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背景下,回望前苏联二战电影里曾带给我们的那些闪光特质

文学私秘 2023-05-14 23:15:43

前苏联解体之前,有很多不祥之兆的古怪现象。

明明苏联在二战中取得了胜利,但到了苏联的晚期阶段,却悲悲戚戚、呼天抢地地把曾经壮志凌云的卫国战争描写成一场悲剧。

最为代表的一个现象,就是曾经导演了《解放》、《莫斯科保卫战》等宏篇巨制的全景式影片的奥泽罗夫将他之前拍摄的电影,打乱了顺序,重新进行剪辑,拼装出一部十二集的电影片,名字贯上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世纪的悲剧》。

《解放》

怎么成了悲剧了?

今天,当我们面对俄乌冲突的生死较量 ,我们会发现,卫国战争,根本不是一场世纪的悲剧,而遗忘了这场战争的性质与定性,才是一种真正的悲剧。

正是因为忘记了卫国战争的真谛,所以才会有俄乌冲突这个吞噬着前苏联曾经的加盟共和国的滔天而巨大的悲剧。

《世纪的悲剧》里的上世纪的那场血腥战争,在今天仍然没有划上句号的俄乌冲突中,似乎是淡化了血痕,遗忘了雄浑,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那曾经激发起坚不可摧的联盟中的每一个成员的伟大战争的每一秒时间,每一个生命,每一绺细节。

在《世纪的悲剧》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在攻克柏林取得胜利,前方传来德国已经宣布投降的时候,朱可夫元帅喟然而叹:“真的结束了,整整四年,一千四百一十个日日夜夜”。

这不是一个复杂的计算,但是,这每一个日日夜夜里蕴含的情感内涵、痛苦的记忆与战斗的艰险,却是一笔几乎无法丈量的巨大财富。

当这种财富被苏联电影开掘与传扬出来,便构成苏联电影史上蔚为大观的反法西斯题材巨制。

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捕捉到前苏联远去的身影留给我们的英雄的气概,留给我们的壮怀激烈的记忆。

借此,我们深入到苏联电影中,去回望那场被集结在苏维埃联盟的土地上的气壮山河的英雄传奇,去触及苏联卫国战争那不应该被时间泯灭的内在特质。

一、硬度与柔情的二部混响

苏联二战电影是丰富多彩的,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可以说二战中的苏联是唯一一个拱让出本土听任德寇铁蹄践踏但又凭借着自己的顽强抵抗扼止住这种侵略的欧洲国家。

抵抗后面潜蕴的壮烈,构成了苏联二战电影的壮怀激烈,而本土与侵略者的直接接火,则使得脆弱而温馨的家园都要被迫经受残酷的战争洗礼,这注定也使苏联的二战电影里,始终徘徊着一种忧伤的温柔旋律,我们可以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感受到英雄主义背后的那种诗一样的忧伤与怜悯。

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属于战场上士兵们的兵戈相见,而更绵长的影响还在于那块亲人生活着的土地裸露到战争的铁蹄下之后的血色创伤。

当好莱坞电影可以动用所有的技术手段与煽情技巧,渲染战场上横刀立马的英雄主义的时候,前苏联电影相较之下,还有一个好莱坞电影所不具备的温暖而软弱的领域。这是一个由女人、家园、情感交织起来的战争软肋,苏联电影凭借着它独特的战场地位,而使得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独特而动人的发现。不能说好莱坞电影没有对温情的本能嗜好,但是好莱坞在二战影片中加入的一些柔情的因素,都显得是那样的矫情而造作。

《中途岛大海战》

像《中途岛大海战》中插入了了高官子弟与日本女人的爱情线索,喻示着敌对双方的交战状态并不影响民众之间的爱情与结合,《珍珠港》中编排的三角恋爱情节,更像是好莱坞的流行俗套病毒无可抗拒的发作与传染。

《珍珠港》

关键是好莱坞没有家园被毁的伤痛,它至多作出一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姿态而已。

相较之下,苏联二战影片里,就能把战争的阳刚与柔情完美地交织在一起。

《士兵之歌》

《士兵之歌》可以说典型地反映了苏联战事的特点。影片表现的是一个回家探亲的苏联士兵所遭遇到的一些平淡的故事,实际上影片把前线与后方通过回家探亲这条线索给串联起来。我们应该明白,有了后方的战争,可以说遭受打击的就不仅仅是前方的战壕,更千丝万缕地联系着身后的土地上的亲人。

《士兵之歌》

在电影中,随着士兵对家乡的深入,他必须去承受战场上的钢铁交锋后面那划伤心灵的痛苦:他必须思索一个残废士兵的今后道路,愤慨战士妻子的背叛等等这些战争的后遗症,这一切,都是广阔战线后面的更为伤及心灵的惨痛。

《士兵之歌》

影片在这些战争的大背景下设置了一条火车上邂逅女性的浪漫爱情,为战士的经历增添了一道绯红的美丽,这种美丽,也许是苏联电影中的一道独自享用的美丽。

《雁南飞》

在苏联影片《雁南飞》中,更是率直地把镜头对准了一个战士的妻子,展现了她在后方经受着与前方息息相关的痛苦,从一个柔情的角度,广角镜般地折射出穿透前方与后方的悲情所在。

《雁南飞》

好莱坞拍摄的二战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夜风流与打情骂俏,但这种有着共同的本土情结的忧伤氛围,却少得可怜。毕竟苏联电影奉献了两个战场,一个是前方,一个是后方,前者打造了坚强,后者供奉了忧伤。

二、司令部真实与战壕真实的联袂合唱

在前苏联的文学领域中,“司令部真实”与“战壕真实”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更直接地在创作中指导出了一批不同凡响的成功作品。

《莫斯科保卫战》

“司令部真实”的经典影片,我们可以在《解放》( 1969 —— 1971 )、《围困》( 1973 —— 1978 )、《莫斯科保卫战》( 1985 )等系列影片中,看到它的最为典型的范例。

《莫斯科保卫战》

可以说,它像一个编年史,全息地展现了二战的惊心动魄的过程。当然,这里的真实是一个美学概念,我们不必苛求这种影片中对历史的忠实,我们只能说它首次在电影中以一种全景式的惊人手法,把战争的来龙去脉,按照国家意志与教科书的通用说法,固化在胶片中。

《莫斯科保卫战》

这类影片基本以司令部的运筹帷幄为核心,配以前方的作战,展现了一幅鏖战于千里疆场的宏大画卷。特别是这些影片中展现出的连绵数里的航拍图景,开辟了壮阔场面的先河,《莫斯科保卫战》中那逶迤不绝的开挖战壕的人流,那铺排在雪原中的坦克大战等,都给人一种横无际涯的视觉极致感。

《莫斯科保卫战》

事实上,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场面,虽说不上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好莱坞借助于电脑特技可以营造出千军万马的浩大场面,但相比于前苏二战影片中敢于复现那现实历史中的真实一幕,顿时也会少却许多原汁原味的感受。

《莫斯科保卫战》

但也必须看到,这类司令部真实的全景式电影,也必然会受制于这样的题材风格,沦为战事的讲解与演绎。在有限的电影篇幅里,阐述出战事的进展与战争谋略,司令部里众多的历史人物,实际上不过承担了历史讲解员的角色,个性与人物刻划只能虚无委蛇,这是司令部真实影片的命定局限。

而与此对立的“战壕真实”影片,则无心于整个战役的前因后果,它着重表现出个体生命在战壕里的真切感受。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所以能被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念念不忘,并不是它表现了一场多么浩大的战事,而完全是它把镜头始终对准了一群女兵身边的真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只能出现一部,它的构思并不复杂,难的是它把一群女兵的真实生活与一个“黎明静悄悄”的战壕般的真实意境结合起来,与当时女兵们所处的真实社会氛围结合起来,影片中的战斗部分,其实充斥着并不真实的编造成份(遭遇德军的偶然化与戏剧性都有一些牵强),但是,影片里还原女兵于真实的人七情六欲,使影片达到了一种感人的真实力量。

从小说到电影,我们可以感到作品里更多的是一种概念的图解,有着太多的对当时苏联社会的那种个人崇拜、军队黑暗、官僚体制的映射,每一个女兵身上,都浓缩了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她们饱尝了前苏社会负面体制的影响,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两个强烈的反差,正如作品名字上的“静”与战事的“烈”之间的落差一样,达到了一种以静衬动、以丑衬美的效果。

三、领袖崇拜与苍白符号的尴尬对立

曾经有一句名言: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然而,实际上,作为二战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的定位始终非议不断,争论不休。

《解放》

即使在今天,如何评价斯大林依然充满着敏感与对立。贬低者,重复着自苏联大厦尚牢不可破的时代直到到今天苏联的废墟依然战云笼罩的这一漫长的时段里一成不变的偏见,称斯大林与希特勒是一路货色,他们都是独裁者。而俄罗斯人不愿意贬低斯大林这个历史人物的作用,认为他为建立俄罗斯强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联的二战影片,注定无法回避对斯大林的形象刻划。浏览一长串的苏联二战影片,我们发现斯大林的形象是摇摆不定的,最终结果也注定是令人尴尬的。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9年拍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斯大林高大伟岸,西装笔挺,雍容华贵,泰然自若,总是他料事如神地口授机宜,手下大将点头称是,如实照办,整个影片是斯大林的独角戏,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人崇拜的倾向。

同一年拍摄的《攻克柏林》,对斯大林的歌功颂德更是登峰造极。《攻克柏林》中出现的斯大林通过彩色胶片的美化,更显得神采奕奕,面目和蔼,儒气十足。

影片中的女教师娜塔莎的演讲中,更是激情地讴歌着是斯大林“使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部实际上全景地反映了苏联二战的影片中,以一种近似于中国样板戏的戏剧风格,概括地表现了苏联卫国战争史,对领袖人物采取了一种温暖的阳光灿烂的歌颂。

考究历史的真伪显然不影响一部影片的叙事力量,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感到了电影对于激情、对于英雄、对于美好的那种诗意一般的渲染,即使它可能是虚假的,但至少曾经在历史上存在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存在的意义。

《青年近卫军》

这种对个人崇拜的迷恋,在《青年近卫军》中也有着神话般的表现。影片从技巧上看,带着苏联电影所通常带有的摇摇晃晃的镜头特点,单调的镜头、生硬的人物对话、简单的人物刻划,都使苏联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戏剧冲突风格拉开了距离。

但这部电影中蕴含的激情,仍然使我们看到苏联电影曾经感染过整个世界的革命浪漫主义。影片中,当青年战士们通过无线电收听到斯大林的声音时候,那种神圣的阳光普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种气氛,其实我们在曾经的中国电影中并不陌生。

《莫斯科保卫战》

而到了《解放》、《莫斯科保卫战》等影片中的斯大林则成为一具呆板的木偶,演员的身高变得矮小,面无表情,喜怒无常,还时常道歉,承认错误,电影甚至比个人崇拜时期更怯于对斯大林的形象塑造,既不敢把他丑化为一个暴君,更不敢表现出他的常人真实的一面,所以,只好冷漠地外在地观望人物,放弃对人物塑造的努力,只让斯大林承担历史上的一个领袖符号而已,这实际上也是导致这类影片仅有教科书的博学功能而无文学作品感染效果的原因所在。

离开了前苏联的文化氛围,今日俄罗斯的电影难以找回对二战的那种独特的感受。

《匪巢探密》

《星星》据说是普京点名要看的电影。这部电影源自于 1947 年的同名小说,前苏期间曾被改编成《匪巢探密》,应该说是一个老题材了,但是,影片拍的缺乏激情,破绽百出,人物干巴生硬。

《星星》

尽管可以看出,普京在一系列的领域渐显地张扬着前苏联的遗产,包括恢复前苏联的国歌,都可以视着当今俄罗斯对前苏联取得的恢弘成就的吟味与守望,但事过境迁,前苏联电影中充溢的以一个国家底气支撑的那种精气神毕竟很难找到了。电影就是这样奇怪地与时事永远地紧密地相关联着。

《星星》

2 阅读:56
评论列表
  • 2023-06-14 03:56

    苏联都解体三十多年了,还回望什么?还哈苏狗啊!彻底被俄罗斯拿捏啊!明天大国沙文主义又回来了!

  • 之前看了一个视频,一个俄罗斯老人对记者说以前无论是俄罗斯人还是乌克兰人还是别的地方的人,都是一家人,现在倒是互相背后捅刀子;以前随便去哪个地方,现在出了俄罗斯都需要护照,去看乌克兰的老战友一个护照就把他挡住了!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