为零”设计,当总装线发泡设备停产期间,仅需开启小型压缩机即可实现局部供应,避免了“一个房间照明,整个楼层都要开灯”的浪费,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
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 吴晋
佛山工厂因为建设更晚,在节能方面得以运用更多先进技术。吴晋表示,佛山工厂从建设肇始,就践行绿色理念,有意识利用自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也是行业首个获得“绿色工业建筑”三星认证的工厂。
工厂还充分利用光伏发电,“佛山工厂光伏面板超过40万平米,每年发电4200万度,满足了工厂20%的能源消耗”,吴晋还自豪地表示,在电力采购方面,佛山工厂直接采购更清洁的核电。综合种种措施,目前佛山工厂清洁电力使用占到85%,仅此一项每年减碳接近3.5万吨,相当于3.5万亩森林减碳量,虽然额外付出了更多成本,对于环保却做出了突出贡献。
生产过程,目标就是“零碳”工厂!
汽车生产是典型能耗和污染重灾区。尤其焊接和涂装车间,废水、废气、废渣等集中产出。针对三废,一汽-大众从源头出发,进行全系统全链条的精益化改造,废气燃烧、废水净化、废渣处理,努力建设低废、甚至无废工厂。
在废水处理方面,佛山工厂在建设时期,就大笔投资三千多万,建设先进的废水处理工厂,处理后的废水直接循环再生产,也可以养花,灌溉,洗车,甚至可以养鱼。排放到河道里面的中水,甚至比河道水还干净。佛山工厂环保顾问马玲告诉我们,“佛山工厂所有排放标准都远超过国家的法规指标;废弃物实现全链路数字化管理,通过摄像头传感器,跟踪在工厂的流动。”
吴晋更自信满满,“我可以拍着胸脯对当地环保部门说,随时检查,随时欢迎,随时开门”。当然代价也巨大,除了一次投资几千万,每更换一次渗透膜就需要五百多万。换来的好处是,“周围环境更美,河流更清澈”。
在生产工艺改进方面,一汽-大众进行极限优化。比如喷涂环节,通过优化工艺实现更精益生产,降低了人工和能源成本;通过使用水性漆,降低了污染指数;通过改造工艺和原料包装,漆桶冗留从之前10公斤降低到几百克;通过采用绿色干式漆雾分离系统,由石灰粉吸附处理油漆颗粒,油漆颗粒去除99%,处理后的石灰还可以当作建材原料,实现危废0排放。
总之经过全系统努力,佛山工厂变得更“绿”,2021年获得绿色工厂认证,2022年获得广东省首批近“零”碳示范工厂,2024年获得佛山市首批“无废”工厂认证,2026年,佛山工厂的目标将是真正的“零碳”工厂。
上下产业链,全力减排不惜成本
一汽-大众低碳发展的理念,还努力向上下游延伸,从更上游的零部件采集、原材料采集,到下游的物流、包装、仓储,实行全系“压榨”。
比如零部件以及原材料采购方面,一汽-大众积极协同合作伙伴提供绿色和低碳产品,。比如在最重要的原材料——钢板,一汽-大众直接从宝钢采购。近年来宝钢探索减少钢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并积极布局在湛江建设新工厂,计划采用氢基竖炉技术,使用清洁电源,碳排放水平将大幅度降低。
出于进一步降低含碳量考量,2024年8月份一汽-大众与宝钢股份签署低碳“绿钢”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到2030年宝钢供货一汽-大众的钢板相比当前水平将实现减碳30%。双方将“低碳”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充分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一汽-大众总经理潘占福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
在物流领域,一汽-大众更是竭尽全力,进行了全方位全链路的“压榨”。
之前,长春工厂外面有一个零部件大仓库,面积1.7万平方米,周转效率较低,能源浪费惊人。经过改造,厂外1.7万平米仓库被厂内3300平米仓库取代,面积大幅度缩小,管理更加集约,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每年可以降低包括场地、人员和能源费用2800万元。
再比如整车物流,一汽-大众全力推进单位碳排放更低的铁路和水运,现在“铁水物流”已经占到61%。而在零部件储运过程中,一汽-大众积极推进绿色包装、循环包装,取代一次性包装,虽然单位降低含碳量有限,但是旷日持久效果依然可观。
努力,为地球降低一度
短暂的采访过程,真切感受到一汽-大众对于环保的重视,对于低碳发展的坚定不移,宁可降低营销和广告费用,在环保方面不吝投入。
不过和营销投入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同,在低碳发展方面其实“只有投入,没有收益”,或者“极大投入,极小收益”,只能源于企业自律和极高道德标准。这种自律甚至比企业在安全和质量方面的自律更为苛刻。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高标准,消费者可以感受到,最终提升用户好感,提升品牌好感,企业终究是得益者。
但是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投放,消费者难以察觉,也就很难转化为经济利益。所以很多品牌在营销方面特别舍得花钱,一个广告大片几十万,一个明星代言几百万,一个年会或者新车上市可以几千万,可惜在社会责任方面态度消极。
那么“一汽-大众为什么会不计成本投入”?当我们抛出这个问题,得到的是相似的答案。
孙治国认为,“绿色发展必须投入,不容降低,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民族责任”。
吴晋则更进一步,“钱放到广告里,确实可以多卖几台车,但是企业发展不能仅考虑经济效益。减排对于子孙后代有好处,(一汽-大众)努力为地球降低一度。”
两位负责人的回答,其实让问题回到了一个起源,“我们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
是GDP数字的提升?是进出口额的增加?是财政盈余的扩大?还是是从本质上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显而易见,环境直接决定我们的幸福感。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是,哪怕一个亿万富翁,生活在一个50℃的城市,恐怕也不会多么幸福。
只有我们拥有更多一汽-大众这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只有更多企业像一汽-大众一样将社会责任提升到企业道德高度,我们发烧的地球才会慢慢降温,我们被污染的环境才能重回青山绿水。
操控性这么好,优秀工艺制造功不可没。
大众全国布局产能,这一步走得好。
将从中国试点,然后走向世界,获得重生。
啥子变速器?
开了这么多年大众,我对它的质量非常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