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年六月,孝庄太后下懿旨着手准备为顺治帝册封皇妃的事情,经过一番商议后礼部给出的方案是册立两位妃子、九个嫔位,两位妃子分别是东宫妃与西宫妃。
关于东宫妃的人选孝庄提议是汉女孔四贞。但是孝庄早就立下规矩:汉女不得入后宫为妃,若是有缠足女子入后宫的话,就会被处死。
后妃之选,例不得及汉人”
孔四贞
但又为何主动提出将汉女孔四贞立为东宫皇妃,甚至都不是普通的庶妃呢?
其实这是孝庄太后一石二鸟之计,也是逼不得已的决定:
首先孝庄是为了让三藩之一定南王孔有德的旧部对朝廷更加忠心,
其次是为了让顺治帝回心转意,不再与襄亲王福晋董鄂氏纠缠不清。
但随着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死,让孝庄太后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没能做成孝庄太后的儿媳,但做成了孝庄太后的养女,被封为和硕格格养在后宫之中。这位孔四贞究竟是什么来头,会让孝庄太后如此重视,被封为和硕格格呢?
要知道在大清只有皇帝的妃嫔所生的女儿才会被封为和硕格格,很明显孔四贞并不是太宗皇太极的女儿,因为孔四贞是汉人。也可以说孔四贞是整个大清二百多年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汉人公主,在整个大清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大清唯一的一位汉人公主,她的一生都在为人棋子,让人很是意难平,最终在孤独中病逝。
“三藩”之一孔有德
只要提到清朝时期的“三藩”我们一般都会想到康熙在位时的:
平西王吴三桂
平南王尚可喜
靖南王耿精忠
但实际上在大清建立初期的三藩真没有吴三桂,吴三桂是最后一位归顺大清的汉人藩王,吴三桂归顺大清时太宗皇太极已经病逝,是睿亲王多尔衮将吴三桂招降。加上吴三桂,大清一共有四位汉人藩王存在。
不过除了吴三桂外,另外三位藩王全都是在太宗皇太极在时归降于大清的,1636年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大清,册封了三位异姓藩王:
尚可喜、耿精忠、吴三桂
孔有德被封为恭顺王
尚可喜被封为智顺王
耿仲明被封为怀顺王
三位藩王并称为“三顺王”,成为大清建立初期地位显赫的汉官。
“三顺王”加上后来归顺的吴三桂按理说应该一共是四位异姓藩王,但我们一般在影视剧中见到大清的藩王是“三藩”,而非“四藩”。就是因为“四藩”并存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这一个消失的“藩王”便是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孔有德与耿仲明都是辽东人,原先都是明将毛文龙麾下的部将。毛文龙在被袁崇焕处死以后,直属的上司成了山东登莱巡抚孙元化,孔有德任参将,耿仲明任游击,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情坚定了孔有德与耿仲明投靠后金的决定:
1631年皇太极围攻大凌河城(辽宁锦县),明军明显处于下风,孙元华便奉命前去增援。孙元化下令孔有德带领三千人乘船从海上前去大凌河城,没想到恰好遇到了海上风暴,孔有德等人险些丢了性命。
既然海上不行,便改成从陆上率领八百骑兵前往,孔有德虽然心中有不满,但是也无可奈何,需要执行命令。但是到了河北吴桥县的时候,因为缺少粮饷孔有德手下的将士们开始军心涣散,一点斗志都没有。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到了明末,断粮饷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此一来,将士们都吃不饱穿不暖,怎么能上战场呢?
很巧合的是孙元化派去塞外购马的参将李九成在回来的路上,恰好遇到了孔有德。二人一番商议后,决定起兵背叛朝廷。没想到二人一呼应,手下的士兵纷纷愿意誓死跟随。孔有德与李九成二人便率领士兵回头攻打临邑、陵县、商河等地。
次年年初,在耿仲明的内应下,孔有德拿下了登州城:
孔有德自称为都元帅
李九成为副元帅
耿仲明为总兵官
一时间山东大乱,崇祯皇帝得知后立马调集大量兵马前去围剿孔有德等人。孔有德毕竟实力有限,被迫退守到了登州,被数万人围困。
如此双方僵持了5个月之久,副元帅李九成战死,被逼无奈下孔有德决定突破重围投靠后金
这年十一月的一个深夜,孔有德、耿仲明带着自己的家眷,率领上万人从临海出城,分批上了数百只战船,离开了登州。
孔有德等人在海上漂了数月之久,到了次年春天打算在旅顺登岸,再设法与后金取得联系。但是没想到旅顺这早就有明军严阵以待,孔有德等人不得不暂时撤回到海上双岛栖息。
其实在孔有德离开登州的时候,已经三次派人前去沈阳表明自己想要投靠后金的意图。只是刚开始皇太极并不相信,便派范文程等人前去旅顺打探虚实。
在证实孔有德确实想要归顺后金以后,皇太极便立马做出相应的部署:
由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兵前去镇江迎接孔有德等人,并设宴款待。
皇太极非常重视孔有德与耿仲明二人的归降,因为他们二人带来了后金非常缺乏的物资:
战船
水军
火器等
这对于后金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给后金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皇太极以满族最高的礼仪—抱见礼与孔有德、耿仲明相见,并且正式将孔有德册封为副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这是二人远没有想到的,毕竟都元帅与总兵官是二人在起兵时自封的,没想到皇太极竟然会承认他们原来的官职,这让孔有德与耿仲明二人很是感动。
在不久之后,尚可喜也归顺于后金。
此时的后金,已经有三位位高权重的汉人将领。
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建立大清,分别将:
孔有德封为恭顺王
耿仲明为怀顺王
尚可喜为智顺王
自此以后,大清便有了三位异姓藩王。
太宗皇太极病逝后,年仅6岁的福临登基,史称顺治帝。因顺治帝年幼,朝政基本上都是睿亲王多尔衮说了算,多尔衮招降了吴三桂,将其封为平西王,从这时开始大清便有了四位异性藩王。
多尔衮与吴三桂一起将李自成赶出了紫禁城,清军入关。
清军入关以后,主要是汉人居住的地方,四位汉人藩王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顺治元年一直到顺治六年,孔有德等三位藩王一直在为大清南征北战,这年五月份顺治帝下旨:
孔有德改封为定南王,率兵两万进入广西。
很快,孔有德便在这年的冬天进入桂林。
只可惜三年后,到了顺治九年七月,与南明桂王合作的李定国转头攻打广西,孔有德战死。
扶柩北上
孔有德在死之前,将自己的两位夫人还有孩子叫来跟前,表明自己必定会以身殉国,希望两位夫人能带着孩子出城逃命。孔有德两位夫人实在是不忍心,便让两位乳母带着一儿一女逃走,而自己则是留下来与孔有德一起赴死。
而孔有德一儿一女便是孔庭训与孔四贞,乳母带着两个孩子出城以后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便分开逃走。但是桂林人都知道孔有德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都已经十来岁了。
桂林城破以后,孔有德自尽,家里一百二十几口人全部被杀。儿子孔庭训也被李定国给抓了,只有女儿孔四贞得以逃走。
就这样孔四贞过了将近一年的难民生活,孔有德部将缐国安重新将桂林攻下。缐国安重新进入桂林后,便开始张罗着将孔有德与两位夫人安葬,孔四贞也终于重见天日。
缐国安为孔四贞挑选了最精锐的部队、最得力干将一路护送,扶柩北上,入京哭诉自己父亲孔有德战死一事。孔四贞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将士们像尊敬孔有德一样尊敬孔四贞。
到了顺治十一年六月初三,孔四贞终于到达京城。顺治帝与诸位王公大臣为孔有德造坟立碑。孔四贞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安葬在京城,顺治帝赐予谥号“武壮”,并为其修建祠堂。
除此以外,顺治帝给赏赐了孔四贞白银万两,让她享受郡主的待遇。
孔四贞长相俊俏,又善于骑射功夫,孝庄太后很是喜欢孔四贞,又看在她孤苦无依的份上,准许其养在宫里。
“育之宫中,赐白金万,岁俸视郡主”
当然孝庄与顺治帝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安抚孔有德旧部,让其对朝廷更加的忠心。
应该说从这个时候,孔四贞虽然享受着荣华富贵,有着郡主的待遇,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成为一枚棋子。一枚让父亲的旧部忠心于朝廷的棋子,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能成为棋子说明你有价值”,所以成为棋子并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差点成孝庄儿媳
了解顺治帝的应该清楚:顺治帝痴情于董鄂妃,对博尔济吉特氏的妃子格外的厌弃。
当然这是顺治帝在表现自己对包办婚姻的不满,对母后孝庄先后两次册封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反抗。顺治帝的第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孟古青被顺治帝直接废掉,降为静妃。
但是孝庄在顺治十一年五月,孝庄再次给顺治帝册封了一位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皇后,这位皇后便是孝惠章皇后;顺治帝很是不满想要反抗,对这位新皇后照样是不予理会。
恰好没过多久,孔四贞扶柩北上,为自己的父亲哭诉。
这时候顺治帝恰好在为自己的感情苦恼、郁郁寡欢,看到孔四贞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很是满意,想要将孔四贞立为皇妃。
但是孔四贞告诉孝庄太后,自己已经许配给了父亲孔有德部将孙延龄,为了不引起孔有德旧部的兵变,孝庄太后便没敢答应顺治帝“将孔四贞立为皇妃”的事情。
但是孝庄太后见顺治帝因此事而耿耿于怀,所以也没敢将孔四贞直接将孔四贞嫁给孙延龄;而是将孔四贞封为和硕格格,一直养在宫里,掌管定南王孔有德事。
未能将心仪的孔四贞立为皇妃,顺治帝的感情无处寄托。
很快便遇到了另一个让顺治帝心仪的女子,而此女子便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董鄂妃。
顺治十三年四月,紫禁城内基本修缮完成,包括乾清宫、坤宁宫等宫殿,孝庄便下懿旨可以准备册封皇妃的事情。没想到孝庄太后居然一改常态,着急下旨“将孔四贞册封为东宫皇妃”,要知道拒绝将孔四贞册封为皇妃的也是孝庄。
孔有德女孔氏(四贞)宜立为东宫皇妃
这让大臣们一时间摸不透孝庄到底是在想什么?
原来,孝庄在发现顺治帝与董鄂氏(襄亲王福晋董鄂氏)暗结秦晋以后,想要用孔四贞挽回顺治帝的心,但没想到为时已晚。
随着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死,孝庄的一切努力落空。
而孔四贞也没能成为孝庄的儿媳,还是以和硕格格的身份养在东华门外。
一直到顺治帝病逝后的次年,孝庄才准许其与孙延龄完婚,可见在孔四贞的婚事上孝庄是颇为为难的。
一方面是定南王孔有德旧部,孔有德部将孙延龄,另一方面是自己唯一的儿子顺治帝;换句话说一方面是朝政,一方面是亲情。二者不能兼得,孝庄为了朝政考虑,不得不牺牲儿子的幸福。毕竟孔四贞为皇妃一事非同小可,若是单纯为了一介女子,引起了定南王旧部的兵变,对孝庄太后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不过将其他的因素都剔除不考虑,单纯考虑孝庄对孔四贞的感情,其实孝庄对孔四贞还是很不错的,能破格将一汉女封为和硕格格,而且尊重她的意愿没有强行将其纳为皇妃,说明孝庄是非常喜欢孔四贞的,可以称之为“厚爱”。
孔四贞夫妇掌管王旗
孔四贞虽然没能成为孝庄的儿媳,但孝庄还是格外厚爱孔四贞。不仅如此,孝庄爱屋及乌,在孔四贞嫁给孙延龄以后,将对孔四贞的恩宠也蔓延到了这个养女壻的身上,让孙延龄享受亲王的待遇。
孔四贞对孝庄太后的恩宠也是格外的感激。
顺治帝十六年,孔四贞的兄长孔庭训被李定国处死。
孔庭训从未被正式册封过,毕竟他一直在李定国的手里;但是孝庄仍旧给与格外的恩宠,给孔庭训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孔庭训安葬在了孔有德坟墓的东侧。
对此厚恩,孔四贞感激涕零,向朝廷表明了自己的忠心。
“贞一门父子两世含恩,死生之报环顾何人?”
孔庭训死后孔四贞成为孔有德唯一的嫡裔,孝庄太后见她已经长大成人,希望孔四贞能为朝廷效力。于是便让孔四贞执掌定南王事,遥控广西军。广西军是孔有德的旧部,都是深受孔有德的大恩,对孔四贞亦是尊重,愿意接受孔四贞对他们的领导。
康熙五年,朝廷将孙延龄册封为广西将军,孔四贞被任命为执事,夫妻二人前往桂林,开始掌管王旗。可以说,此时的广西已经牢牢地把握在孔四贞夫妇的手里。
但从这时候开始,孔四贞与夫君孙延龄之间开始出现矛盾。
其实孙延龄敬重自己的妻子孔四贞是表面的:孔四贞从小就六生活在军营,性子比较刚烈;自从嫁给孙延龄以后经常是趾高气昂,孙延龄比较有心机,表面上对孔四贞很是尊敬,百般讨好,其实为的就是让孔四贞为他四处游说,能得到朝廷的重用。
孙延龄能得以被封为光禄大夫、广西将军等职,得以前往广西桂林,其实都是孔四贞的功劳;但前往桂林居住以后,夫妻二人争权,矛盾越来越突出。
被吴三桂囚禁6年
孙延龄一直在想方设法在广西树立自己的威信、培养属于的亲信,但一直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1673年,也就是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造反,三藩之乱正式开始爆发,吴三桂清兵反清,想要孙延龄带着广西军跟随自己一起造反。
即便已经经过12年的时间,孙延龄仍旧没有什么威望,更别说有用多少实权,压根无法调动广西军听从自己的号令。
孔四贞规劝自己的夫君,希望孙延龄能够真心悔过,不要与吴三桂一起造反。但孙延龄蛇鼠两端,一直犹豫不决。
“日夜感上恩,劝延龄归顺”
康熙十三年,孙延龄将素日与自己不和的地方官王永年杀死,自立为安远王;但是因为孙延龄总是拖欠军饷,将士们不服气,便重新拥立缐国安的儿子为首领,但是因为缐国安公子治军不严,将士们又重新拥护孙延龄。
此时孙延龄夫妇正躲在一个普通人家家里,将士们找了过来,孙延龄胆小并不敢出去。孔四贞对孙延龄说:“你出去也是死,不出去也是死。”于是孔四贞便将孙延龄藏了起来,单独出去见将士们:“你们杀我夫妇容易,但是忘了已故的定南王了吗?”
广西军都对定南王孔有德忠心耿耿,便重新跪下拥立孔四贞夫妇。
孙延龄彻底对孔四贞服气,才知道自己有多无能。
自此以后孔四贞身穿莽衣,处理军务,将士们都对孔四贞很是服气。
“遂戎服绣帕首蟒衣,日击鼓升堂理军务,军士颇服”。
孔四贞重新执掌军务后,一方面向朝廷表明了自己对孝庄太后的感激;自己愿意为朝廷肝脑涂地,只希望朝廷能放孙延龄一马,留他一命。
另一方面孔四贞明定南王的部下傅弘烈,若是孙延龄真的投靠吴三桂的话,自己遭遇不测的话,希望傅弘烈能继续指挥广西军。
孝庄得知孔四贞的心意以后,便派人前去招抚孔四贞夫妇。
但此事被吴三桂得知,吴三桂很是生气。孔四贞夫妇若是真的重新归附朝廷,对吴三桂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吴三桂生气之余,康熙十五年十二月派人突袭桂林,将孙延龄及其儿子杀死,活捉了孔四贞。
吴三桂将孔四贞接到了云南,其实就是为了让定南王的旧部能归顺于吴三桂,孔四贞这一待就是6年的时间。
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终于彻底结束;孔四贞也得以回到阔别16年之久的京城,但即便孝庄再厚爱孔四贞,孔四贞也无法回到自己喜欢的广西军中了。
结语
孔四贞回到京城以后便将一直隶属于定南王的军队全部交给朝廷,而自己孑然一身、无依无靠地居住在西华门附近的长街,这一住就是30多年的时间。
一直到康熙五十二年,孔四贞病逝,朝廷为孔四贞举办了非常隆重的葬礼。
即便是葬礼再隆重,也无法掩饰孔四贞颠沛流离、孤苦无依的一生,她的一生原本应该是幸福圆满的一生,毕竟她有:
一位身经百战的父亲定南王孔有德
一位巾帼英杰的养母孝庄
一支忠心耿耿的广西军
但她却在孤独中病逝,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点:对夫君孙延龄的纵容,也可以说是识人不清。孙延龄颇有心机的一个人,为了能够高官厚禄,假装尊重自己的妻子孔四贞,让孔四贞为他游说,得以跟孔四贞一起执掌王旗。若是孔四贞能早些看清孙延龄的真面目,不被孙延龄利用的话,或许真不至于这样。
第二点:心太软,没有以大局为重,以广西军为重;面对丈夫的背叛与无能,还是选择原谅。孙延龄在朝廷与吴三桂之间摇摆不定之时,作为孙延龄的妻子孔四贞还是选择站在夫君这边,为夫君求情。
作为一个汉族女子,孔四贞有着别人一辈子都求不来的福气:
孝庄的厚爱
朝廷的重视
唯一一位汉人公主
但她时运不济,只能说可惜了。
参考资料:
《孝庄皇后传》
《清史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