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苏联那边急了眼,放出狠话,说要拿300颗核弹来,对中国的大城市来个精准的核打击,就像动手术那样。
面对苏联的强大压力,毛主席沉着冷静,没乱了阵脚。他一方面采取了历史上著名的“迂回策略”,让苏联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为了做好万全准备,毛主席在1969年决定修建能够抵御核武器攻击的地下设施。
【一、苏联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上世纪六十年代头几年,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没过多久,赫鲁晓夫因为搞了一系列不太对的做法,最后就被赶下台了。
勃列日涅夫掌权后,苏联跟中国的关系变得更僵了,苏联的军队老是跑到两国边界那边,挑起好几次的武装打斗。
1969年3月头上,苏联的兵突然对我们边防战士动手,我们这边有六位同志受了伤或者牺牲了,就这样,珍宝岛那边打起来了。
这次打仗让两国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苏联那边有些强硬的人,居然说要拿300颗核弹来炸我们国家的大城市。
碰到这种紧张情况,毛主席没有决定用核弹去反击。他做的是调动地面部队,让他们守卫在两国边界上。
其实,中苏关系变坏以后,毛主席就提前做了准备,在两国边界安排了大量军队,还建了不少特别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藏得很深,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但里面能装下好多部队,还能存好多武器、粮食这些东西。
考虑到两国间可能爆发战争,为了确保中央指挥系统万无一失,毛主席迅速安排多位领导人转移。比如,叶剑英被安排到了广州,邓小平前往南昌,而谭震林则被送往桂林进行安置。
得说一下,毛主席原本铁了心要留在北京主持大局,多亏了周总理好一番劝导,他才答应暂时离开北京。
【二、伟大的“换家战术”】
就在那会儿,毛主席出了个绝妙的主意,他叫做“搬家策略”。他下令,把咱们的陆军开到中苏边界那边儿。要是苏联真敢对咱们用核武器,咱的陆军立马就进他们地界儿,咱们老百姓也跟着过去住。你想想,苏联它还敢往那些中苏百姓住一块儿的地方扔核弹吗?
同时,中国对美国使用了核武器。这样一来,就算美国想要反击,他们也只能针对苏联动手,因为在这个情况下,苏联已经向中国发射了众多核武器。
从打仗的角度来看,毛主席用的这个法子,会让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大国都吃大亏。
毛主席这一出奇制胜的“策略转移”迅速让美国和苏联大为震惊。
苏联那边一听到消息,他们上面的领导很快就聚在一起,开了个急茬会议。
美国一听到这个消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基辛格,立马约了苏联大使进行了一次紧急谈话。基辛格很严肃地说,要是苏联真敢对中国动用核武器,那美国就会把这看作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到时候,美国会用尽所有办法来对付苏联。
美国和中国的强硬态度,让苏联明白了,要是苏联和中国还一直对着干,那中国可能就会完全站到美国那边去。这样一来,对美国和苏联之间的较量可就大大不利了。
最后,苏联决定不搞核打击了,而是派了特使来跟咱们国家谈和平的事儿。
【三、可抵挡核弹的131工程】
苏联那次核武器方面的威胁,让毛主席感觉到,建一个能防核武器的地下指挥中心,真的是挺重要的。
1969年的时候,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中央决定在华中找个隐秘地点,建个地下指挥中心,这事儿挺重要的。
1970年1月31号,中央下了死命令,说要建一个地下的大工程。因为是在1月31号开始干的,所以这个超级机密的项目就被叫做“131工程”。根据上面的安排,这个131工程是由那时候的总参谋长黄永胜来负责的。
琢磨了好久,黄永胜最后拍板,把131工程建到了一个超级隐蔽的地方——湖北省咸宁市高桥镇,那地方隐蔽到连飞机都很难发现。
1970年有那么一天,武汉军区悄悄派了一支好几千人的队伍,跑到高桥镇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山谷里头。这队人马动作麻利,很快就围上了铁丝网,设好了站岗的士兵,还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这里是军事要地,不准随便进”。
131项目那会儿可是咱们国家的顶级秘密,那地方啥标志都没有,既看不到红旗飘飘,也听不见部队的歌声嘹亮,更别提啥部队编号了。
施工车辆进山谷是分批进的,每辆车管一段路。131工程那最关键的地方,连运货的车都不给进去。
根据上面的安排,守备的士兵在工程完工前,不能申请休假走掉,即使家人来了,也不能让他们进来。
施工那会儿,不管你是谁,就算是部队里的士兵,也一律不准拍照。挺让人纳闷的是,131工程挖出的那些沙土,最后都神秘消失了,没人知道它们被运到了哪儿。
1971年,九一三那档子事儿一出,黄永胜因为是林彪那伙人的大头头,立马就被抓起来查了,连带着131工程也只能先搁下,没法继续了。
然而,遵照毛主席的吩咐,131工程的两大关键区域——A区和B区,仍然在进行装修与建设工作。
1973年那会儿,131工程两大主要部分就已经盖好了。后来公开的一些秘密文件告诉我们,这个131工程啊,一共分为三层,最底下那层是用来防核武器和毒气的,厉害的是,那大门重得有三吨呢。一开始,为了建这个131工程,中央政府还专门批了3亿的资金。
但是,131工程到最后只搞了两个主要部分,所以,总共只花了1亿3千万。
据后来的解密文件显示,131工程的1号楼其实是毛主席的住处。要是碰到啥急事,毛主席能在半分钟之内快速躲到地下的隐蔽工程里。
按照战备紧急状态的要求,如果中央部门搬到地下设施里,那里面会备好足够吃半年的粮食和其他东西。另外,131工程里做饭的设计很巧妙,从外面根本看不到烟和火,这样一来,131工程的保密性就得到了保证。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动,当中美、中苏两国的关系都有了明显改善后,1981年,中央做了个决定,把131工程移交给了湖北地方的政府来负责运营。
1986年,经过中央点头,131工程摇身一变,对外开放成了旅游景区。但考虑到保密要求,只把中间那一层拿出来给大伙参观。
说起来以前的事儿,你会发现毛主席在131工程上的安排,那真是太聪明了。其实,自打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好多决定都特别明智。就拿抗美援朝这事儿说吧,好多研究历史的专家都说,这种决定也就毛主席能下,也敢下。就是因为这个明智的决定,给中国换来了几十年的安稳日子,也让中国逐渐变成了世界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