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和需求?

墨海扬帆追梦 2025-01-19 14:03:35

带宝宝逛超市,宝宝突然不走,眼睛往一个方向盯着看。继续拉着宝宝走,会引起孩子大哭。

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孩子只会闷声憋着流眼泪,怎么问都不吱声。

自己好不容易搭的积木塌了,孩子大哭。

刚讲完一个故事,再问宝宝故事里说的什么?宝宝欲言又止,然后摇摇头,“不知道”。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上面的事情呢?

亲自养育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会猜到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想要做什么事情。如果父母行动多于言语,慢慢地孩子知道自己不用说,就能达到目的,大脑也会在“怎么说”上减少思考。但这样“省事”的交往不会太长远。

当孩子上幼儿园后,有了自己的小群体;当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逐渐减少;当孩子的习惯随着环境的改变,父母不再能马上猜出孩子的意愿和需求;当孩子着急要做什么,父母却猜了很多可能也没猜对时,才意识到准确“教宝宝表达自己”的急迫性。

可此时,宝宝已经处于“表达不出自己想法”“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想法”“不会清晰表达”“不想思考如何表达”的烦躁情绪中。这样的情况通常发生在1岁半~3岁之间,最好在3岁之前教宝宝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宝宝情绪崩溃的边缘,父母如何教宝宝表达情绪和需求呢?

1. 安抚情绪/共情

当宝宝已经大哭、宣泄情绪了,这时父母的说教是无效的。此时宝宝处于情绪漩涡中,无法思考父母的话。这时,其实妈妈的怀抱的是最有效的“良药”。

轻拥宝贝,轻拍背部,轻声安慰,“妈妈感受到了宝宝好伤心”“妈妈在你身边”。

这是教宝宝控制情绪的过程,妈妈多尝试几次,宝宝的情绪会越来越快得到安慰。亲测有效哦!

2. 明确需求

当宝宝情绪得到安慰,已经不再大哭时,可以听到妈妈说的话。可以这样跟宝宝沟通,“妈妈刚才感受到宝宝好伤心/难过/生气,是因为?”

在和宝宝沟通时,尽量说短句,太长的句子,2岁左右的宝宝思维跟不上,转不过弯。

如果宝宝没有回应,妈妈可以等一等。

如果宝宝没有听懂,妈妈可以再重复一遍。或者换一个更简单的说法,直到宝宝听懂了妈妈的意思。

3. 教如何说/引导表达

当宝宝听懂了妈妈的意思,我们要教宝宝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

当宝宝遇到问题时,我们就引导宝宝这样表达。这样说是教宝宝学会面对问题,表达自己的需求。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参与,和宝宝一起努力,直到宝宝可以独立完成,再慢慢退出。

难过时可以哭泣,但不能用情绪化语言发泄坏情绪。情绪管理、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是宝宝成长中的必修课。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