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朱高煦可谓靖难战争的第一功臣,却因后来的谋逆被抹去功劳

史海撷英 2024-08-14 12:36:25

说起明初靖难战争的最大功臣,可能会有人不假思索地认为是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姚广孝,也有人认为是日后被追封为河间王谥忠武的张玉,甚至有人觉得燕王朱棣本人就是最大的功臣。

其实严格意义来说,日后永乐朝夺嫡之争的主角之一、朱棣的嫡次子汉王朱高煦才算是真正的靖难第一功臣。如果没有他,朱棣早就战死沙场,哪还谈得上后来的什么永乐盛世。那么这位汉王殿下在靖难之时究竟做了什么,明代官方史书会如何记载他的功劳呢?

既是自救,也救父兄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大明王朝开国太祖朱元璋驾崩,遗诏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建文元年(1399年)五月,是朱元璋小祥(驾崩一周年)的日子,新天子早早就命诸王世子、郡王赴京举丧。

在太祖诸子之中,长子皇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第三子晋王朱棡都已薨逝。宗室之中论嫡论长,都以第四子燕王朱棣为首。这位燕王殿下只有三个儿子:长子燕世子朱高炽、次子高阳王朱高煦、第三子朱高燧。朝廷步步紧逼,以削藩为己任,现在又让燕王诸子赴京,其凶险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甚至于到了京师以后,朱高炽兄弟的亲舅舅、嗣封魏国公徐辉祖还以朱高煦“勇悍无赖”为由,要求朝廷速速将其除去。幸亏另一位舅舅徐增寿,以及兄弟三人的姑父怀庆公主驸马王宁力保,才使得建文帝有所犹豫。

朱高煦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太祖第七子齐王朱榑、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相继被削爵废为庶人,第十二子湘王朱柏甚至被活活逼死。而在收到这个消息以后,朱高煦判断朝廷接下来就要对付自己的父亲燕王朱棣。他当机立断,偷了舅舅府中的好马,带着大哥和三弟一路向北平狂奔而去。对于这段经历,《明史》以贬低的口吻做了记载:“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于是朝臣举以责燕。”

在得知朱高煦兄弟三人逃走之后,无论是建文帝还是徐辉祖,第一举动都是“遣人追之”。朝廷的驿使可以不眠不休,一路接力将圣旨传往各处关隘,但朱家三兄弟可不行。

虽说朱高煦“长七尺余,轻趫善骑射”,已经年满十八岁的弟弟朱高燧也不是泛泛之辈。但他们的大哥朱高炽“体肥重且足疾”,是兄弟三人逃亡途中最大的累赘。

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带着半残疾的大哥,一路浴血奋战,手上沾满了鲜血,这才顺利逃回了北平。也难怪朱棣看到兄弟三人平安归来以后,会喜不自胜,“初,世子入京,燕王大忧悔,暨归,喜曰:‘吾父子复得相聚,天赞我也。’已而燕兵起,高煦戮力为多。帝曰:‘吾悔不用辉祖之言!’”毕竟没了这三个儿子,还造什么反呢?

对于这一次的放虎归山,建文君臣无不扼腕叹息。当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封国北平起兵造反,以“清君侧”为名,自称“奉天靖难”。

朱棣

当时朝廷列举了朱棣的八项大罪,其中有一条就和朱高煦的这次逃亡行动有关。十一月的时候,朱棣挟郑村坝大胜的余威向朝廷上书,对此也做出了驳斥:“其八谓臣第二子高煦过涿州,擅笞驿官,此实臣失于教训。然笞驿官,遂指为臣不轨之迹。冤滥之过,何以服天下后世?此奸臣之枉臣也。”

朱高煦的功劳

说到《太宗实录》,算是明代记载靖难战争的官方史书。而在这本《实录》中,记载了多少朱高煦的功劳呢?很遗憾,为零。除了朱棣上书朝廷提到朱高煦,以及在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让他祭祀陈亡将士以外,这位汉王殿下再次出现的时候,是以一个丑角的形象:“及安持书至,俨已先遣人驰报上曰:‘朝廷与世子已通密谋。’上不信。高煦时侍上,亦谮俨言非谬,上亦不信。语竟,世子所遣人以书及张安皆至。上览书叹曰:‘甚矣!奸人之险诈!吾父子至亲爱,犹见离间,况君臣哉。’”

上文中的“安”,指的是锦衣卫千户张安,他带着方孝孺写的信来北平找燕世子朱高炽。世子知道朝廷没安好心,连看都没看,直接派人将这封信送到朱棣军前。而文中的“俨”,指的是王府宦官黄俨,他素来和世子不和,所以派人到军前告密。而朱高煦的形象,十足就是一个挑拨离间的丑角。

朱高煦

好在《明史》给了朱高煦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不妨也来看一看:“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

那么《明史》的信息来源在哪里呢?其实在于成书于永乐初年的《奉天靖难记》,据此再来看一看朱高煦的功劳。

白沟河之战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曹国公李景隆在德州誓师,随即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右军都督佥事平安一起,统率六十万大军北伐。

李景隆

四月二十五日,燕军与朝廷大军在白沟河南岸展开决战。当时李景隆吸取了此前战败的教训,动用了大量火器,指挥大军步步为营,将燕军团团围住。燕军大将房宽、陈亨先后被击败,朱棣不得不率领精锐骑兵亲自迎战官军主力。

此时朝廷方面两员大将平安、瞿能在燕军阵中所向披靡,朱棣本人的宝剑都已经砍出了缺口,眼见就要全军覆没。关键时刻,朱高煦率领总预备队杀出,阵斩了悍将瞿能,这才扭转了败局:“适汉王率精骑千余至,上曰:‘诸将正鏖战,尔何故来?’汉王曰:‘吾闻至尊以数骑当贼众,故来。’上曰:‘吾战疲矣,尔进击贼。’”

东昌之战

白沟河之战后,朝廷走马换将,以都督盛庸为大军主帅。当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燕军与朝廷大军在东昌城外再次展开决战。

由于此前屡战屡胜,燕军上下都极为骄横。面对盛庸摆出的火器大阵,朱棣直接率军冲杀。不曾想官军突然撤去防线,任由燕军突入,随后再将其包围,利用火器大量杀伤对方骑兵。

面对绝境,自靖难以来屡立战功的张玉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朱棣的突围。然而官军如附骨之疽一般,死死咬着朱棣不放。危难关头,又是朱高煦率精兵赶到,这才掩护着父王向馆陶方向逃命。

朱允炆

这一战燕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建文帝更是祭告天地宗庙以为庆祝。“是役也,燕精锐丧失几尽,庸军声大振,帝为享庙告捷。”若没有朱高煦,朱棣必然难以逃出生天。

浦子口之战

建文三年(1401年)年底,朱棣留世子守北平,自己带着朱高煦以及燕军精锐,不与官军纠缠一城一地的得失,千里南下直扑京师南京而去。

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燕军在灵璧击败官军主力,俘虏了大将平安。对于这一战,原本朱棣在和朝廷主将何福的对抗中出于下风,史称“何福空璧来援,王军少却”。但是关键时刻,又是朱高煦率军杀出,成为了整个战局的转折点。

朱棣

五月初七日,燕军攻占泗州,朱棣拜谒了大明祖陵。两天后,大军渡过淮河。十八日,镇守扬州的朝廷官军投降,燕军驻兵长江北岸。六月初一日,燕军对长江沿岸的朝廷据点发起攻击,不料却在浦子口遭遇重创。

浦子口城位于今南京市浦口区,修筑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依山傍水,共有五门,是长江北岸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于在浦子口的失利,外加面对长江天堑的无力感,朱棣甚至生出了议和北还的念头。关键时刻,又是朱高煦率军赶到。而朱棣那句“勉之!世子多疾”的话,更是激发了朱高煦所有的斗志,再次扭转了战局:“六月癸丑朔,兵至浦子口。盛庸诸将逆战,败之,燕王欲且议和北还。会高煦引北骑至,王大喜,遽起按甲,仗钺抚煦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殊死战,燕王率精骑直冲庸阵,庸军小却。”

既然朱高煦的功劳那么大,几次力挽狂澜,为何《明太宗实录》对此只字不提呢?其实此事并不难理解,看一看它的成书时间就可见端倪。

朱高炽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初四日,靖难时期的燕世子、永乐朝的皇太子、日后的明仁宗朱高炽下旨修撰《太宗实录》。虽说皇帝仅仅八天后就突然驾崩,但是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依然督促史官加紧修撰,最终完成的时间在宣德四年(1429年)年底。

然而早在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就已经因为谋逆的罪名被削爵废为庶人。如此一位罪人怎配成为靖难战争的功臣?所以汉王的功绩就在史书中被悉数抹除。所谓成王败寇,莫过于此。

0 阅读:74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