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40年,翻开我的行医笔记,上面写着14个大字: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是《出师表》当中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适合每一位医者。现在很多医生,治不好病,习惯于把责任推给患者,说:你吃了蛋糕,你吃了萝卜,所以病才好不了。在我看来,这非常可耻。
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箭那么少?关羽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那么少?张飞从来不问刘备,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所以才有了草船借箭,才有了过五关斩六将,才有了据水断桥吓退曹兵。病人有了困难才来找医生,如果这也是病人的错,那也是病人的错,我想不通,他们只是想治病、想活命,有什么错呢?
我的一位高血压患者,他有着高血压10年了,常常血压为185/130mmHg。吃了各种降压药,可这到头来,只是钱花的越来越多,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除此总是感到头晕,尤其是吃饱饭,稍微运动一会就会头晕,有时候还需要大口喘着粗气。有时候还会眼花,看东西都看不清。
刻诊,见他舌质红,脉沉弦。
了解到情况后,便给他开方:麻黄、陈皮、黄芪、附子、细辛、鸡血藤、生地。
结果,患者用药6剂以后,头晕、气短、胸闷的现象大大减轻。用药10剂以后,胃部舒服,吃饭正常。用药20剂后,患者一量血压,发现血压137/88mmHg,诸证悉平,生活完全恢复正常。随访至今,高血压未曾复发。
高血压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看来,世上本无高血压,不过是体内阴液太多了。
这是因为,中医将身体内的血液、津液、肌肉、肥肉、筋骨等称为阴。将气称为阳,故有阳气这一说。
而所谓的阴液,其实就是血液形成的瘀血,以及多余的津液形成的痰湿。
可这瘀血以及痰湿是怎么形成的呢?
中医上有个很著名的理论,叫阴化形,阳化气。这就好比夜晚,小草上就会有露珠,而等太阳升起来,露珠就会被蒸发成水气。这就是阴成形,阳化气。因为晚上的寒冷为阴,白天的阳光为阳。
而冬天来了,很多地方就会下雪,等太阳出来,雪就会化为水,水再变成水蒸气。这就是阴成形,阳化气。因为冬天的寒冷为阴,冬天的太阳为阳。
而同样的道理,身体里面的阳气不足,无法抵御寒邪,寒气进入体内,导致体内的血液、津液'冻’起来,形成瘀血、痰湿。
最后瘀血与痰湿互结,就堵住了血液的前进,于是血液想要滋养全身时,那么肯定要加大动力,这时血液的压力肯定就大了,如此一来血压也就高了。自然高血压就出现了。
那好端端的为什么会阳气不足呢?
现在的人总是晚上洗澡,又不爱运动导致阳气损耗过度。又经常饮食不节,损坏脾胃,后天之本太弱,无法生化阳气。
而所谓的降压药,就相当于水管堵住了,你把水管中间撑开,撑大一点,难道之后就不会堵住了吗?不去解决堵住的垃圾,水管又怎么可能会通畅呢?
所以说,这副方子的含义就很简单了:
1. 补充阳气,消除痰湿——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可以散外寒。附子可以温真阳。细辛既可以辅助麻黄解表散寒,又能辅助附子温固肾阳。
如此一来,阳气得到补充,体内血液、津液有了温度,自然就能够抵御寒邪,不会凝聚在一起了,这样垃圾从何而来?血管舒适了,还能加大动力运化血液吗?血压还能高吗?
2. 健脾养胃,根本解决——黄芪、陈皮(橘子皮)
脾为生痰之源,痰湿的本质就是脾虚,只有把脾胃补养起来,才能彻底改变痰湿体质。这一步也是治本之举。黄芪健脾养胃,还能行气,让体内的痰湿顺着气走到正确的道路。橘子皮(陈皮)能够健脾益气,还能化痰,可以把郁结的气机揉散,这就是气滞裹着痰湿,让它想散也散不开,现在气一顺,痰湿就有了出路。痰湿有了出路,就像是迷宫里的小人有了答案,所以说橘子皮也是治本的重要决定!
3. 活血排阴,恢复血压——鸡血藤、生地鸡血藤用来活血,让体内气血畅通,痰湿没有驻足之地。生地用来滋阴,身体正常了,阴液消失了,自然血压就正常了!
临床多年,经常有人问我:中医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治病?我说:中医是一个很好的东西,能治病,但问题是,没有会治病的中医大夫了。会治病的,死一个少一个,很多病,随着一个老大夫的离世,就交代了,没法治了,比如强直性脊柱炎、尺挠骨分离等。
我们今天所说的高血压,很多人都觉得它治不好,临床40年,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1.原发性高血压确实没法治,但是继发性高血压,在中医临床有很多治好的案例,可是我知道,就算我今天在这说能治好,依然会有很多人不信。没人学,没人信,再这样下去,中医就会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它不消亡谁消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