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开慧遗体的收殓过程,收殓人叫郑家娟,岸英岸青痛心忆妈妈

明月看历史 2024-11-05 11:55:23

1930年11月,杨开慧在长沙被押赴刑场,在要被行刑的时候,敌人还盼着她能服软。可她,坚决地拒绝了,并发出最后的呐喊:“死不足惜,革命必胜!”

她为什么在马上就要没命的时候还能一点都不害怕,面对敌人,她又为什么坚决不低头服软?

杨开慧,这位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女性,为追求理想和信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她的遗体收殓过程,饱含亲人们的艰辛与痛苦,甚至于今天,依然令人泪下。这段历史涉及到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位人物,是郑家娟。

为什么是郑家娟呢?那就要从1930年说起。

1930年,杨开慧被捕的消息传遍了长沙。当时,毛泽东和毛泽覃正在赣西南与蒋介石的部队激战,毛泽民也在上海秘密从事印刷活动,杨开慧独自承担着守护家庭和革命事业的责任。

1930年10月,杨开慧在这个房间被捕

杨开慧被捕后,被关押在长沙的一个秘密监狱中,这里环境恶劣,敌人对她进行了无数次严刑拷打,但她依然选择坚守秘密,拒绝泄露任何与党组织有关的信息。

在审讯室里,敌人以何键为首,企图通过酷刑和威胁的手段逼迫杨开慧就范。他们轮番审问,用粗糙的绳索捆绑杨开慧的双手,将她悬吊在半空中,逼她说出毛泽东的行踪。

杨开慧的身体在空中无助地摇摆,肩膀几乎脱臼,但她咬紧牙关,始终不肯吐露半个字。敌人的逼问和威胁声此起彼伏,但杨开慧的回答始终只有一个:“我不知道。”

敌人见她态度如此坚定,便加重了酷刑。

他们将她从悬挂的位置放下,又将她牢牢绑在一把椅子上,试图通过长时间的折磨让她屈服。他们用皮鞭抽打她的背部,直至她的皮肤裂开,鲜血浸透了衣衫。

每一次的鞭打,审讯室里都充满了皮鞭与血肉相碰的沉闷声响。然而,即使面对如此严酷的折磨,杨开慧始终保持沉默,她的脸上没有一丝妥协的迹象。

在审讯间歇的片刻,敌人还试图通过心理打击来动摇杨开慧的信念。他们将杨开慧的孩子毛岸英带到她面前,用孩子的安危威胁她,声称如果她不合作,她的孩子将会受到惩罚。

看到年幼的毛岸英被敌人粗暴地推到自己面前,杨开慧心中充满悲痛,但她只是默默地看着儿子,用坚定的目光向他传递无声的力量。她没有向敌人低头,依旧坚决拒绝合作。

11月14日,长沙。

杨开慧被押出监狱,双手反绑,身上还带着刑讯的伤痕。敌人将她推搡着带上了一辆简陋的黄包车,黄包车由一个随从押解,行驶在前往识字岭刑场的路上。

一路上,沿街的百姓无不侧目注视,他们知道,这位被押解的女子是毛泽东的妻子,是一个坚贞不屈的革命者。

黄包车一路颠簸,杨开慧的身体在车中微微晃动。她双目注视前方,没有任何恐惧之色。敌人用粗暴的手段将她从车上拖下,押向刑场中央,准备执行枪决。

围观的群众在刑场四周悄然聚集,虽然敌人极力控制消息的外泄,但杨开慧的名字早已在长沙传开,百姓们纷纷赶来,只为见证这位不屈女性的最后时刻。

行刑前,敌人再次向杨开慧提出要求,希望她能够放弃抗争,交代出毛泽东的行踪,并表示只要她肯合作,便可饶她不死。

杨开慧的回答依然铿锵有力:“死不足惜,革命必胜!”这一句话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她用最后的言语表达了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

随着敌人的手势,执行枪决的士兵站到杨开慧的身后,举起了枪口。杨开慧微微闭上了双眼,面色平静。

几声枪响划破了长沙的寒冬,杨开慧的身体无力地倒下。她的生命在那一刻戛然而止,但她的精神却在这一瞬间被无数人铭记。

杨开慧被处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家人和亲友耳中,当他们得知这一噩耗时,一切已经无可挽回。

保姆陈玉英(右四)和毛岸青一家、杨开慧的哥哥嫂子回板仓的家祭奠杨开慧

杨开慧牺牲的那一天,正是她的大儿子毛岸英8岁的生日。

家人们悲痛万分,而在这艰难的时刻,19岁的郑家娟被选为了收殓杨开慧遗体的合适人选。她是杨开慧七舅向定前的儿媳妇,虽年纪轻轻,但却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担当。

郑家娟接到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同向澍霖等人前往识字岭。那天的识字岭寒风凛冽,围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片沉重的氛围中。

杨开慧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那里,面色惨白,身上还有刑罚留下的痕迹。郑家娟强忍悲痛,在人群的帮助下,将带来的布料铺在地上,把杨开慧的遗体轻轻放在上面。

围观的群众中,有不少是杨开慧曾经的邻里乡亲,看到她如今惨遭杀害,许多人泪如雨下。一位老者颤抖着双手,默默为杨开慧念诵了一段经文,表达对她的哀悼与敬意。

郑家娟与向澍霖等人不顾寒风刺骨,开始为杨开慧的遗体进行清理。

郑家娟首先用布料为杨开慧轻轻擦洗身体,尽量去除她身上的血迹和泥土。

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已经离世的杨开慧。她仔细地抠掉了杨开慧指甲缝中的泥土,这些泥土是她在刑场上倒地时沾上的,郑家娟想让她以干净的模样安息。

围观的群众看着这一幕,心中无不为之动容,许多人默默地低下头,为这位伟大的女性祈祷。

接着,郑家娟取出了带来的新衣服,为杨开慧换上。杨开慧身上的旧衣服已经被血迹染红,破烂不堪,郑家娟为她换上了一件干净的衣服,又为她穿上了新鞋袜。她一边为杨开慧整理衣物,一边用布将她的身体包裹起来,动作虽然简单,但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这位烈士的尊重与怀念。

邵华和郑家娟及向端四合影(郑家娟的儿子)

在准备妥当后,向澍霖与几位帮忙的工友将一口楠木棺材抬了过来。棺材是他们连夜找人定做的,虽然简朴,但足以表达他们对杨开慧的敬意。

郑家娟与向澍霖等人一起,将杨开慧的遗体小心翼翼地放入棺材中。棺盖合上的那一刻,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了一片低沉的哭声,许多人用袖子擦拭眼角的泪水。

棺材准备好后,郑家娟与向澍霖等人带着一队抬夫,准备将杨开慧的遗体护送回板仓安葬。一路上,寒风依旧呼啸,队伍行进得十分缓慢。

围观的群众默默地跟在队伍后面,目送他们远去。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悲伤和敬意,他们知道,今天送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亲人,更是一位为国家、为人民献身的英雄。

返回板仓的路途并不平坦,沿途的路况泥泞不堪,抬棺材的抬夫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郑家娟和向澍霖则紧紧跟在棺材旁,确保不会出现任何意外。途经一条小溪时,抬夫们停下了脚步,大家商量着如何渡过溪水。最终,几位壮年抬夫卷起裤脚,涉水而过,将棺材稳稳地抬到了对岸。

经过几小时的长途跋涉,队伍终于到达了板仓。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得知消息后,早已泣不成声。亲友们纷纷赶来,为杨开慧的安葬做最后的准备。在一片松树林旁的棉花坡上,亲友们为杨开慧选定了安葬之地,那里环境幽静,适合长眠。

葬礼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深情。郑家娟与其他亲友一起,将杨开慧的棺材缓缓放入墓穴中,所有人都双手合十,为她祈祷安息。

向振熙跪在墓前,泣不成声,几个年幼的孩子也跪在一旁,稚嫩的脸庞上布满了泪水。那一刻,所有人心中都明白,杨开慧的离去,不仅是家庭的巨大损失,更是革命事业的一大损失。

当泥土一点一点地覆盖住棺材,郑家娟用力将每一铲泥土拍实,她知道,这是她能够为杨开慧做的最后一件事。随着墓穴被完全填满,一块简陋的墓碑被立在了墓前,上面写着“杨开慧之墓”几个大字,虽简单却饱含深情。

杨开慧的遗体就这样长眠于棉花坡,她的生命虽然终结,但她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里。她的家人、亲友以及无数不曾谋面的人民,都会铭记她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牺牲。

郑家娟在完成了这一切后,默默地站在墓前,久久没有离开。她知道,这位伟大的女性,将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

杨开慧的牺牲后。

她的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在母亲牺牲后的岁月里,历经了无数的困苦与折磨。

尤其是毛岸青,他目睹了母亲被抬回家的情景,那一幕深深地烙在他心中,成为无法抹去的痛苦记忆。

毛岸青在苏联

几位乡亲抬着滑杆,将用白布包裹的母亲送回板仓,年幼的毛岸青和弟弟毛岸龙跪在地上,毛岸青试图摇晃母亲的双脚,希望她能醒过来,但他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母亲离开后,年幼的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去母亲的庇护,他们仿佛被命运的洪流抛向了无边无际的黑暗。

在亲戚的安排下,毛岸青和毛岸龙暂时被安置在外婆向振熙家中,由年迈的外婆照顾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外婆强忍悲痛,一边安抚幼小的孩子们,一边想尽办法供养他们。

毛岸英在监狱中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在被捕的日子里,年仅八岁的他不仅要忍受饥饿和寒冷,还要目睹母亲在他面前遭受折磨的场景。

每次杨开慧被拖到刑讯室进行拷打时,毛岸英都会被强行按在角落,听到母亲的惨叫声,这些经历深深刻在他的心中,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记忆。出狱后,毛岸英因长时间缺乏营养,显得异常消瘦,保姆陈玉英接他回到板仓时,他的身体虚弱得连走路都需要搀扶。

板仓的家虽然简陋,但这里却是孩子们唯一可以称作家的地方。失去母亲后,毛岸英带着弟弟们在这个家中勉强度日。

外婆向振熙虽然年老,但她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日夜为孩子们操劳。陈玉英在这一段时间里也尽心尽力,负责照顾孩子们的日常起居。她带着孩子们上山采摘野果,到河边洗衣服,尽量让他们的生活维持正常。

冬天来临时,板仓的寒风透骨,毛岸英和弟弟们的衣物单薄,经常被冻得瑟瑟发抖。为了给孩子们取暖,向振熙找来一些木柴,在屋内生火取暖。

陈玉英则负责从村里借来棉被,盖在孩子们身上,防止他们被冻坏。在那些漫长的冬夜里,毛岸英经常坐在火堆旁,抱着弟弟们入睡,他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遮挡寒冷。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岸英逐渐意识到,自己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他开始学着帮助外婆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挑水、劈柴,甚至还帮助陈玉英做饭。

虽然年纪尚小,但他已经显现出坚强和担当的一面。在母亲牺牲的悲痛和生活的重压下,毛岸英迅速成长,他知道,自己是家中的长子,必须保护好两个弟弟。

193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毛岸英突然发起高烧。向振熙和陈玉英急得团团转,但在那个战乱时期,村里根本没有药可用。

陈玉英只能用凉水不断为他擦拭身体,试图退烧。整整一夜,毛岸英高烧不退,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直到第二天清晨,烧才渐渐退了下去。向振熙握着他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她知道,这个孩子经历了太多磨难。

几个月后,陈玉英不得不离开板仓,回到自己老家的村庄继续乞讨谋生。

临行前,她将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紧紧地抱在怀里,叮嘱他们要好好听外婆的话,并且一定要坚强。毛岸英含着泪点点头,他目送陈玉英离开,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远处的山路上。

1936年,毛岸英和毛岸青被安排前往苏联接受教育,离开了这个充满苦难的家乡。

对于年幼的毛岸青来说,这是一段全新的旅程,但母亲的教诲和外婆的关爱一直伴随着他们。在苏联的岁月中,毛岸青依然无法忘记母亲被迫害的情景,这一记忆深深影响了他的一生。

几十年后,当毛岸英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祭奠母亲时,他再次失声痛哭。

他跪在母亲的坟前,想要再看一眼母亲,仿佛想在梦中寻回那个从未失去过的母亲。他们三兄弟的童年,因母亲的牺牲而被彻底改变。每当梦中回想起母亲的笑容,毛岸英总是哭着喊着要为母亲报仇。

1962年,毛岸青、邵华、刘思齐和舅舅、舅妈等人给杨开慧扫墓

杨开慧的牺牲,不仅是她个人的生命的终结,也是一个家庭的巨大创伤。然而,她的精神却激励了后代,成为他们继续奋斗的动力。杨开慧的遗体虽已长眠于棉花坡,但她的意志却一直活在她的孩子们心中,成为他们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与信仰。

杨开慧的英勇牺牲和她家人们的艰难经历,深深震撼了每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

她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革命理想,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她的牺牲不仅是个人的英雄事迹,更是整个民族为追求自由而付出的代价的缩影。

而她的三个儿子,在失去母亲的巨大打击中逐渐成长,承受了无法想象的苦难,但始终坚守母亲的信仰与意志。

今天,我们追忆杨开慧及其家人的牺牲,是为了铭记这段不朽的历史,也为了在新时代继续汲取力量,为实现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0 阅读:20
明月看历史

明月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