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端午三不做,财广宅无祸”!3不做指啥?老祖宗为何这样说

月下词 2024-06-10 08:18:44

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他才华横溢,忠诚正直,却因奸臣排挤而被流放。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军攻破,屈原悲愤交加,怀抱石头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当地百姓闻讯,纷纷乘舟打捞,投掷米团(粽子的雏形)以防鱼虾吞食屈原遗体。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也是古代人民避疫的节日。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五日为“恶日”,此时自然界邪气旺盛,易引发疾病。因此,人们会在门上悬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囊,饮用雄黄酒,以此来净化空气、驱赶蚊虫、预防疾病。宋代陆游的《乙卯重五诗》云:“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诗中既描绘了端午时节榴花盛开的美景,又生动展示了佩戴艾草、包粽子的习俗,体现了节日中的生活情趣与保健意识。

端午节最激动人心的活动莫过于龙舟竞渡。这一习俗不仅象征着对屈原的纪念,更寓意着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端午节的另一大特色便是粽子。粽子种类繁多,从甜到咸,从素到荤,各地风味各异,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粽子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文化与情感的传递。

在某些地区,端午还有点雄黄酒于孩童额间,或以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的习俗。这一古老仪式,意在借雄黄酒的特殊功效,保护孩童不受夏日疾病的侵扰。额上的“王”字,不仅象征着虎的勇猛,寓意孩子能像小老虎一样健康成长,同时也寄托了长辈对晚辈无尽的爱与期许。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老话说,“端午三不做,财广宅无祸”!3不做指啥?老祖宗为何这样说?

1. 不下水游玩——避毒保康健。

“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这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中的诗句,虽未直接言及不下水,却透露出端午时节古人对“毒气”、“邪气”的警惕。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五日为“九毒日”,水中的毒虫、邪气最为猖獗,故而端午不下水,以免沾染邪气,损害健康。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及对身体健康的重视,通过避免接触潜在的危险,以求家庭成员身体健康,从而“财广宅无祸”。

2. 不做庆祝活动——心存敬畏。

端午节虽有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热闹活动,但其核心并非庆祝,而是纪念与祭祀。东晋时期,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提到:“是以真人春夏不欲饱食,秋冬不欲虚乏,是得天道之和也。”这虽非直接谈端午,却反映了古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态度。端午不做大规模庆祝活动,更多地是出于对自然和先贤的敬畏之心,通过静心祈福,表达对屈原等先贤的缅怀,以及对家国的忠诚与祈愿。唐代诗人卢肇的《竞渡诗》有云:“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龙舟竞渡虽激烈,但其背后是对忠诚、勇敢精神的颂扬,而非简单的娱乐庆祝。

3. 不说“快乐”——情深意长。

端午节说“安康”而非“快乐”,是基于对节日历史背景的尊重。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端午》诗曰:“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诗句中透出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哀悼,以及对忠诚与正义的呼唤。端午之日,以“安康”为祝,不仅避免了对历史悲剧的不敬,也体现了对家人、朋友健康平安的真挚祝福。这种言语上的细微调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提醒人们在享受节日的同时,不忘历史,心怀敬意。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让我们携手同行,于古韵今风间寻觅智慧之光。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让千年积淀在新时代绽放异彩,传承不息。在此,月下词诚邀诸君,共赴文化之旅,探幽揽胜。望君常顾,于此间,我们一起,聆听历史的低吟,续写华章……

0 阅读:77

月下词

简介:月光之下,临摹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