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关系社会,做什么都要讲究人脉,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这一方面的积累。
人们开始热衷于参加各种饭局,或者主动攒局,就为了拓展人脉关系。酒桌上多喝了一杯酒,将来办事可能就少发一点愁。
事实上的确如此,人情世故都不懂的人,在这个社会很难成功。
但还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就拿90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第一批90后已经步入了三十岁,进入了中年。他们并不像老一辈那样喜欢走亲访友,更多的人只喜欢宅在家里,或者顶多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几个朋友聚一聚。
如果不是老一辈在维持,根本不会和那些所谓的亲戚有来往。说不定,有些亲戚连叫什么名字都不清楚。
这是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年轻人不爱交际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所以,随礼的现象很有可能也会慢慢淡化。
人到中年,压力本来就大,各种家庭开支,供车供房供孩子,根本没有余力去经营什么人脉关系。一生有那么两三个好朋友就行了,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因为大家讨厌麻烦、讨厌敷衍。
所以,就现在这个局势来说,随礼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就好比以下这3种份子钱最好是不要随,不仅吃亏上当,到了最后还后悔。
第一种:关系一般的人别随礼
好多年不联系,一有事就发条信息过来,要不就是找你帮忙,要不就是让你随份子。
碰上这样的人,最好不要随礼。因为你很可能收不回来,对方的这一举动无异于搞众筹。摆明了就是:我要结婚了,缺钱买车买房,你们都给我支援点。
他们根本不在乎你到不到现场,只在乎你发不发红包,转不转账。
关系一般,说明你们根本不和,仅仅是因为认识和礼貌在维持,随时有可能断了联系。这样的份子钱一旦随出去,几乎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说不定,多年后轮到你收红包的时候,对方连信息都懒得回,你还忍不住骂自己一声“笨蛋”。
第二种:普通的同事别随礼
在职场,我们也偶尔会遇到一种情况,一个同事刚刚入职不久,然后就要结婚了,给办公室都发了请帖。
有的人要面子,多少随了一点,也算是心意。但有的人就很聪明,吃饭可以吃,祝福可以送,却不会随礼。
因为关系不熟,来公司又没多久,说不定话都没说几句,无缘无故就送出去几百块,换谁都不乐意。
说不定,一时兴起,结了婚以后紧接着怀了孕,立马就辞职走人了。那之前随的礼该去找谁要?几百块就买了一个请帖,几个喜糖,傻不傻?
第三种:不正之风的礼别随
尤其是在职场的环境下,经常会有一些不正之风的礼需要去随。
什么叫不正之风的礼呢?
简而言之就是给领导随礼,某个大领导有喜事,为了巴结,为了讨好,为了表示,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都上了一份人情。
其实,这就是人云亦云,说不定领导连你是谁都不知道,也不记得,更不会关心你随了多少。
这样的礼随了出去,毫无意义,买个安慰罢了。
除非是你和领导有一定的交集,那还有点必要。可如果连话都说过几句,他也不知道你是谁,何必去自讨没趣,花钱买罪受呢?
给领导随礼,随少了说不定还惹来祸事;随多了,领导也不见得就能记你个好。
上千块钱,揣在兜里买点炸串、吃几顿大餐不香吗?
人云亦云,没必要。
尾声:
虽说人情世故很重要,但也要学会分辨。
毫无意义的社交就别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与其花精力去讨好别人,倒不如用来强大自己。当你真的有了本事,有了权力,有了地位,随礼的就是别人。
读者朋友,你们在随礼这件事上有没有遇到什么恶心事儿啊?或者自己很后悔的事情呢?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和关注,创作不易,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是用态度阅读生活,和普通人聊普通事。】
戎马
还有离过婚的再结婚,二婚三婚的我都不知道该随多少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