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追完大结局,《小巷人家》的戒断反应也太强了

舒心酱 2024-11-22 23:10:30

《小巷人家》大结局,黄玲夫妇南下花市又归来,宋莹夫妻重返温情小院,卧龙凤雏相携相伴归,庄图南也带回“新媳妇”,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与其说是“追完一部四十集电视剧”,不如说是随着一群亲爱的电子邻居,欢欢喜喜风风雨雨过了几十年。

有一种很切肤的幸福感。

来,展开说。

一,普通人的微观年代“国风”

《小巷人家》或许是一种温情年代主义、温和现实主义。

说的是黄玲、宋莹两家的小日子,朴素又典型、真挚又温暖,让人觉得是一代人的新《诗经·国风》,快乐劳动、美好生活,歌之咏之足之蹈之。

故事里有大风大浪大年代的痕迹,但不是宏大叙事的大路径,而是朝着寻常巷陌、普通人家、小日子小生活的“小”切口中走。

黄玲经历过厂子发不出工资、被迫下岗等困境,在大时代转型期激流下一度困苦失落。

后来的黄玲,跟随外甥鹏飞出车卖票,又在女儿敏锐的“小院被文曲星开过光”嗅觉中,有声有色开展小饭桌项目。

你看,她永远勤劳向上、风雨向前,不会真正被久困。

宋莹一家在被举报的阴影中远走异乡,初到广州一度烦闷暴躁,湿哒哒的气候闷糟糟的心,横看竖看都不对。

后来她开始做鱼丸,活儿辛苦,但人快乐。

后来她每天起早卖早点,再后来她拥有了自己的小吃店,忙忙碌碌风风火火,依旧辛劳但有奔头。

黄玲也好宋莹也罢,在大时代变化中都没有上帝视角,更没有开挂天眼,都是勤勤恳恳干活的普通人。

不是什么王侯将相改变时代的故事,不过是风波激流中小小一叶扁舟,敌不过命运和时代,但脚下是朴素的根、手里是坚韧的魂。

某种意义上她们是“小人物”,不会出现在任何宏大叙事中,但小视角里才是更休戚相关、更悲喜与共的切肤感。

小院中黄玲家的门,从早期的纱门到后期的防盗门,家中装修陈设极富时代感的变化,都像是大时代的呼吸,一点点爬过小巷的眉目。

黄玲囤积板蓝根,庄超英“偷”鹏飞运来的洗衣粉送给阿爹阿婆,庄图南林栋哲南下做生意,卧龙凤雏买房又转身卖给哥哥,具体的个人的事件背后,都对应着历史书上波澜壮阔的大词条。

他们像行走的“大时代小年轮”,像每一步都如诗如画的大地诗篇、时代欢歌,具象、细腻、亲切。

与其说《小巷人家》只是一锅温情鸡汤,不如说是“风雨彩虹”模式。

与其说“年代”只是故事中定位发型、日用品的外在标杆,不如说是无声但核心的内在引擎。

知青返城、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等等大时代大事,都以具体可感、切肤可亲的方式出现在故事中。

隔壁王家鸡飞狗跳、兄妹大打出手,庄家女儿归来无门、痛哭流涕求一张床,李佳父母一度无家可归、故乡变他乡,都是有时代共性的悲剧。

剧作不回避特殊年代的伤口,但不是一味侧重于“伤痕”,正视苦难与不幸,然后温情以待。

这种温情,不是“以脉脉温情之姿、遮掩万千窟窿”的面子工程,而是真挚、昂扬、美好、温情的年代观现实观。不是“将和稀泥贴金成温暖”,而是从内核中一寸寸长出的温情。

对己,是自强不息的燃烧之脊;

对人,是温情相携的良善;

对时代,是明媚又勇敢的期许。

宋莹问黄玲“你给我和孩子们都做了衣服,就没给自己做一件吗”,黄玲和宋莹张罗着悄悄帮姗姗做胸衣,想对方不曾想、忧对方未曾及。

庄老师帮一鸣和表叔补课,林工“打捞”被抓的他们,他们也同样长成了知恩图报的温暖模样,适时出现在被需要的关口。

黄玲一家坐三轮车想着“照顾张叔叔生意”,图南归来买很多王叔叔的茶叶蛋、黄玲一看就知道“隔壁王家的吧”,说明他们没少帮衬人家生意。

艰难困苦是真的,温情也是真的。

某种意义上,像寻常人家温暖的小小“年代史诗”。

褶皱里有岁月寒、困顿处有风波险,但依旧明媚温热。

二,邻家诗学的幸福向心力

《小巷人家》并不是我的时代我的地点,但邻里故事就是有一种能打破时空界限的普遍通感。

一蔬一饭一砖一瓦的寻常邻家,却有不寻常的“邻家诗学”,代入感拉满。

故事是意料之内的寻常大团圆结局,但看完让人觉得很幸福。

我们常常武断认为:悲剧更深刻、创伤更有反思价值,而“大团圆”更容易流于表面、幸福容易流于浅薄。

甜,好像约等于工业糖精、电子麻醉剂,好像意味着刻意营业或者稍纵即逝的浅表观感。但《小巷人家》是浓郁又深邃的“时光之甜”。

是直视困苦、久经风浪、依旧回甘的甜,是一种幸福美好又昂扬的精气神。

看见黄玲、宋莹家日子过好了,不用再种蛇瓜,小院挂起香肠,众人干着活儿唱着歌,觉得很幸福。

不仅仅是高兴“咱小院有肉吃了”,更是一种朴素的美好品行嘉奖,是正向情绪的正反馈正激励,也是一种明媚的上升期期许。

看见她们勤劳种下希望,然后收获幸福。

看见院里院外,都流淌着劳动的尊严感、价值感、幸福感,流淌着迈入好时代的快乐。

那不是“我们牛马”的被动的疲劳,而是朴素又快乐的劳动欢歌。

运动会上,林栋哲在跑道内跑、庄筱婷在跑道外跑。虽然赛道不一致,但怎么不算青梅竹马此心同呢?

放学路上,林栋哲安慰着“做人啦最紧要就是开心”,庄筱婷彼时并未直接回应,但多年后在他的“传染”下属实越来越开心。

若干年前,庄老师和林工小院浅酌,哭笑不得说林栋哲抄作文“我的爸爸”;

若干年后,林栋哲把作文抄来的爸爸,变成了真的“我的爸爸”(岳父)。

不愧是我们卧龙凤雏!

林栋哲暑期做生意归来,闷头在小院中吃面,庄筱婷坐在身边,树影浅浅、时光悠悠、爱人依依。

他们也曾一度山遥水阔久别离,但兜兜转转,又仿佛从未离开过。

寻常吃面、寻常说话而已,但每一幕又都是含金量极高的“美好幸福具象化”。

你看,那几乎是友情、亲情、爱情共用的美好模样,至真至纯,至清至甜。

此后的阶段,分配异地、毕业分手压力之中,“功利现实本位”的对比之下,林栋哲和庄筱婷是清澈本真的“爱本位”。

不是罔顾现实或投降于现实,而是脚踏实地尊重现实,同时依旧保留着爱的高纯度。

若干年前,林武峰用五十斤粮票换电视机票,告诉宋莹“你高兴,就是这个家最重要的事”。

若干年后,毛脚女婿林栋哲背回两口大锅,一家人研究红烧肉这么做是否更好吃。

孩子们争着给妈妈花钱,而且不只是为花钱而花的姿态,都是从关切的实际需求出发,念其所念、虑其所未及。

庄筱婷说“我就怕你忘了炉子上的火”,细致挑出菜谱、预备抄成大字版本。

一桌坐了四个贴心小棉袄,好幸福。

老话说“只羡鸳鸯不羡仙”,这一大家子,是热炕头比神仙更美满啊。

善良美好的人,养大善良美好的孩子,真是时光的每一丝皱纹里都满溢着幸福的味道。

你看,《小巷人家》让人觉得那样幸福,人间烟火里有质朴真情,有金子般的心。

太过美好,容易扁平失真、走形失度,但《小巷人家》的人间理想不是虚妄空洞模式,而是一种温暖真切的、现实主义的“童话式美好”,是古老朴素的寓言成真。

真心换真心、温暖滋生温暖。

剧中也不乏功利贪图之人,前有庄家阿爹阿婆、后有张阿妹吴姗姗,算盘珠子崩人一脸,但故事的基调依旧朴素又温情,满溢着人情之美。

“家”的早期字形形态中,下面是一头猪。某些古老的部族中,猪是很重要的财产。后来“家”字形态几经演变,不仅仅有安身立命的财产,更是定海神针一般的情感所属。

我们总说情绪价值,《小巷人家》就是情绪价值拉满,有很幸福的邻“家”味、人情味。

三,具象的成长轴

《小巷人家》也像是无限续杯的电子醇酒、无限循环的电子浓汤。

看我们卧龙凤雏和哥嫂快快乐乐归来过年,又想起皮猴子“穿尿素袋”的往事。

看完又想再从第一集从头看,从1.0版本到4.0,再从4.0看回1.0~

无限陷入幸福的时光循环中。

林栋哲,顽皮行迹下有灵活的聪慧潜质,捣乱往事之下又是充盈的松弛感。

人小鬼大,能一嗓子嚎出一套房(bushi)。

歪歪扭扭嘻嘻哈哈,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了也一样上房揭瓦。

抄作文、扔竹竿拦公交车等等等等,“黑历史”一箩筐,多年后让老岳父老岳母想起来都直摇头,但本清源正、明敏通达。

生于有爱,长于有道。

外“皮”内清,外“狡”内正。

水灵灵的皮猴子,长成了水灵灵的人间理想。

林栋哲和庄图南,一松一紧、一文一皮、一动一静、一庄一谐,他们的童年时代,某种意义上或许对应着道家无为之法和儒家谆谆之教。

前一种是道法天真、道法自然,林武峰放养的皮面下,是本性至真至纯至爱的“晕染”,无形之形、无教之教。

(宋莹的笤帚胖揍,则是自然的飘风骤雨)

后一种谆谆慈慈,耳提面命。

某种意义上林栋哲或许更主动,而庄图南更被动。

一个更有被爱的松弛底气,另一个更接近严格教育的优秀轨道。

如果说林栋哲和林武峰一样是人间理想,那么庄图南则是“父辈后遗症”的半继承者,是挣扎后的半优化版本。

某种意义上庄图南和庄筱婷都一样被规训,庄筱婷幼时活在“我不够优秀便不配被爱”的忐忑中,而庄图南则活在“我必须优秀”的被动要求中。

后期庄图南对李佳原生家庭的复杂观感,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成“既得利益者”和“被动背负者”的身份对调。

如果说庄筱婷的成长是让被压缩被遮盖的“我”长出“我之光芒”,那么庄图南的步伐则是对默认承袭“孝庄”身份的松动、扬弃式改良。

鹏飞是“没有家但又最有家”的孩子,小时候来大舅舅家过暑假,面对一切示好都过于懂事“不要不要”。

鹏飞随母亲归来苏州,一度连一张床都苦求而不得,小小年纪见过至亲凉薄、受过潦倒苦寒。

但他选择记住爱,在爱的滋养中长大。

不被恨所支配,不因恨而变形,但也并非对“恨”无感知、更不搞胡乱和稀泥那一套。

不患得患失、不忧郁怨怼,在不幸里闯出自己“挺有钱”的一片天。

爱憎分明、铿锵坚决。怼姗姗、怼庄家阿婆、主打一个“出气嘴替”。

有黄玲的善良、更有黄玲的原则性。

对比寄人篱下的鹏飞,张阿妹家中的吴姗姗,区别很明显。前者良善坦荡、恩怨分明,后者反恩为怨、以怨报德。

吴姗姗在薄待中养成一种“被亏欠感”,分不清合理帮助和无限索取的界限,混淆“我有苦衷”和“我想侵占”的边界。

从被薄待的小苦瓜,走向“以苦为筹码为理由”的另一种面目全非。明明很缺少“无条件的爱”,却又挥霍别人珍贵的善意。

每个人的来时路都那样鲜明鲜活,每一家都有好多出吸引人的故事。

不是“看孩子们一眨眼就长大了”,而更像认识了他们很多年、被他们陪伴温暖了很久。

舒心结语

《小巷人家》像“幸福泉”,烟火深处有人家、有岁月炉火纯青的暖意。

不是甜腻僵硬浅薄刻意的甜,而是大风大浪经过、大山大海淌过,苦过累过哭过的更高级的“甜”。

寻常巷陌、寻常人家,有来自朴素大地的力量、有来自家长里短的温情,源源不断提供幸福的情绪价值。

春风浓、故人归,大结局已至,但那幸福伴随属性依旧久久萦绕。

0 阅读:39

舒心酱

简介:翻译、作家,学术派剧评,正能量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