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永远的No.1!回首张宗宪先生拍场情缘七十载

沐清扬说史 2024-12-18 04:15:44

他,总以一身醒目张扬的行头亮相拍场:西服套装,礼帽,有时还会戴上一副太阳眼镜;沿着拍场中央的通道从容走向第一排座位,任何拍卖官都不会在他摘下礼帽、稳稳坐定前开始拍卖...... 张宗宪(1927-2024),收藏界的一大传奇,从上海到香港,白手起家、建立起古董帝国。他的信念、热情及慷慨,令拍卖界乃至艺术界受益匪浅。作为佳士得最尊敬的挚友,佳士得香港取得今日的成就,与他密不可分。

我是张宗宪,Number One!

—— 张宗宪

自1986年佳士得在香港开拍以来,张宗宪先生从未缺席。多年来,他与佳士得谱写出深厚友情,堪称佳士得香港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倡导分享和回馈,将不少珍藏先后捐赠予各地博物馆,让更多人领略艺术的美好;2020年,他更成立“张宗宪教育及艺术慈善基金会”,致力推广亚洲艺术教育,福泽后世。

张宗宪先生在佳士得香港2020年秋季拍卖现场,与一件清雍正/乾隆掐丝珐琅饕餮纹贯耳大壶合影。此拍品于2020年11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以8,650,000港元成交

“慧眼独具,爱物成痴”,张先生将收藏当作一生的志业,从现代书画、明清官窑瓷器,再到掐丝珐琅,犀角雕,鼻烟壶及玉雕等,无一不精。“不停飞、不断买” 一直都是他的座右铭。

张宗宪的拍场生涯始于1960年代末,自他在伦敦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拍卖后,便势如破竹、从未停歇。1980年代,他为国际大型拍卖行在香港顺利起步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代,他又在北京和上海各大拍卖公司举办的首场拍卖中频频举牌。

张宗宪在1994年瀚海首拍中高举号码牌,志在必得

时至今日,许多藏家都不会亲自前来拍卖现场,而是透过电话或网上平台参与竞投。“那不是我的风格。” 他曾在与佳士得的访谈中提到,“我是张宗宪,Number one!” 他十分享受每次竞投成功后走出拍场时获得的全场热烈掌声,更承认拍卖前夕常常兴奋得睡不着觉。

和张先生刚刚开始收藏的日子相比,艺术收藏圈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低价接连收入名家巨作的时代已经结束。他对新入行藏家的诫语是“耐心”,不要这么着急;要多问问、多听听、多讲讲、多学学;有钱买也要等真正的好货出现在市场上才出手。

知名藏家张宗宪与林风眠作品《敦煌乐伎》。此拍品于2022年12月香港“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拍卖中以18,450,000港元成交

多年来,张先生亦和佳士得谱写出真挚的友情,他不仅多次委托佳士得拍卖不少自己的瓷器和画作珍藏,更与佳士得合作举行珍藏展览。早在1993年6月,佳士得伦敦总部于国王街艺廊内举办为期两周的展览 “云海阁重要中国陶瓷:张宗宪珍藏展”,将其瓷器珍藏推向国际藏家。而2023年5月香港春拍期间,“张宗宪珍藏中国玉雕” 展览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展出张先生周游列国,从各地拍卖、古董商、收藏家手中搜罗的顶级玉器。

佳士得香港“张宗宪珍藏中国玉雕” 展览现场

而他和佳士得的深厚友情也早已不限于拍卖行和客户间的普通交易关系。他和佳士得员工经常一同旅行并欣赏艺术珍品,对中国工艺精品共同的热忱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国际董事曾志芬与张宗宪先生在其95岁生辰之际对谈

张宗宪先生(左二)与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团队同游伊朗国家博物馆

张先生生前一直倡导分享和回馈,将不少珍藏先后捐赠予上海、苏州等地博物馆。2023年9月,他向上海博物馆捐赠32套共计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并举办盛大的捐赠仪式,其后又再次捐赠8组9件铜胎掐丝珐琅器——两次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铜胎掐丝珐琅器共计55件。为了对他的慷慨义举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上海博物馆自2024年4月起于人民广场馆四楼展厅举办 “金琅华灿: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展”。

2020年,他更成立“张宗宪教育及艺术慈善基金会”,旨在向大众推动亚洲艺术教育。此后,他经拍场释出藏品所得,皆全数拨捐这个名下基金,福泽后世。

张先生曾表示,自己成功的秘诀是一颗“好学之心”。无论是读书、与其他专家探讨,还是周游世界参加拍卖或去博物馆欣赏珍品,他从未停止充实自我的脚步。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既见证了他对中国艺术品的一生热忱,也反映出其内心深处的刻苦工作理念。

我一定会一直收藏艺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直到最后……只要是我喜欢的东西,也确实值得收藏的,如果我买得起就一定要得到手,就算我现在是150岁,我也要得到手。

—— 张宗宪

“退休不在我的计划内。” 他在95岁生辰时曾对佳士得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停止收藏艺术,而要工作到最后一天。在艺术收藏界辛勤耕耘70载有余,“我这辈子到现在什么都见过了。” 他说,“但直到最后一天到来前,我还是要工作,要收藏。”

0 阅读:0

沐清扬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