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不用过度治疗!中医调理分三步走

冰双阅览养护 2025-04-19 09:13:17

中医认为,抽动症的反复发作主要是这四个原因:

1.肝风未平,情绪波动大

孩子学习压力大、家庭氛围紧张,或受到惊吓、批评后,肝气郁结,容易引动肝风,导致症状反复。

2.脾虚未调,饮食不节

若孩子仍然嗜食甜腻、油炸、冷饮等食物,损伤脾胃,痰湿内生,上扰心神,抽动可能再次出现。

3.体质未固,外感诱发

有些孩子在感冒、发烧后抽动加重,这是因为外邪侵袭,体内风火相煽,旧疾复发。

4.作息紊乱,过度疲劳

熬夜,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用眼过度会耗伤肝血,阴虚风动,诱发抽动。

一个10岁的男孩,频繁眨眼、清嗓子、点头有半年多的时间,中药、西药都吃了,还是反反复复。

其实,抽动症的治疗只要对症,很快可以见到效果,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减少反复。过度治疗,反而适得其反,找对方法很重要。

开方:

清肝泻火,息风止痉:龙胆草、钩藤平肝息风。

健脾化痰,益气养血:茯苓、白术健运脾胃,陈皮、半夏化痰通络。

养心安神,调和阴阳: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龙骨、牡蛎潜镇浮阳。

半个月后,患儿上述抽动症状明显减轻;后因被父亲批评导致症状加重,嘱托父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学会低声教育。

两个月后,患儿症状消失,停药。

该案例体现了中医“从肝脾论治”的核心思路:

抽动症的反复发作本质是“风、痰、火、虚”交织,肝、脾、心三脏功能失调形成肝风夹痰上扰、心神失守失控。

需打破“肝火煽动风痰、脾虚助长痰湿、心神失守加剧波动”的三角病理循环,方能减少复发。

治疗从调肝、健脾、宁心三法协同切入,兼顾情志疏导与生活习惯调整,方可收长效。

特别叮嘱家长三件事:

忌冷饮:寒伤脾阳,会加重痰饮;

限电子:久视伤肝血,易引动肝风;

多户外活动:接触自然能疏解肝郁。

0 阅读:2
冰双阅览养护

冰双阅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