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防控】雨水过后,防春寒、养脾胃、护心境

文峻评健康 2025-02-22 04:52:1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天气回暖、冰雪融化、降水逐渐增多,故称雨水。但同时,也存在乍暖还寒、天气变幻、忽冷忽热的情况。

因此,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需要我们留心的注意事项。

防春寒,根据气温增减衣物

雨水时节,虽然气候转暖,但早晚温度仍较低,气温仍不稳定,容易出现“倒春寒”。因此,要重视“春捂”,不要着急换下冬衣,特别要注重颈部、肩、背、腰腹、腿部和足部等关键部位的保暖。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儿童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基础疾病患者受自身疾病影响,都容易受到气温变化波及,导致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易发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对寒湿气候变化也十分敏感,容易复发。因此,这些人群更要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温变化,避免受寒。

当然,“春捂”也不能捂过头,而应根据温度变化和自身的身体素质,适当增减衣物。

养脾胃,宜甘少酸少油腻

中医理论认为,春季肝旺而脾弱。脾弱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雨水节气之后,应注重健脾祛湿。甘味食物具有补脾功效,可适量食用,如山药、大枣、胡萝卜、芋头、红薯、南瓜、桂圆、栗子等。酸味食物不利于肝气疏泄和脾胃保养,应适当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如乌梅、酸梅等。

而且,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里,我们免不了大吃大喝一番,不仅进食量多,还常常多肉多油,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问题。现在正需要给肠胃“减减负”。日常更应清淡饮食,少油腻、少辛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足量饮水。

护心境,平和心绪健康生活

春季,万物复苏,人的心境却应该避免浮躁,应舒展豁达、心境平和,努力调节负面情绪。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多与他人交流均有益于情绪健康。

运动锻炼应适量,以舒缓、舒展为主,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运动。当天气允许时,可以与亲朋一起参与户外锻炼活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骑车、登山等,不仅锻炼身体,还能陶冶身心。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也有益于情绪管理。春季随着黑夜变短,可适当晚睡早起,每天在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前起床。中午可适当午睡,但时间不宜过长,在30分钟左右即可。

参考

[1]好雨时节,如何保持元气满满.

https://www.bjcc.gov.cn/article/600390123.html

[2]初春时节,三类人易被“倒春寒”击倒!这些暖身“第一物”吃起来.

https://mp.weixin.qq.com/s/_PjxNqFv_R3vVfCQknmAYg

[3]雨水节气的习俗与情志调养[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3(2):73-75.

供稿:市疾控中心慢病所

编辑:Suki

0 阅读:0
文峻评健康

文峻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