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乐不思蜀”

也曾年少 2024-12-18 17:31:50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蜀汉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之举,一直像一团迷雾笼罩在人们心间。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探寻这背后的真相。

蜀汉后主刘禅

刘禅幼年即位,彼时的蜀汉,诸葛亮如擎天之柱,军政大事皆由其一手操办。刘禅在诸葛亮的庇护下,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他对诸葛亮敬重有加,也习惯了在其羽翼下听从安排。

诸葛亮心怀壮志,一心北伐中原,试图兴复汉室,刘禅虽无太多主见,但也支持着丞相的决策,默默守着蜀汉的江山。 然而,岁月流转,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这一沉重打击,让蜀汉的局势急转直下。姜维等后继者虽继续北伐,但蜀汉的国力已在连年征战中消耗殆尽,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

诸葛亮 病逝于五丈原

公元 263 年,魏国大军压境。邓艾偷渡阴平,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成都城下。刘禅望着城外的敌军,心中满是惶恐与无助。朝堂之上,大臣们争论不休,有的力主拼死一战,有的则劝降以保百姓安宁。刘禅本就缺乏政治才能与军事谋略,在这生死抉择之际,他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开城投降。这一决定,让无数蜀汉将士的热血白流,也让他背负了千古骂名。

开城投降

刘禅投降后,被迁至洛阳,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司马昭为了试探他是否有复国之心,精心安排了一场宴会。宴会上,当熟悉的蜀地音乐奏响,蜀地歌舞跳起时,蜀汉旧臣们纷纷悲从中来,有的甚至涕泪横流。而刘禅却面不改色,依旧谈笑风生,仿佛沉浸在这宴会的欢乐之中。司马昭见状,故意问道:“颇思蜀否?”刘禅淡然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

此间乐,不思蜀也

这一回答让一旁的旧臣郤正心急如焚,他瞅准时机,在刘禅起身如厕时,赶忙跟上去低声说道:“陛下,若司马昭再问,您应哭着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如此或可打动他,放陛下归蜀。”刘禅默默点头,将这话记在心中。 不久后,司马昭果然又提及此事。刘禅按照郤正教的话,强作悲伤之态,说出那番话来。可他那生硬的表情和不自然的语调,哪里逃得过司马昭的眼睛。司马昭笑着说:“此语似郤正所教。”刘禅惊愕之余,只能老实承认:“诚如尊命。”

司马昭‍

其实,刘禅并非真的乐而忘蜀。他自幼生长在宫廷,未经太多风雨磨砺,政治上的不成熟让他在面对亡国之祸时,早已六神无主。投降后的他,深知自己身处险境,一举一动皆受司马昭监视。他明白,若表现出一丝复国的念头,必定性命不保。在这敌国的屋檐下,他只能以这种看似愚蠢、麻木的态度来伪装自己,以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

0 阅读:1
也曾年少

也曾年少

发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