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高岗自杀,毛主席得知后悲痛不已,并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博古通今说历史 2024-06-11 12:41:11

1954年8月中旬的一天,毛主席目光有些悲伤地坐在那里,听着秘书的汇报。他刚刚知道,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高岗,在8月17日自杀了。

他详细地询问了高岗的死因,然后便转头看向一旁的叶子龙,感慨地说出了一番话。

高岗曾是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是苏联非常器重的“东北王”,在抗美援朝期间也立过大功。

这样的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自杀的地步呢?毛主席在他死后,又说了一些什么呢?

这一切,还要从两人的初次见面说起。

高岗出身于陕西米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春,他在学校认识了刘志丹,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7年秋天,他按照受命在横山响水堡一带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成了当地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刘志丹建立陕北红军后,高岗担任了陕北特委学兵队的副队长,正式参与武装斗争。虽然他主要从事政治工作,但是只要有战斗,他都会“赤膊上阵”,和敌人鏖战。

然而,就在陕北革命如火如荼时,“肃反”的运动开始了,高岗和刘志丹都遭到了逮捕,并且很有可能被判处死刑。可就在这个时刻,毛主席带着中央红军赶来了。

毛主席能够北上延安,是一个值得欣喜的历史巧合。1935年9月19日,当红军来到甘肃宕昌县哈达铺后,缴获了一批书籍和报纸。在其中一张报纸上,毛主席看到了陕北红军的确切消息。他当机立断,带领中央红军向陕北开进。在10月19日,红军成功进入了陕北苏区。

初来乍到,毛主席当然要听取当地游击队干部的汇报。当他听说,刘志丹、高岗等人居然被捕之后,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刻命令肃反小组停止继续抓人,并且将已经抓起来的人送到自己这里,统一甄别和审查。

经过了毛主席的细致工作,所有被捕的同志全部恢复了自由,而高岗也捡回了一条命。不久之后,毛主席在瓦窑堡接见了刘志丹、高岗等人,并亲切地安慰和鼓励了他们。这一天,是高岗和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

在之后的几年中,高岗的地位开始越来越高。到了1938年4月,他成为了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的书记,负责整个边区党政工作的领导。后来,高岗又接连出任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西北中央局书记,还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高岗的地位不断蹿升,自有他独特的优势。首先,他是陕北当地无可争议的地区性代表。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陕北红军的创始人相继故去后,在陕北已经没有比他地位更高的人了。而且,他的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都不错,工作成绩也很显著。在党中央“照顾山头”的政策之下,他的地位当然会越来越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开始了对东北的争夺。高岗得到组织的命令,担任了东北局副书记和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在三年解放战争和之后的抗美援朝中,高岗始终努力维持着军队的后勤。从这个角度上看,他有自己的历史贡献。

不过,白山黑水距离党中央毛主席太远,失去管束的高岗,逐渐露出了一些不好的苗头。他为人奢侈,好色无度,每个礼拜至少会参加或举办两场舞会,同时与多位女性关系不正常。另外,他小肚鸡肠,只要谁敢忤逆他,他就会去迫害谁。他将东北视作自己的地盘,并且越过党中央,和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建立了私人关系。此时的高岗,已经在策划“列土封疆”了。

新中国进入筹备期之后,高岗被提名为中央政府的副主席。然而,当时已经有不少人察觉到了他的真面目,对这个决定提出了异议。但毛主席表示,高岗是陕北革命的代表,而陕北对革命的贡献有目共睹。他认为让高岗来当副主席,是对陕甘宁革命历史的肯定,是对当地人民的感谢。既然毛主席说了话,大家自然再没有别的意见。于是,高岗被正式提名为副主席。

当然,毛主席绝非和稀泥的好好先生,他留下高岗自有其深意。此时,朝鲜战争还未结束,前线压力很大。在此时贸然撤掉高岗,对整个局势不利。而且此时的毛主席也还心存希望,想让高岗痛改前非。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好心并未换来好的结果。

1952年,高岗再次升官,身兼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的司令员兼政委。此时的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东北王”。不过到了11月,高岗就又接到了新的任命:他成为了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的主席,要回中央工作了。

从地方回中央,这对谁来讲都是好事,但高岗却很不乐意。他在东北已经站稳了脚跟,此时回北京,那个“东北王”的梦岂不是破了?不过,高岗最终还是回了北京,因为他此时又有了更高的目标,就是挤掉刘少奇和周总理,成为毛主席身后的第二把手。

高岗对刘少奇,一直充满了羡慕嫉妒恨。所以对刘少奇提出的所有意见,他从来都是一概反对,对人不对事。解放之初,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富农”。他们通过比较灵活的头脑,搞活了经济。刘少奇认为,应该满足农民自由发展的意愿,不要一刀切地去做公有制改造。高岗听说后,立刻让自己的写手撰文,以虚假的数字,夸大了东北地区公有制的转型工作;

另外,一向和刘少奇过从甚密的邓子恢将军,在管理总工会期间,曾经反映了一个问题:工厂和普通工人间出现了劳资矛盾。听说此事后,高岗又让写手撰文,用一些虚无的理论,推导出“工人和公家的利益一致,没有矛盾”这个结论;

高岗引用的指标,大部分都是自己造出来的,严重脱离了现实。但是,他的那种颠倒黑白的观点,却很符合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识。于是,高岗的几篇文章被吹到了天上,这让他有了一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飘飘然之感。

调入中央之后,周总理推行的税法改革,由于追求“公平理论”,遭到了毛主席的严厉批评。高岗看到机会,在毛主席身边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结果,他成功地窃取了国家的经济大权,组成了以自己为首的“经济内阁”。

然而,虽然高岗的地位看似蹿升很快,但却始终没能达到他的预期。不管是周总理还是刘少奇,仍然稳稳地压他一头。不甘心的高岗,与同样有野心的饶漱石组成了政治联盟,准备联手实现自己的罪恶目的。

就在此时,一个转折性的事件发生了。1953年4月上旬,时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将自己草拟的“八大”政治局委员和各部委分工名单,拿给高岗过目。高岗对这份名单并不满意,但是却不露声色。他让安子文留下名单,说自己研究研究再回复。

安子文走后,高岗马上找来饶漱石,对名单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名单中的几个不妥之处,扩大事态,通过安子文打击刘少奇。于是,这份并未得到任何领导通过的名单草案,被高岗扩散了出去。

事后,安子文承认自己在工作上有疏漏,违反了党的纪律。随后,他被撤了职,并且遭到了严厉的警告处分。但是,毛主席也同时宣布:此事到此为止,不要继续扩大事态。

毛主席的话,是对高岗一伙儿的警告。毕竟人家拿着一份草拟的文件找你要意见,同不同意是个人的问题,但是你把文件透露出去,并且借机打压别人,这说什么都有些不厚道。从这时起,毛主席对高岗的态度,逐渐从褒扬转为了批评。

但是,高岗此时却并不想要收手。他利用与一些军政领导接触的机会,疯狂地炒作名单事件。他从名单谈到刘少奇,说他在政治上“不成熟”,应该将其“拱倒”。高岗看中了邓公和陈云,想要把他们也拉拢过来。结果没想到,二人为人公正,将这件事反映给了毛主席。这一下,毛主席对高岗终于彻底死心了。

1953年12月中旬,毛主席开始向那些高岗游说过的干部打招呼,要他们“不要上当”;12月24日,毛主席又在政治局会议上,向高岗、饶漱石发出警告,让他们不要“刮阴风、烧阴火”,搞政出多门的那一套。紧接着,在1954年的七届四中全会上,中央书记处决定分别召开关于高岗、饶漱石二人问题的座谈会,继续揭发两人的问题。

毛主席的态度,吓坏了高岗一伙儿。他们明白,自己的活动已经被看透了。为了挽回局面,高、饶二人紧急作了检讨。但是一切为时已晚,他们的态度并未得到大家的认可。

此时,高岗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命完了!于是在1954年2月17日,高岗开枪自杀,但并未成功。得知消息后,毛主席立刻指示有关部门,对高岗实行隔离审查。

其实,中央的隔离审查,是为了保护高岗,不想让他出意外。所以,他的生活标准,仍然是国家副主席的水平。但是,对于高岗来说,这些并不重要。他真正的愿望,是自己的自杀行为能换来毛主席的同情,让自己重返政坛。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他始终在关注各种报纸,看党中央和地方干部、委员的名单上,有没有自己。但是,他始终没能看到他想看的结果。结果在8月17日,绝望地高岗吞下了一把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十分痛惜,他沉默良久之后说道:“遗憾,终究留不住他。他这个人,性格过于刚烈了。我本想让他去延安工作,当个省委的副书记。那里是他开始的地方,他一定会接受的。可惜,我终究还是迟了一步。这件事情怪我啊!”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毛主席此时要做的,就是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在第二年3月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毛主席专门谈了高、饶的问题。他说道:“不要逞英雄。事业是多数人做的,少数人的作用是有限的。高饶事件是一个重要的教训,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务必不要重复出现这样的事件。”

历史上不乏头脑发昏的党内野心家,他们为夺取权力大耍阴谋,但最后都没有好下场。高岗贵为国家副主席,但仍然搞得自己身败名裂,这之中的教训,可谓触目惊心。一个人的地位,应该通过努力和能力去争取。搞歪门邪道,最终只能反噬自身。

参考资料:

冯都:高岗何以走上自杀之路

秦风网:毛泽东处理高岗的最初打算

1 阅读:95

博古通今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