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36年,在所谓的汉民族,蒙古族和女真族等一众拍手党拥护下,皇太极正式称帝,建立了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
与所有刚刚成立的王朝一样,清朝成立之后的主要工作包括完成统一,巩固政权,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清算前朝,拼命抹黑前朝包括朱元璋等一众前朝统治者。
但是仅仅过去了不到三代,康熙就带领众多大臣,先后祭拜朱元璋五次,每次规模都异常宏大,这是为什么呢?
清算前朝,祭拜前朝坦白讲,任何一个新政权的成立,对前朝的清算都是不可避免的,总不能我在这当皇帝,还看你在我面前蹦跶,谁知道你那天会不会在背后咬我一口,重新建立政权。
但各朝各代对前朝的清算手段和程度都不同,例如秦朝,吞并六国以后,就还算仁慈,最起码还能保证大多人的生命安全。
也有比较狗血的,像是南宋的赵光义,从哥哥赵光胤手中得到权力以后,玩弄陈后主的皇后,画春宫图,然后又找了个理由杀掉,做的不仅残暴而且失礼。
清朝前期其实也差不多,不要说对前朝的政治力量,就是对底层的老百姓都是高压政策,屠城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
发型自由都不许搞,全听我的,不听话的全部割脑袋,挂在城头上示众,恐吓威胁众人,那时候,大家看到满族,女真的铁骑,就像看见吃人的恶魔。
打天下这么搞其实也没有问题,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地残忍,大秦不行了地时候,谁的声音最大?还是旧楚国贵族项氏,喊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雷霆一样的手段震慑敌人,挡在我前面的,不死我也要让你掉层皮,尤其前期满族的军队规模并不算大,全靠这种恶魔形象吃掉面前的敌人。
军队也打的爽,虽然屠城,随意杀人这种行为不好,但真的提高士气啊,哪个士兵跟你玩命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玩得爽,进城以后,手里有刀,要什么有什么。
抹黑前朝那也是必须的,前朝有什么好的啊,跟着我们混才能吃香的和辣的要什么有什么,跟着前朝混,有什么前途啊?
何况清朝从努尔哈赤造反开始,就列出了大明的几条罪状,表明自己是无可奈何,因为明朝做事不地道逼着被反的。
指望这样的对手能对大明王朝仁慈?显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也有看不明白事理的前朝余臣,看满族称帝当皇上了立马换阵营,跪着恭迎女真满人。
可是大清也是看人的,虽然整体民族文化不高,但是更为纯粹,直接问按照你们大明忠君爱国那一套,你怎么不跟你们的崇祯皇帝一起在歪脖子树上吊死啊。
尤其是在完成统一过程中,进军南明政府,对于抵抗的统统杀光,一个不留,男的全部充军发配,女人全部做奴仆。
这是前期的铁血政策,统一的必要过程,但是在坐稳天下的那一刻,风向就开始转变了。
态度转变的大清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尤其是守一个这么大的地盘,四处都不太平,南边云南的吴三桂要反,西边的准噶尔也要凑热闹,那就打!
可是打也要有粮食,为了拖延一点时间,让准噶尔晚两年再反,康熙把自己最喜欢的格格都嫁出去了,再过了几年后。又亲手手刃了自己女婿。
对于这些没反的,能给你提供粮食的百姓,康熙如果还像之前打天下那样,拿刀抵着脖子让他们干活,那就是逼着百姓们反了。
怎么样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让老百姓听话,让自己的这个位置坐的稳,很快清政府的统治者们就找到了答案,汉族的这一套是真好使啊。
汉族皇位自古就讲究一个君权神授,大概意思就是我的皇位不是我自己想当的,想也没用,大家都想当,为什么只有我当了?因为我的皇位是上天赐予我的。
我是天子,上天看我能力强,可以照顾到百姓的利益,所以让我当这个皇帝,前朝之所以被推翻,是因为他们的德行不行,所以派我们家把他们推翻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坐这个位置名正言顺,朱元璋和我家都是殊途同归,都是终止前朝的恶劣统治,让百姓回到他们原本该有的生活。
我造反不是为了我自己,我那是帮朱老爷子教训教训这帮不孝的子孙,祭拜不是缅怀前朝,而是能让自己屁股的这张龙椅更舒服。
康熙的目的达到了,从前汉人见了满人,恨不得除之后快,这一顿操作下来,大多汉人都承认了清朝的合法性,该为清朝卖命的继续卖命。
本来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皇帝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根本无所谓,谁当皇上跟我有什么关系,重要不能影响我的利益,能让大家消停过日子,并且别搞的太难看。
这满族人当的皇上,看起来靠谱多了,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简直就是打工人的楷模啊,而清朝看着套有效,也是继续使用,不断延续。
反正能杀的都杀光,现在我就是怎么说你好,老朱家人也不可能从坟力跳出来跟我争天下吧,夸夸你还显得我大度,有那种帝王的胸怀,何乐而不为。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例如康熙年间,就有各种朱三太子案,因为看到了康熙对前朝的态度缓和,就开始投机,占康熙的便宜,最后调查发现都是假的,当然就算不是假的也要变成假的。
对于残存的明朝皇室势力也都是远房了,清朝还是选择抚慰,搞起象征意义,重要场合没准就抬出来,变现出,这个皇位,是他们家禅让给我的,人家自己家都承认我的合法性了,你打着人家的名义造什么反?
当然,康熙祭拜朱元璋是政治手段,但其中也必然掺杂着对朱元璋个人的情感看法。
感同身受朱元璋皇帝这个位子,没坐上去的拼命想坐,坐上去以后就没办法下来了,坐的时候才知道到底有多难受。
某些方面康熙和朱元璋差不多,朱元璋年幼就开始孤苦伶仃,讨饭放牛,建立起了一个偌大的帝国,纯白手起家。
康熙也是,虽说起点高一些,七八岁就坐在了龙椅上,但是坐在那个位置上,就是孤家寡人了,两个人同样的孤苦伶仃。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自己本就是个大老粗,一切新王朝规则都需要重新制定,而康熙接过的也是一个烂摊子啊,平鳌拜除吴三桂,那个都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有一群窝里横的子孙,朱元璋的儿子抢了大孙子的位置,一把大火,烧的朱允炆到底在哪,现在都是个迷。
康熙的继承人们更是上演九子夺嫡的大戏,搞得康熙后来的子孙,谨记内斗经验,早立太子,实在是被搞怕了啊。
康熙实在太能理解朱元璋了,一样的早当家,一样的工作压力大,一样的子孙不让自己省心,看朱元璋的日常,也能给自己提提精神,毕竟康熙的起点还是要比朱元璋高太多了。
而且康熙确实也比较佩服朱元璋,正史记载,康子二十三年,南巡的时候,康熙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大臣,到了南京明孝陵后,用最高礼节跪拜朱元璋。
对于明皇陵年久失修,存在破损的位置,也下至拨款己市进行维修,这已经十分难得了。
对于朱元璋,康熙还给出了一个相当中肯的评价:英武伟烈之主。又在陵外写下“治隆唐宋”,这就带着些主观了,认为朱元璋治理下的明朝,都能够比唐宋更为优秀,朱元璋自己都不一定能这么认为。
到后期,康熙越来越能理解皇帝这个位置的难做,再反过来看明朝时,纵然前朝皇帝又千般不是,但又何尝不是被这群道貌岸然的臣子骗得。
《康熙王朝》中就有这样的一个片段,康熙大怒举着前朝吊死的崇祯皇帝地例子,大骂手下的臣子欺君罔上。
所以在某些方面,他祭拜朱元璋的同时,也是在震慑自己手下的人:别逼朕也学朱元璋一样,早晚有一天把你们一个一个全砍了!
一生南征北战,一手缔造出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在70岁那年驾崩,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生兢兢业业,全部奉献于帝王事业的康熙也在68岁那年离去,只剩下后世对那个康乾盛世的无限遐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封建王朝也最终走向共和,康熙不会想到,自己辛苦辛苦的事业最终会被慈禧败的七零八落,就如朱元璋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子孙会吊死在后山的歪脖子树上一样。
是非功过可能都是过眼云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史册,寥寥几笔,却是某位英雄的一生,至于真假对错,全任后世评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