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孩子,有段时间看着弟弟玩,不想做练习。因为年龄差6岁,也就出现了老二学完习可以玩,老大还有练习没完成,学习强度差异很大。这让老大心里多少有点像有双翅膀似的,总想扇一扇远离书桌。其实我能看出,哪怕老大还在继续做题,但心思已经飘远了。
为此,我让弟弟找爸爸玩,关上门,又开启了陪伴模式。老大写作业,我读我的书,或者练字。
可还是改变不了,孩子安静不下来的心。
“妈妈,我不写这个练习行不行?”
哎,我心里叹气。
我记得有一次孩子雀跃地跟我说:今天考试题,我在家做过。
我把这件事,又跟孩子提了一嘴。孩子想了又想,想要得好成绩的心,战胜了玩,坚持做完了练习。
考试不是天天有,能让孩子无反感坚持下来,不易。我让孩子看到眼前,他现在的坚持,可能对明天的考试有帮助。抱着万一的心态,孩子做到了。
陪孩子学习,为了减少亲子之间的争吵,需要父母更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同样的场景,你是否有巧妙的应对方法呢?一起吐槽陪娃写作业,把好心情和耐心都留给孩子。
孩子不愿意做练习册,家长该怎么引导呢?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多和同学交流。
孩子班级不做练习的人很少,大多父母因为中考分流,都在督促孩子练习。多和同学吐吐槽,发泄下情绪。回家后该干嘛干嘛。也让孩子心理平衡,大家回家都在做练习,这也是为啥考试成绩,大家分数都不低的原因。如果自己不做练习,学习成绩差距就慢慢拉开了。谁还没有个好胜的心呢?
2.尽量给孩子减负。
会的科目、会的题,可以不做。不会的题,加强练习。主要是让孩子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不浪费时间。做最少的题,提最高的分,当孩子看到练习的效果,也就嘴上说上唠叨几句。
3.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
对于错题,孩子照着答案改一遍,就完事了,以为这样自己就会了。下次遇到,还是抓耳挠腮地不会。只有正视自己的错误,多思考、多研究,才会有收获。学习上的事,少一步,可能就是拉开差距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