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90后的作息没有自由

有觉睡眠 2021-09-24 10:06:27

秋分时节,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起居作息也要做出相应调整。正常的昼夜节律,维持着人体的健康,而昼夜节律的失调,推动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所谓的昼夜节律,就是指生命体24小时的内循环,这个内循环是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钟”。

当代,有80%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昼夜节律絮乱。

也许有人会说,这也未免太夸大了吧!?

但请仔细想想:

有多少人,白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而很少见到自然光?

有多少人,直到了深夜还在吃着夜宵?

有多少人,明明困得不行,依然捧着手机不肯放?

又有多少人,晚上晚睡,但白天又因工作要早起?

就更不用提,那些要经常倒时差或倒夜班的人了……

在不该见光的时候见光,在该见光的时候不见光;在错误的时间吃东西,在正确的时间不睡觉。这些因素都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从而造成昼夜节律的絮乱。

而在昼夜节律絮乱中,最常见的有睡眠时相延迟和睡眠时相前移。

睡眠时相延迟

临床特征

1、入睡和醒来时间比期待的要迟;

2、睡眠时间和正常人相比几乎是相同的;

3、到时间睡觉时,入睡没什么困难;

4、在自己期望起床的时候不能起来;

5、通过常规的方法不能使睡眠时相提前。

该症男女不拘,通常在幼儿到青春期间发生,如果到了成年仍未“痊愈”,就可能和你终身相伴。发病率大概千分之1.5。青少年里发病率则高达7%。

《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指出,84%的90后存在睡眠困扰。

《2018中国睡眠指数》显示,90后晚睡成习惯,47.7%的90后在晚上11点到12点之间睡觉,22.4%的90后在凌晨1点以后睡觉。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和晚睡早起的“蜂鸟型”作息占到六成以上。68%的年轻人表示每天根本“睡不够“。

身体危害

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一般易疲劳、常感冒;还会引起心情低落、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增加精神疾患的发生率,诱发梦游症等睡眠疾病。

治疗方法

1. 光照疗法

主要是通过光线来进行调整治疗。在每天早晨可给予患者2小时的亮光暴露,这样能够使人的体温、睡眠节律提前;在晚上时就限制亮光,灯光以暖黄色的灯光为主,提前营造昏暗的睡眠环境,帮助困意产生。

2. 褪黑激素疗法

对于严重的患者,可以试着通过褪黑激素来调节。但褪黑素的副作用有头疼,眩晕,恶心,呕吐,嗜睡,并可抑制性激素。所以有没有必要服用褪黑素,怎样服用,都需要遵医嘱进行!

3. 时间疗法

每2天将睡眠时间提前3小时,连续进行直到睡眠时间调整到与自己意愿的较晚的上床时间相一致,但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有限。也就是说每2天将自己上床的与起床的时间各提前3小时,循序渐进地将作息时间调整为自己想要接受的时间。

4. 其他

如果觉得时间疗法对自己不太适用,可以采用早起逼倒晚睡。睡不睡得着是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去改变控制的,但是几点起床是可以自己掌控的。对于调整睡眠时相延迟也可以将自己的起床时间慢慢往前调整,同时控制白天的补眠时间,晚上的困意自然会一点一点提前到来。

使用这种方法,前期会对自己白天的精神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白天的会出现困倦、疲乏无力,甚至是头晕头痛等现象。但是短期的痛苦能够换来长期的好睡眠,若白天出现以上的情况,可以使用穴位按摩、拉伸等等方法去缓解。

睡眠时相前移

临床特征

1. 以持续性早睡(晚上8点至9点)和早醒(凌晨3点至5点)为主要表现;

2. 即使推迟到上床时间去睡眠,仍然会出现早醒;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性別比例不详。以难以控制的、长期的早睡和早醒为临床特征,患者主诉在傍晚不能保持清醒,或凌晨早醒,或两者皆有。

身体危害

会影响到儿童的发育进程;也会导致成年人体内气血不足,摄取的营养不足。

治疗方法

1. 光照疗法

对于睡眠时相前移障碍的患者,使用光照疗法的时间与睡眠时相延迟的患者有所区别。通常光照疗法是需要在晚上定时进行亮光暴露治疗,通常在晚上7点至9点之间进行,可以改善睡眠效率、推迟昼夜节律时相,但患者常常难以按要求维持治疗。

2. 褪黑素疗法

理论上说,褪黑素能使昼夜节律时相延迟,可用于推迟睡眠时相前移患者的入睡时间,根据褪黑素的时相反应曲线,要想使睡眠时相前移障碍的昼夜节律时相延迟,褪黑素应当在清晨时给予,但在临床上相关资料很少。所以还是要到专业的医院听取医生的建议指导。

随着年龄的增大,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

3. 时间疗法

把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递增性地向后延迟大约 3小时,一直到所希望的早上床时间为止,然后维持此入睡时间不变。

4. 其他

除了以上的方法能够改善睡眠时相前移障碍以外,还可以将自己晚上的生活安排充实一些,晚饭后延长在外活动、娱乐的时间;回到家中如果觉得困倦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肌肉放松、拉伸等等来帮助自己去除困意。

事实上,睡眠问题从来不只是与睡眠本身有关。已有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紊乱会增加抑郁、双相情感障碍、幸福感降低等发生的几率。

不论你处在哪个年龄段,都必须正视睡眠的重要,改变心态、调整作息、积极就医莫以透支生命为代价!

0 阅读:7
有觉睡眠

有觉睡眠

关于你人生中1/3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