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下 卷
十四盐
宽对猛①,冷对炎②。清直对尊严③。云头对雨脚④,鹤发对龙髯⑤。风台谏⑥,肃堂廉⑦。保泰对鸣谦⑧。五湖归范蠡⑨,三径隐陶潜⑩。一剑成功堪佩印⑪,百钱满卦便垂帘⑫。浊酒停杯,容我半酣愁际饮⑬;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时拈⑭。
【注释】
①宽:政策宽和。猛: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怠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受到伤害),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补充,调节)宽,政是以和。”意为施政宽和,民众就会怠慢,民众怠慢就要以严厉的措施来纠正;施政严厉,民众就会受到伤害,民众受到伤害就要以宽和的政策来纠正。以宽和调节严厉,以严厉调节宽和,政事就会和谐
②炎:热,灼热。《诗经·大雅·云汉》:“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毛传:“炎炎,热气也。”
③清直对尊严:清直:清廉正直。尊严:庄重威严。
④云头对雨脚:云头:云端。唐罗隐《北邙山》:“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雨脚:雨点。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⑤鹤发对龙髯:鹤发:白发。发白如鹤羽,故称。唐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白水鱼竿客,清秋鹤发翁。”龙髯:龙的胡须,常借指帝王的胡须。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大呼,痛哭),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⑥风台谏:鼓励台谏官直言进谏。风:勉励,激励。台谏:台官和谏官的合称。古时台官主管监察纠弹(举发弹劾),谏官主管进言谏诤(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因两者职责相似,故多以“台谏”合称之。
⑦肃堂廉:整肃朝堂纲纪。肃:整肃,肃正。堂廉:殿堂的侧边,后借指殿堂或朝廷。廉,厅堂的侧边。
⑧保泰对鸣谦:保泰:保持安定。泰,安定平和,《周易》中有泰卦。鸣谦:因谦恭的德行而声名远播。《周易·谦》:“鸣谦,贞吉。”唐孔颖达疏:“鸣谦者谓声名也,处正得中,行谦广远,故曰鸣谦。”后以“鸣谦”指态度谦恭。
⑨五湖归范蠡:详见本书上卷“六鱼”第三段注释⑬。
⑩三径隐陶潜:详见本书上卷“九佳”第二段注释⑫和本书上卷“六鱼”第三段注释⑫。
⑪“一剑成功”句:详见本书上卷“十二文”第二段注释⑨。按:正史中无苏秦佩剑之说,其说见于小说《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于是六王合封苏秦为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金牌宝剑,总辖六国臣民,又各赐黄金百镒(yì,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四两为一镒,或曰二十两为一镒),良马十乘。”另,民间传说苏秦背剑,剑柄在下,剑尖朝上,斜跨于背,故传统武术中有“苏秦背剑”一式,即持剑者手握剑柄,自下而上,剑尖向上,跨于背后。
⑫“百钱满卦”句:相传西汉时人严君平卖卜成都,每日得百钱,即闭户垂帘。事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严君平》:“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择日,选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关闭店铺)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同‘无’)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按:“卦”有的版本作“挂”,误。“钱挂杖头”虽古人熟语,然多用于放荡不羁的人物身上,且多用某人出游之时,如《晋书·阮修传》:“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此事亦见《世说新语·任诞》)如北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严君平非任诞之人,卖卜事业亦非出门游玩,故不可将“卦”置换为“挂”。若不然,则与文义不协矣。
⑬“浊酒停杯”二句:浊酒停杯:语出唐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浊酒:混浊的酒。停杯:停止饮酒。半酣:酒喝至一半,还未尽兴的样子,此时往往酒兴正浓。
⑭“好花傍座”二句:典出《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后遂以“拈花”“拈花一笑”等指传授妙法或领会妙法。傍座:靠近座位。傍,靠近,,临近。
【译文】
宽和与严厉相对,寒冷与炎热相对。清廉正直与庄重威严相对。云端与雨脚相对,鹤发与龙须相对。鼓励台谏官们上书直言与整肃朝廷的法度纲纪相对。保持安定与处世谦恭相对。范蠡乘舟归隐五湖,陶潜辞官隐居三径。苏秦游说六国成功后佩戴着宝剑相印光荣还乡,严君平卖卜成都每天赚满百钱就闭门垂帘教授《老子》。正当饮至半酣、愁绪满腹的时候,杜甫放下酒杯停止饮酒;正当佛祖传授佛法、拈花示众的时候,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表示领悟。
连对断,减对添。淡泊对安恬①。回头对极目②,水底对山尖。腰袅袅③,手纤纤④。凤卜对鸾占⑤。开田多种粟,煮海尽成盐⑥。居同九世张公艺⑦,恩给千人范仲淹⑧。箫弄凤来,秦女有缘能跨羽⑨;鼎成龙去,轩臣无计得攀髯⑩。
【注释】
①安恬:安然恬淡,不追名逐利。与“淡泊”意近。
②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东汉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③袅袅:纤细柔软貌。南北朝萧衍《白纻辞二首·其二》:“纤腰袅袅不任衣。娇怨独立特为谁。”
④纤纤:细长柔美貌。唐秦韬玉《咏手》:“一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
⑤凤卜对鸾占:“凤卜”“鸾占”本义皆指占卜时预示得到佳偶,后借指择偶或觅得佳偶。详见本书上卷“五微”第二段注释⑦。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
⑥煮海尽成盐:煮海成盐是古代的一种制盐方法,即将海水引入盐田,利用太阳照射或其它方法使海水蒸发,然后提炼制盐。
⑦居同九世张公艺:典出《旧唐书·张公艺传》:“郓州寿张(今河南台前县孙口镇)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到,至)宅慰抚旌表(由官府赐予匾额,以示表彰,泛指表彰)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绢类的丝织物。古代多用作赏赐酬谢之物。缣,读jiān,双丝的细绢)。”张公艺:中国古代著名寿星,一生经历北齐、北周、隋、唐四朝。其家族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余人,团聚一起,和睦相处,“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妇顺,姑婉媳听”,是当时和后世历代治家的典范。
⑧“恩给千人”句:指范仲淹在里巷中建立义庄,广泛施与,赡养族人,深受百姓爱戴之事。事见《宋史·范仲淹传》:“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名臣。仁宗时,与韩琦共同经略陕西,使西夏不敢犯。后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失败。皇佑四年(1052年),知颍州,病逝于上任途中。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⑨“箫弄凤来”二句:详见本书上卷“一东”第三段注释⑬。
⑩“鼎成龙去”二句:详见本篇第一段注释⑤。轩:指黄帝。黄帝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故世人又称其为“轩辕黄帝”。或曰,轩辕乃黄帝之名。另,黄帝者,乃其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译文】
连续与断开相对,减少与添加相对。淡泊与安恬相对。回头与极目相对,水底与山尖相对。腰肢纤柔与手指细长相对。卜得佳婿与觅得贤妻相对。开垦荒田多种粟,晒干海水制取盐。张公艺的家族九代同居,范仲淹的恩惠广被千人。箫声引来凤凰,秦女弄玉有缘和萧史一起跨凤飞去;铜鼎铸成后黄帝乘龙飞升,他的臣子们却无法攀附着龙须跟随。
人对己,爱对嫌。举止对观瞻①。四知对三语②,义正对辞严③。勤雪案④,课风檐⑤。漏箭对书签⑥。文繁归獭祭⑦,体艳别香奁⑧。昨夜题梅更一字⑨,早春来燕卷重帘⑩。诗以史名,愁里悲歌怀杜甫⑪;笔经人索,梦中显晦老江淹⑫。
【注释】
①举止对观瞻:举止:举动,行动。观瞻:观赏,观看,引申为外观、形象。
②四知对三语:四知:详见本书下卷“十二侵”第一段注释⑧。三语:三个字。典出《晋书·阮籍列传(附<阮瞻传>》:“(阮瞻)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大概没有什么不同)。’戎咨嗟(叹赏)良久,即命辟(征辟,聘用)之。时人谓之‘三语掾’。”另,《世说新语》载此事为阮修。《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即阮修,字宣子)有令闻(美好的鸣声),太尉王夷甫(即王衍,字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
③义正对辞严:义正: 理由正当充足。义,道理。辞严:措词严正有力,辞,言辞。南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④勤雪案:指勤奋读书。雪案:本指映雪读书时的几案,后泛指书桌,亦可借指勤学苦读。《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东晋人)家贫,常映雪读书。”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
⑤课风檐:在风檐下学习。课: 按规定的内容和数量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如课子(教子读书)、课读(教授或学习)。从上句的“勤雪案”来看,此处的“课”应指攻读学习。 风檐:风中的屋檐。
⑥漏箭对书签:漏箭:详见本书上卷“九佳”第三段注释③。书签:有的版本作“书笺”,误。“笺”在平水韵里属下平“一先”,不属下平“十四盐”。
⑦獭(tǎ)祭:即“獭祭鱼”。獭,一种栖息于水边的动物,以鱼为食,捕鱼后常将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故名“獭祭”。《吕氏春秋·孟春》:“鱼上冰,獭祭鱼。”东汉高诱注:“獭猵(biān,一种獭类动物),水禽也。取鲤鱼置水边,四面陈之,世谓之祭。”后世常以“獭祭”形容罗列典故、堆砌成文。 宋吴炯《五总志》:“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北宋贺铸《夏夜雨晴遣怀》:“从嗤獭祭鱼,聊学蠹书虫。”
⑧香奁:古代妇女盛放香粉、镜子等物的匣子,后称专以歌咏绮罗、脂粉等妇女闺阁琐事的诗词为“香奁体”。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香奁体,韩偓之诗,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
⑨“昨夜题梅”句:典出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一字师》:“郑谷(晚唐诗人)在袁州,齐己(当时的诗僧)携诗诣(yì,到,造访)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⑩重帘:层层的帘幕。唐温庭筠《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⑪“诗以史名”二句:唐朝诗人杜甫感痛时事,发之于诗,人称“诗史”。详见本书下卷“四豪”第二段注释②。
⑫“笔经人索”二句:详见本书上卷“四支”第一段注释⑤。显晦:明暗,此指文才的彰显与衰退。
【译文】
他人与自己相对,喜爱与嫌恶相对。行为举止与外观形象相对。东汉杨震因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拒金与西晋阮瞻以三语(“将无同”三个字)得官相对,理由正当充足与言辞严正有力相对。在书桌前映雪勤读与在屋檐下临风苦学相对。漏箭与书签相对。典故繁多好比獭祭鱼,诗语艳丽别属香奁体。郑谷把齐己题梅诗里的句子改为“昨夜一枝开”,人们卷起层层帘幕迎接早春飞来的燕子。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的诗里充满感伤时事的情怀;江淹晚年才华衰退,是因为梦中被人索去了五色彩笔。
【译者简介】
车其磊 作家、学者、特约撰稿人。已出版原创作品《请问,这里是江湖吗?》《未老白发诗》和译注作品《王国维词评注》《父子宰相家训译注》《文心雕龙译注》《声律启蒙译注》《笠翁对韵译注》。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