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赏析《资治通鉴》经典名句,宋神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高汀蘭 2024-02-11 16:23:05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19年而编撰完成。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馆小编简单整理了《资治通鉴》中的经典名句,请大家欣赏。

原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释义: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判断事物时要保持客观、全面的态度,不要过于偏信或偏见,以获得更准确的认识。

原文: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释义: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原文: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释义:吴王喜爱精通剑术的侠客,为此老百姓身上伤痕累累;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人,所以宫中的臣子不敢多吃,更甚者不吃,活活饿死。

原文: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释义:不要怕自身会产生恶念,要恐惧谨慎的是发觉自身恶念太迟。

原文: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释义:御寒没有比厚皮衣更好的东西,避免别人毁谤没有比自己养成良好习性更好的办法。

原文: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释义:贤德的人能够认真谨慎地对待小事,所以才不会招致大祸。

原文: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释义:假如这样不停地做下去,便会成为君子;始终不变地这样做,习惯与本性渐渐相融合,也就成为自然的了。

持续努力、不断实践以培养君子的品德和能力,要通过不断的坚持,完善自我的品格。

原文: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释义:贤能之人,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原文: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释义: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原文: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释义:只有贤明、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人信服。

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贫不学俭,卑不学恭。

释义:贫穷的人不用学节俭,自会俭朴;卑贱的人不用学谦恭,自会谦恭。

社会地位直接影响人的生活习性。

原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释义:只有经过疾风的考验,才会知道什么是劲草;社会动荡,才能分辨出谁是忠臣。

原文:贵易交,富易妻。

释义:人有权有势了,就会抛弃患难时的朋友,另交新贵;有钱有业了,就会抛弃穷困时的妻子,另娶新人。

原文: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释义:听到的不如亲眼见到、亲身经历的可靠。

原文: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释义:君子凭着自己的才能做好事,小人仗着自己的才能做坏事。

原文:坐谈则理高,行之则事阙。

释义:空谈时讲得再精妙的理论,实践的时候就出现差错。

原文: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释义:治理国家要施行大的德行,而不是小恩小惠。

原文: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

释义:不以没有过错为贤德,而以改正过错为美德。

原文:博览兼听,谋及疏贱。

释义:广泛观察事物,普遍地倾听意见,谋虑到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

原文: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释义:嘴上说做善事并不难,要真正去做好事才是难的。

原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释义:才学为品德的资本,而品德又是指引才学的方向。

原文:世之质文,随教而变。

释义:天下文风的朴实或华美,是随教化而改变的。

教化会影响、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进而影响社会的风气。

《资治通鉴》是在北宋错综复杂政治背景下奉敕编撰完成的史书。

虽然司马光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求居闲职专意编书,书中也有不少内容和议论有着针对王安石及其新法的用意,但不能因此认为此书是政治斗争的产物或结晶。

司马光编撰此书,是为了给宋神宗提供历史借鉴,而不是专门为了打击王安石的。其“收功愈远而为利愈大”的人生追求,在这部史学巨著中无疑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THE

END

0 阅读:0

高汀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