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是极其特殊的一年,个中缘由仍是老生常谈的资产匮乏问题。即便是分母较小的尾部消金公司,也面临着保余额的严峻形势。
最近,阳光消费金融披露2024年第二季度第三支柱信息,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阳光消费金融风险加权资产合计79.3亿元,相比一季度83.17亿元下滑4.65%;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103.91亿元,相比一季度110.57亿元下滑6.02%。
规模下滑背后,是主动压降还是被动收缩?答案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作为股份行旗下消金公司,阳光消金自开业后锚定一流消金公司的愿景,自然不甘规模下滑甚至居于尾部。然而,现实展业环境和资产风险,决定了当下想做出规模,相当不易。
不只是阳光消金,全行业今年都在想法设法增加自营投放,为的就是稳规模、保贷余。如何在利润不被坏账侵蚀的前提下稳步拓展规模,成为接下来消金公司面临的必答题。
规模持续收缩
其实,阳光消金的规模收缩早有迹象。
去年,阳光消金总资产116.77 亿元,同比下滑6.41%。对于一家规模排名靠后的消金公司,本具有分母优势,缘何会持续缩表?
原因在于业务模式。
有从业者表示,阳光消费金融的助贷业务比重在行业内属于较高水平,其与主流的流量平台、互金机构合作助贷业务,尤其是固收业务,通过批发资金即能实现稳定收益。
阳光消金依赖助贷的业务模式在其业绩表现中也能看到缩影。
自2020年开业以来,阳光消费金融业绩不断突破,利润屡创新高。2020-2022年阳光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为-0.96亿元、1.08亿元、1.35亿元。
虽然余额规模位居行业尾部,但阳光消费金融盈利能力赶超一众头部消金公司。以营业净利率来看,阳光消金2023年营收约3.7亿元,净利润就高达1.7亿元,营业净利率达到46%的超高水平。
对比同业头部消金公司,阳光消金的营业净利率水平也是高出了一大截。「镭射财经」统计,2023年七家营收靠前的消金公司招联、兴业消金、马上消金、中银消金、杭银消金、中邮消金、长银五八,营业净利率水平分别为18.37%、18.45%、12.55%、6.83%、16.58%、7.51%、21.09%。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反映了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净利率越高盈利能力相对较强。拆解消费金融公司营业净利率指标,增减主要由信用减值损失决定。
因为在消费金融公司的营业支出构成中,信用减值损失所占比例较高,往往是业务管理费的数倍。抛开拨备和利润储备考虑,信用减值损失的增减系资产质量决定。
由此可推测,阳光消金净利率水平较高背后,其计提减值规模可能相对较小。而减值较少的背后,少不了助贷模式的功劳。相比自担风险的分润助贷模式,固收助贷业务坏账风险由平台方兜底,机构并不承担风险,也就没有计提压力。
去年以来,监管对于消金公司的担保增信业务,也就是行业俗称的固收业务,进行上限管理。管理的目的即是为了提升消金公司自主业务能力,以及降低消费者融资成本。
为此,部分固收业务占比较高的消金公司,不得不压降助贷资产规模,调整投放策略,这也就对依赖助贷扩张的消金公司造成一定影响,甚至表内余额规模波动。
除了助贷业务,阳光消金还布局联合贷和自营业务。阳光消费金融在业务模式上构建了“3+1”业务生态,一边打通互联网平台、持牌金融机构、光大集团和母行联动三大渠道,一边布局自营产品体系欢喜贷。
阳光消费金融的自营资产,主要依托股东资源开展。如与母行金融生态融合,基于光大银行手机银行、信用卡和云缴费App,激活长尾客群,实现差异化营销。
尽管多渠道扩张,但阳光消金的体量未有大的突破,开业至今没有增资,10亿元注册资本金也就承载百亿左右的表内规模。事实上,阳光消金在开业一周年就已经实现贷款余额超过110亿元,如今却不断缩表。
从阳光消金的野心来看,显然想做更大规模。阳光消金曾表示,要打造具有蓬勃、顽强生命力的消费金融标杆企业,成为国内一流的消费金融公司。围绕公司愿景,阳光消费金融还提出了“三年成特色、五年树品牌、十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
目前来看,阳光消金距离奋斗目标尚存差距。
起量越来越难
阳光消金的缩表,只是行业扩张愈发艰难的缩影。
与阳光消金开业时间相近的几家后入局者(平安消金、苏银凯基、宁银消金、南银法巴),业务规模之所以能快速起量,无非借助两个力量,一个是母行的存量导入(存量资产+线下投放),一个是助贷。南银、宁银是前者代表,苏银消金是后者代表。
除了这几家,其他消金公司的扩张步伐均大幅放缓,根本原因还是存量博弈下可获取的优资资产少了。
如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杭银消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贷款余额为496.02亿元,上年末为490.4亿元,一季度较上年末微增5.62亿元。一季度总资产498.48亿元,较上年末微增2.09亿元。
如老牌房抵玩家锦程消费金融甚至推出了三抵业务。面向二抵存量客户,即便在未结清抵押本金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再抵追加额度。
特别是今年,消金公司扩张难度再度提升,同业纷纷奋力保贷余。业内人士表示,行业暂别高增长阶段,至今已经到了下劲保贷余的地步,压缩高风险客群是一方面,新增难才是最大的压力。
从资产端来看,年初以来上市互金公司的撮合规模和在贷余额普降,互金平台是消金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供给端,平台量跌就意味着消金公司量跌。
除了资产供给端缩量,助贷模式风险上升,也减缓了消金公司依赖助贷扩张的步伐。首先是合规风险,监管从机构侧对助贷业务管控加大,一个关键信号就是限制担保增信业务规模,穿透担保增信业务风险暴露。
其次是随着行业信用风险增加,市场不断传出一些助贷平台和担保公司被资方控诉的消息,现有助贷模式下,担保增信业务以反担保的通道模式为主,一旦平台资产风险批量暴露,担保公司和助贷平台没有能力完全履行代偿义务。
受信用风险攀升及资产端波动影响,消金公司不得不优化调整客群结构,压缩去清高风险客群,谨慎开展自营业务,着重投放具有稳定性的助贷资产,最终的结果就是保稳在贷,小步向前。
来源:镭射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