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种现象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
“校招后再也不敢轻视任何一个快消店员!”
“校招前我逛街,看到那些正在叠衣服、做咖啡、端盘子的店员,要么冷漠要么无视。
校招后我逛街,看到那些店员不禁肃然起敬,恨不得原地给他们鞠个躬。”

因为只有经历过校招残酷的层层筛选,才能懂:
每一个看上去像是早早辍学出来干活的年轻人,背后的真实身份实际是:
“海归管培生”、“群面佼佼者”、“轮岗储备店长”......

评论区里,很多人都说出了一些能颠覆普通人认知的冷知识:

“北京优衣库给你挂衣服的,将会是本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香港大学的管培生。”

“我当年应聘过优衣库管培生,我们终面那可是神仙打架。”

“去太二酸菜鱼、海底捞吃饭给你端盘子上菜的,可能是985、211本科生,或者海外留学生。”
点开各大社交平台,你会发现很多经历过残酷校招的毕业生,都有了这种看谁都像管培生的后遗症:

商场铺货卖东西的,可能是万里挑一厮杀出来的92快消管培;
华为小米oppo门店店员,简历关一个比一个筛得猛;
那个正在摇雪克杯的咖啡师,可能是星巴克管培;
那个奢侈品店的柜姐,其实也是海归的零售管培;
而那个在优衣库叠T恤的小哥,看上去都像在刷UMC的隐藏副本。

就连大马路上不起眼的共享单车运力工作,也是哈啰业务管培生需要干的活......
之前网上还流传着一张《海底捞管培生学历》截图,简直就是学霸聚会、神仙打架:

有北京大学、悉尼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硕士;
有哈佛、中国传媒大学、北交大的本科生......
各大985、211高校的高材生都汇聚于此,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千万管培生之中的30名。
卷,太卷了。
02
而这种学历贬值的现象,不光在各大知名企业的校招中可以管中窥豹;
更不用说在工作性质更为稳定、福利待遇令人眼馋的国企、体制内了。
最近,某知名国企发布的一篇宣传文章就引起了众怒。

文章用一种炫耀的口吻,称中X集团在全国“释放”了1730个核心岗位;
收到了1196273份简历,将近700:1的报录比。

很多人不满于,这种将应届生的痛苦当作企业炫耀的资本的行为。

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在大企业的眼里都只不过是不屑一顾的冰冷数字。
而去年,也有这样一则新闻引起轩然大波。
一个高考考了638分的女生,不去上985、211,竟报考了北京警察学院。

要知道,这可是以前467分就能上的二本院校啊。
这还不是个例,看看北京警察学院官网上的告示:

选考“物理、化学”专业组男生的录取最高分,竟高达647分,女生最高分则是641!
为啥?你以为是这些学生和家长失了智,其实这何尝不是他们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
他们信奉“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有编制的体制内单位就是香饽饽。
像北京警察学院这样的警校,未来的就业入警率基本在95%以上。
面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家长只希望自家孩子能有一个确定、稳定的未来。

也难怪近几年,有那么多高材生会扎堆报考一些街道办的城管、社区干事之类的职位;

比起让自己的简历在各大企业的人才库里“泡池子”,或是过五关斩六将地不断群面、二面、终面;

不如另辟蹊径,找到一个稳定的就业方向早点“上岸”。
03
当那么多的985高材生挤爆优衣库、海底捞、或社区街道办......
剩下还有那么多找不到工作的高学历人才,最后都去哪了?
有一部分选择脱下孔乙己的长衫:

“985毕业后,我在做包子工,我觉得我的人生拿的就是抽象剧本。”
“物理学毕业,现在是道士。”

“学法的,费劲把法考考过了,然后在超市干收银。”

“学医的,在学校成绩都是专业前二十,现在在煮饺子,被顾客说是饺子侠。”

“设计本科,摇奶茶。至少奶茶不会大半夜跑来跟我说他还是喜欢第一遍做法。”

还有一部分选择瞒着家人假装上班,在星巴克、图书馆、公园甚至是楼道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现在,全国各地甚至衍生出了多家“假装上班有限公司”这样的奇观:

一天只需30元,就可以在这类公司里租个工位玩手机,中午还管饭。

“付费上班”的魔幻场景,终于有一天变成了现实。
04
韩国社会学者吴赞镐写过一本书,叫《我们赞成差别对待:变成怪物的年轻一代》。
你听听这称呼,变成怪物,这得卷到什么程度?
他在书里形容,韩国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像大自然里集体自杀的跳羚。
因为担心前面的羊把草全都吃了,后面的羊就会拼命往前挤,前面的羊也会被后面的羊挤着跑。
就这样,没有理由,也没有目的地,但就是停不下来。
直到羊群遇到悬崖,同归于尽。
多么可怕的隐喻,却折射出了当下不止发生在韩国的血淋淋的现实。
吴赞镐在书里说,虽然自己的研究,美其名曰社会学,但并不能提出一个痛快的解决办法。
因此,他只能借着书名,呼吁韩国年轻人建立起差异化社会的共识。
呼吁人们制定差异化的策略,不要让所有人都挤在一条独木桥上。
是啊,看过一句很喜欢的话:“人生不一定要往高处走,也可以往四处走。”
真正理想的社会,其实不是一座永无止境的高山,或者一个人人都在竞赛的跑道。
而是一个公园,有人在跑步,有人在草坪上躺着晒太阳,有人在池子边钓鱼,有人在散步。
人生的容错率大到超乎你的想象,不一定要挤着去做那些世俗认为有意义的事。
最后,送给所有人一句里尔克的诗句:
“好好地忍耐,不要沮丧。你想,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