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 璐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4年9月10日,云南丽江一座雪山下,帕萨特Pro上市——这是上汽大众旗下24岁老将的最新之作。
当天,中国汽车企业不约而同地扎堆上市新车,极越07、奇瑞瑞虎8 Plus等8个新老品牌发布新车型。在这一拨上市潮中,帕萨特Pro是唯二的燃油车,限时价18.99万元起。
帕萨特Pro的使命,不仅是提振该车型销量,而且要带上汽大众重振雄风。这家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像其它合资同行一样,现在落后于新汽车时代。
命运的转折点是4年前。对上汽大众而言,从2020年开始,一切都变了。
2016-2019年,上汽大众年销量一直在200万辆以上,但2020年急剧跌到150.5万辆,2021年继续下跌到124.2万辆,2022年稍微回升到132万辆。然而,2023年再次下跌到121.5万辆,屈居合资第二,且与第一名一汽-大众相差很大——几乎少70万辆。
今年前8个月,上汽大众销量接近70万辆,重回年销200万辆仍是遥不可及。
扭转这一切的重任,现落在陶海龙的肩上。
今年7月,整个上汽体系进行人事大调整,上汽大众更换了领导团队,出生于1968年、今年56岁的陶海龙,出任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与新任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搭档。他们面临战略、产品、渠道等3座大山。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
这次帕萨特Pro上市发布会,是陶海龙履新后首次亮相。
虽然就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只有50多天,但陶海龙过去在这家合资车企工作了18年。大学毕业后,他即进入上汽大众开启职业生涯,先后在质保部和制造部工作,个人职业素养完全形成于上汽大众。此后,他相继转战上汽乘用车、上海汽车变速器、华域汽车等公司,直至今年7月回归。
他初进上汽大众时,正值合资车企的辉煌时期,且上汽大众一直被视作合资车企队列的标杆。
那时,陶海龙在质保部实验室担任经理。“所有的产品认证,都需要质保实验室经理最终签字,签字的前提是德国大众对零件进行工程鉴定样品认可。”他说,“认证过后,供应商才能供货。我以前就是那个签字的人。”
在质保部工作6年,陶海龙养成对产品质量的敏感和严谨。在质检过程中,很多零件一次又一次持续改进,德国人对产品强调个人责任和体系化的质量控制。他们认为,单个产品的试验成功相对简单,但批量生产的能力才是关键,要让整个供应链体系满足高标准要求。“在潜移默化中,上汽大众对产品的质量意识根深蒂固。”陶海龙说。
新能源汽车兴起后,一些汽车新品把宣传锚点落在彩电、沙发上,对于汽车本身质量的关注度下降。然而,人们都知道,质量才是产品的根基,就像一名运动员,哪怕拥有再高的人气,其广告价值终是源于比赛成绩。
帕萨特就在质量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2019年,在中保研一次碰撞测试中,该车出现质量问题——撞击导致A柱弯折。虽然随后在新的碰撞测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帕萨特还是遭遇了市场信任危机,销量开始一落千丈,连带上汽大众的销量也开始走下坡路——尽管不全是帕萨特的原因。
陶海龙就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后,把质量问题前置。他认为,质量是大众的DNA。在帕萨特Pro上市当晚,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上汽大众的能力建设强、开发底子很厚。有德国大众和上汽集团赋能,上汽大众在主导产品开发的项目进度中,整个体系、产品、团队、市场都在(运转),战略也清楚,目前进度都在受控下进行。”
现在,上汽大众要与新能源车型竞争,要与中国品牌竞争,急需在产品上打出新意。陶海龙的任务至少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产品矩阵做加法,另一个是对现有产品做优化。也就是,一方面多推电动产品,另一方面让燃油产品更加智能化。
这家合资车企在燃油时代长期是市场霸主,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在中国市场,燃油车市占率大幅下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传统燃料乘用车销量为79.5万辆,同比下降34.1%。1-8月,传统燃料乘用车中,各级别车型销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该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用“恐怖”一词,形容国内传统燃料乘用车销量下滑的态势,并直呼下滑速度太快。
与之对应,8月,新能源乘用车在国内市场销量为94.9万辆,同比增长31.9%,占国内乘用车销量比例为54.4%。陈士华称:“这已是新能源乘用车连续第3个月占比超50%,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面对市场趋势,陶海龙在受访中表示,上汽大众在战略上要做好油车下降的准备,聚焦新能源,但新能源哪种动力形式会凸显出来,现在还不好说,所以要非常审慎地进行产品战略布局。
这位新掌门人把着手点放在改进产品型谱上。上汽大众在燃油、纯电、插电混动等动力形式及不同价格区间上,均有相关产品。只不过,与行业大势相反,目前上汽大众的收入构成仍由燃油车主导,2023年其燃油车销量占比为89.3%。
陶海龙认为,现有产品布局基本到位,但还要根据各细分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为了在下行的燃油车市场中加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上汽大众规划了“Pro三部曲”——途观L Pro、帕萨特Pro和途昂Pro。
按照上汽大众的概念,Pro是指在原来机械性能较好的产品基础上,补齐智能化、网联化短板。
今年5月30日,第一部曲途观L Pro上市,官方定义为“最聪明的油车”。
9月10日上市的帕萨特Pro即为第二部曲,在智能化上又强调舒适、豪华,陶海龙说:“在B级车里(这款车)几乎找不到对手;在C级车里,只有宝马5系和奔驰E级才拥有这些功能。”
第三部曲将是旗舰产品途昂Pro。
在陶海龙看来,车型“聪明与否”,与动力模式没有任何关系,燃油车的智能化是一个蓝海市场。
上汽大众在3年前就布局智能化燃油车型。
按照这个时间线推理,上汽大众开始布局“Pro三部曲”时,陶海龙正在供应链企业——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彼时,他一边抓住自主品牌高端化的窗口期,快速推出9AT变速器;一边进行电气化转型开发。在上海汽车变速器和华域汽车的工作经历,让这位上汽大众新掌门人对供应链技术有较完整的了解和把控能力。
此次履新不到两个月,陶海龙已跟投资人、供应商、经销商进行多轮沟通交流。“后续开发的车型很多,怎样在供应商的支持下保质保量地开发出来非常重要。在开发协同、进度控制等一系列流程上,(上汽大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说,“要继续坚持正规军的打法,上汽大众完全没有必要做急功近利的事情。”
陶海龙在零部件方面的经验,对于上汽大众巩固和开发供应商的关系大有助益,这或许也是上汽集团对他的期许。
接手上汽大众,推动这家资深老牌合资车企转型,陶海龙和傅强的压力都很大。从近期透露的信息来看,在他们合力下,上汽大众重整旗鼓的战略明晰,决心亦坚定。
在今年8月底成都车展期间,傅强结合决定辽沈战役甚至解放战争走向的塔山战役,描述上汽大众的当下:“我只要塔山,我不要伤亡(数字)。”“我们必须在这两年(过渡期)留在百万(辆)俱乐部里。”
▲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
为了更吸引用户、拉动销量,上汽大众近期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为全系燃油车的首任车主提供动力总成终身免费质保,该权益原本在官方商城中售价1万元。陶海龙透露,今年下半年,上汽大众将做一些新的尝试,致力于把公司的体系力,转化为用户能直接感知的市场竞争力。
上汽大众的焕新打法,能否力挽狂澜?
首先,在燃油车智能化层面,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比如,与陶海龙的观点不同,岚图汽车CEO卢放曾提出,燃油车在智能化方面,存在系统反应时间长、冗余不足等先天性短板,导致智能化在燃油车上的进展缓慢,或者说燃油车不是搭载智能化的最好载体。
在今年3月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电动车具有智能化的先天优势,尤其在自动驾驶方面,燃油车是无法与电车竞争的。
汽车行业分析师颜景辉曾指出,燃油车并非无法搭载前沿智能化技术,只是成本会较高。
其次,在合资模式层面,合资2.0时代已然到来。
上汽大众是第一波汽车合资潮中的佼佼者,曾为中国汽车产业拓荒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时代在变。当前,中国本土汽车企业以电动化、智能化为输出重点,发起反向合资潮,以本土需求为本的理念也在冲击着传统合资企业的运营模式。
陶海龙表示,在上汽大众,股东双方的认知是统一的,都在实实在在地推动“in China for China”的战略共识。他对帮宁工作室表示,上汽大众产品定价是由自身决策,大众总部没有干涉。
无论如何,上汽大众和陶海龙的反击,首先需要销量,需要撑住产品网络和品牌定位。在当下这个关键时刻,还是帕萨特站了出来。
追溯这款车的历史能发现,帕萨特诞生时就是大众转型的一个标志——上世纪70年代初期,大众计划推出中级车型,于是帕萨特问世。此后,这款车历经50年,更迭了十几代,2000年进入中国,至今帕萨特积累了360万用户,在中国中大型轿车市场奠定了领先地位,成为不少人的情怀和记忆之浓缩,堪称经典。
如今,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又成为陶海龙迎战一众对手的头牌,成为上汽大众转型的风向标。
只是,市场在变化,竞品在进化。帕萨特作为一代神车,上汽大众作为一代霸主,要让它们再回巅峰、重现荣光,陶海龙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