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寿则多辱”,怎么理解?

史新说 2022-06-08 12:33:35

寿则多辱这句话,最早出自于庄子所著的《庄子·天地·外篇》中,庄子用圣人尧的口,说出了这番话。

话说尧某天巡视华地,当他到来后,华地的人有感于尧的圣德,因此,就向尧送上了他们最真挚的祝福。

首先,华地的人祝福尧长寿,接着又祝福尧富有,最后又祝福尧“多男子(即多生儿子)”。

这三项祝福,可谓是包含了华地人的真情实意,同时也是我们民间祝福别人时常用的话语,谁不希望自己多子富有且长寿呢?

但有意思的是,尧对于这三个祝福,接连用了三个“辞”来表示拒绝。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尧帝会对这三种人人希望得到的祝福表示拒绝呢?别着急,尧接下来说的话,给出了答案。

“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庄子·天地·外篇》

什么意思呢?尧的大意就是说,儿子多了,难免会担忧和担心他们日后会不会成才,会不会惹是生非,因此就不得不常怀惧怕之心。

而一旦钱财多了,又会凭空生来很多麻烦事。

至于长寿活得久了,不仅不好,反而还会因此而受到侮辱,而这三者,并不利于德行的增长,所以,他表示拒绝。

如果单说前两项,也就是“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相信很多人都容易理解,并且类似的事情也不少,甚至我们身边就有。

但最后一个“寿则多辱”,却让人颇有些迷惑,圣人如尧,为何会这样说的?他想要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尧所表达的也很容易理解,这个所谓的“寿则多辱”,说白了就是人活的太大年纪,就会因为身体机能下降,或者是因为疾病,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从而遭到羞辱。

那么说,尧说的这个道理对不对呢?严格来说,也对,也不对。

先说对的方面,诚然,如尧所言,人在到了一定年纪之后,随着行动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确实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一些麻烦。

比如耳背、眼睛不好使,甚至不能走路、吃饭等,这些都是年老之人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而这还是身体相对健康的老人,那些因为年纪大患上各种老年病症的人,不仅会让自己终日处于病痛的折磨当中,并且还会让身边照顾他们的儿女也为此难受。

这一点,相信很多有过照顾老人经验的人深有体会。

也正因为如此,在古代民间的一些地方,就出现了名为“瓦罐坟”的风俗,什么叫做“瓦罐坟”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古代一部分老年人的最终归宿。

所谓“瓦罐坟”,即修建得像一个瓦罐的坟墓,下面修成圆形,上部留出空间,之后,将年满六十的老年人送到其中居中,并在此之后,家里的后辈每天都会前去送饭。

更重要的是,每次送饭时,家里的后辈还带有一块板砖,送饭的同时,把这块砖放在没有封住的地方,时间一长,这个圆形的坟墓便全部合拢,而老人就长眠于此。

这种风俗的背后意思,其实就是家里的儿女不愿赡养老人所使用的办法。

并且根据记载,一些家庭中,没有孝心的儿女,还会干出一天送几顿饭的事情来,他们这样做,说白了就是想早点摆脱。

而之所以会选择在老人六十岁的时候,让其住在这种“瓦罐坟”中,其实是因为在古代来说,由于医疗技术的落后,人一旦活到六十岁,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年纪了。

而到了这种年纪,一没有任何生产力,二还耗费粮食,所以,一些贫苦人家,就不得不采取这种办法,来减轻家庭的负担。

同样,在古代的日本,也有类似于“瓦罐坟”的风俗,他们叫做“楢山节考”。

据资料记载,在古代的日本信州,流传着这么一种风俗,当地凡是年满70岁的老人,在其生日的那天,会由家里的长子背着,前往当地一座名叫“楢山”的山上去。

去这里干什么呢?明面上,说是去接受楢山神的洗礼,实际上就是为了把年迈的老人送到山上,任其自生自灭。

只有这样,才能节约家里原本就不多的粮食。

不管是“瓦罐坟”,或者是“楢山节考”,其实都是因为人到了老迈之际后,成为了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所以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而这两种特殊的风俗,其实也从侧面验证了尧所说的那句“寿则多辱”。

毕竟,但凡是人,谁也不想自己在年老之际,像上述两种风俗中那样死去,但由于自己失去了价值,并且还成了累赘,加上没有反抗能力,因此就不得不面对着残酷的一切。

而这些被遗弃的老人所经受的遭遇,对他们何尝不是一种最大的侮辱呢?

当然,这些残酷的事情,大部分发生在普通人或者贫困人家之中,那么,古代那些王侯将相,甚至是皇室是不是就没有这种事情呢?

当然不是,即使是古代的皇帝,也会在老年之际,受到来自儿女的折辱,只不过,他们所受到的折辱,更多是来自精神方面。

别的不说,单说唐玄宗李隆基,在经历了“马嵬坡之变”后,李隆基黯然交出了手中的权力,让儿子李亨登基,自己则退居二线。

但他退居二线后的生活好吗?答案是很不好,甚至可以用凄凉来形容。

当然,物质方面他肯定是不匮乏的,毕竟他曾经是皇帝,但在精神层面,李隆基却没少遭受各种折磨。

比如,他被儿子安置在了兴庆宫,这里服侍他的人,只有大将军陈玄礼与内侍监高力士,以及他的妹妹玉真公主。

他想好好安葬一下死在马嵬坡的杨贵妃,却因为李辅国的阻止最终作罢。

到了后来,李亨担心李隆基不安分,又强令他搬家,搬到条件较差的甘露宫,期间在搬家途中,李辅国还带着五百亲兵对李隆基一番恐吓,吓得他几乎从马上掉了下来。

而在事后,儿子李亨不仅没有怪罪李辅国,反而还安慰了他几句。

到了后来,陈玄礼被李亨勒令致仕,而高力士则被安上了“潜通逆党”的罪名,最终被流放巫州,至于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也被强令离开。

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李隆基都是形单影只、茕茕独处。

曾经,他是号令天下的皇帝,身边人莫不听令于他,而如今,却被亲儿子如此对待,甚至一些大臣都敢轻慢于他,而他对于这一切却又无能为力,只得默默承受。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其实活着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侮辱。

而最终,在李隆基七十八岁那年,他在郁郁寡欢中黯然离世,相比于他晚年时所受到的折辱来说,也许去世才是一种解脱。

而他的晚年生活,同样也印证了尧的那句“寿则多辱”。

不过,上述的这些,都是一些个例,而之所以在前文说尧说得有不对的地方,主要是因为在古代众多王朝中,对于老年人还是有很多关于“养老”的政策的。

换句话说,古代王朝为了提倡孝道,同时也为了保证”老有所养“,基本都制定了各种有关的法令和措施。

最早的时候,养老制度更多的是针对“致仕”的官员,比如在西汉时期,就规定官员退休之后,朝廷会继续发放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该名官员的养老金。

在之后,同样是汉朝,为了提倡孝道,表彰那些高寿之人,朝廷又颁布规定,针对八十岁以上的老者(官民皆可),朝廷每个月发放一石米、10斤肉以及五斗酒作为资助。

要是活到了九十岁,那就在原有基础上,再加帛两匹、絮三斤。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曹操,还单独出了一个规定,如果有年满70岁,且丈夫、儿子均已死亡的老妇人,那么这名老妇人,就有国家来进行赡养。

曹操的这项政策,也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单独针对女性的养老政策。

而在唐朝时,养老制度更为完善,除了关心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之外,还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方面有所涉及。

什么涉及呢?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做“色养”。

所谓色养,意思就是要儿女和颜悦色的赡养老人,而不是让年迈的父母不开心,这其中,做得较好的就有唐朝名相房玄龄。

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在老年时患上了很重的病症,为了照顾父亲,房玄龄放下公务,亲自伺候父亲了数月有余,期间衣服都没换过,时时刻刻的关注父亲病情。

而房玄龄对待自己的继母的孝顺,更是千古传颂,据记载,他的继母在生病之后,房玄龄打听到一位名医能医治继母的病,于是亲自登门,用十分隆重的礼节将医生接到家中为母亲诊治。

到了其继母去世之后,房玄龄更是悲痛得无以复加,数月茶饭不思,甚至到了骨瘦如柴的地步。

房玄龄在对待父母方面所体现的孝道,让他被当时的人交口称赞,同样也因此,体现了当时朝廷提倡孝道的精神。

在唐朝之后的几个朝代里,每个朝廷都对赡养老人做出过一些举措,也建了不少叫做“养济院”、“福田院”、“孤老远”等养老场所,这就说明,古代王朝从国家层面,对老人还是比较重视的。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朝,当时,甚至还出现了类似于现代“养老金”的制度。

洪武元年,也就是朱元璋登基称帝那一年,他除了大封功臣之外,还颁布了一项关于养老的诏令。

“诏民年七十之上者,许一丁侍养,与免杂泛差役”---《大明会典》

也就是说,只要这个家庭里,有年过七十的老人,那么国家就免除该家庭一人的劳役赋税,好让儿女有更多的精力去赡养老人。

不得不说,朱元璋果真是农民出身,知道民间疾苦啊。

而到了后来,朱元璋又对该政策进行了补充,他规定,凡是有鳏、寡、孤、独以及身体残疾的年长者,均收入孤老院,由国家赡养,让这些老人“得终天年”。

“今特命有司存问于高年,恤鳏、寡、孤、独者必得其所,笃废、残、疾者收入孤老,岁给其用,使得终天年”。---《明实录》

不仅如此,当时还规定,凡是现任官员家里有年过七十的父母者,且还在外地任职的,就必须回到家中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朝廷还继续发工资。

由此可见,古代的朝廷也是非常重视养老这个事情的,而这些政策,都是为了让儿女更好地去赡养老人所颁布的。

不过,政策虽好,但也出现过利用政策中饱私囊的事情。

比如在明朝成化年间,顺天府治下的宛平、大兴两县,就出现了虚报孤寡老人人数,以冒领款项的事件,这件事被成化帝朱见深知道后,大为震怒,随即下令严查此事。

最终,事发地的十多名官员全部处以重罪,另有三十多名县衙的公职人员也做了相应惩戒。

而有了这种关于赡养老人的制度保障,就让老人从“儿女的拖累”中转变了出来,既然不再是拖累,那自然就不会出现所谓“寿则多辱”的情况了。

虽然古代的养老制度与现代的养老制度相比,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一直提倡孝道,并大力推行“百善孝为先”这个理念的民族,而这些赡养年老之人的各种制度,在尧帝时期并未出现,因此他当时所说的“寿则多辱”,只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情况,因此,才会说他所说的也对也不对。

1 阅读:613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