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为什么只是福建第三大城市?

肆点和肆点 2024-12-25 03:23:06

厦门为什么只是福建第三大城市?说起厦门市能成为福建第三大城市,应该特别感谢一个人:陈嘉庚先生。

1913年起,陈嘉庚先生在集美,陆续创办了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幼稚师范等学校,并逐步发展,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在昔日偏僻的渔村里建设起举世闻名的集美学村;

1920年代,陈嘉庚先生为厦门,创建了一所当时鼎鼎有名,后来影响深远,现在福建省唯一的985大学:厦门大学;

1949年,被教员赞誉的“华侨领袖,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归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对厦门有一个影响深远的提议:修建高集海堤;同时,还积极参与了福建首条出省铁路——鹰厦铁路的线路规划;

如果没有陈嘉庚先生的高瞻远瞩,厦门,在80年代是否能成为特区?如果,厦门在80年代没有成为特区,那么,厦门这个因为特殊历史时期,兴盛起来的小岛,或许将回归他原来最初的角色:海防。以及由于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人文旅游景点,大概也就如此了。

那么,少了厦门大学,少了集美学村,少了特区标签的厦门,今天不要说成为福建的第三大城市,就是能否是福建的第四、第五、第六城市,也未可知。那,拥有被誉为中国大学五大母校之一的厦门大学,在1920年代,就有从幼小教育,到中学,专科,大学等较完备教育体系的厦门,作为1980年代四个改开特区之一的福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的厦门,到现在,还只是是厦门第三大城市呢?其中缘由,个人观点可以分为两部分:管理部分,民风民情。

管理方面的原因,在个人文章《从厦门几个新城规划,谈人的局限性》阐述了个人部分观点:人的局限性——不能居安思危(岛内太安逸了,不能早早对岛外进行战略规划)。

民风民情:闽南的特点——传统、家族、抱团。着重讲下;抱团。闽南人讲抱团,是特定时间,特定环境,特定人际关系下的抱团。客观的说,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一定人际关系下的抱团。怎么理解?翔安区,2003年设立,但是到如今,翔安一些50岁以上年纪的人,会说自己是同安人,但未必会认为自己是厦门人;杏林街道,1979年成立,2003年杏林区改为海沧区,杏林街道划归集美区,同样到如今,杏林街道一些50岁以上的人,未必会认为自己是集美区的人;。。。这种身份认同的差异,不亚于岛内与岛外身份认同的差异。基于这种身份认同差异,带来的“抱团”——谁来都不好使(管理方面:针扎不进水泼不进)。

而这种抱团,在厦门,在个人体会来说,不是个别现象。去过集美学村的朋友,大概都去过陈嘉庚先生的陵园——鳌园

鳌园最初有个名字:博物大观园。陈嘉庚先生最初兴建博物大观园的本意,个人理解,就是四个字:开启民智。通俗一点讲,就是启蒙教育。所以鳌园里面的石刻内容,有大量科普知识,从地理、农作物、科学、工业、历史、动物、成语等等。在集美学村的牌楼上,阳面是“集美学村”四个大字,背面,阴面是陈嘉庚先生的助学宗旨“诚毅”二字。何谓“诚毅”,个人理解:办教育,是讲投入,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所以第一:心要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讲久久为功的,讲日积月累的,要经受很多考验,所以第二:要有大毅力!陈嘉庚先生,提出的“诚毅”精神,正是陈嘉庚先生作为一个闽南人对闽南人的理解,所以特别明白:开启民智,这条路有多艰难。

这或许,也是陈嘉庚先生兴建博物大观园的初衷,通过日积月累的普及,做到一定程度的移风易俗。

事物是辩证,如何理解个人说的这句话?去过鳌园的人,或许能体会我这句话想表达的内容之一二:鳌园,兴建之初,是陈嘉庚先生的为村民兴建的休闲公园——博物大观园;后来,陈嘉庚先生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集美解放纪念碑;最后,才又是陈嘉庚先生的陵园。

为什么厦门只是福建的第三大城市?能成为第三大城市,要感谢陈嘉庚先生的高瞻远瞩。只能成为第三大城市,可以从两方面“追本溯源”:管理的人有人的局限性,也有当地的具体情况,客观事实的局限——民风民情。



0 阅读:0
肆点和肆点

肆点和肆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