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教师是社会性别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男教师在社会地位、权力结构以及与社会各阶层的联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女教师在近代英国社会的地位一直很低。
在这一点上,不仅表现在其自身所受的待遇、社会对其的期望、甚至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等方面,而且表现在近代英国社会对女性地位、教育的态度上。从近代英国女教师状况的变迁可以看出,整个英国社会的性别观念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英国早期的女教师都是由教会中的女牧师担任,她们在教职中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家庭主妇,是教会中的一员,并且往往负责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传授知识,安排课程等。然而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开始逐渐取代了教会学校的地位。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需要,许多新的女性开始进入到学校中去担任教师。其中有一部分女教师是由家庭主妇转变而来,她们放弃了家庭生活而进入到学校工作当中去。另有一部分则是由教会女牧师转变而来。这种转变是英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英国早期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下,社会开始逐渐从传统封建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要求教育必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女子教育的作用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女子接受了职业学校教育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文化素质。而妇女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培训后成为女教师就成为当时社会现代化转型中一个必然趋势。
社会性别(gender)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所引起的,性别角色与地位差异所带来的种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社会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
在家庭中,女性与男性一样承担着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等责任,承担着父权制度赋予女性的家庭义务;在社会中,女性又有自身的独立与自由,享有与男性相同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

近代英国女权运动兴起于19世纪初期,而女教师作为女权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英国社会向现代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英国女权运动人士提出了“女权主义”(womanism)一词。
在女权主义看来,妇女不仅是家庭中的“妻子”“女儿”,更是国家和社会的成员。然而在当时英国女权运动中却出现了许多反对女教师和反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声音。如维多利亚女王就曾指责女教师在课堂上用“恶毒的语言”咒骂学生;“对学生不负责任”等。然而时至今日,研究近代英国女教师仍是一个热点话题。

在英国,学校是女性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她们在学校里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首先,她们是学生的教育者,要承担起教育学生的任务。由于英国封建时期的家庭中不重视教育,所以女性只能成为家庭中的一员。19世纪初,妇女开始接受教育,成为学校里的教育者。在学校里,女教师起到了教育学生的作用。

其次,她们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传播者。英国学校里不重视女生教育,使她们在课堂上没有机会学习知识。而在女权主义运动兴起之后,她们逐渐被视为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女教师们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最后,她们是学校管理机构中的领导者。她们在学校里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三者集于一身。
女性在近代英国学校中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校管理机构中不可或缺的管理者。她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在学校里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因为这些优势地位,她们才能在近代英国社会转型时期成为女性实现自身价值和地位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


19世纪,英国出现了一股女权运动热潮,它不仅体现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也是争取女性地位的一种社会运动。其中,英国女教师是女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初期,英国妇女运动蓬勃发展,掀起了一场“争取妇女地位”的运动。在当时女权主义人士看来,妇女不仅享有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自由,而且她们还在教育、家庭、政治和经济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许多学者也赞同女性的教育地位。如19世纪初英国女教师阿丽斯·沃德就曾说:“女性能够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能够让他们参加各种活动,甚至还能培养他们成为有教养的公民”。

随着英国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人们对妇女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女性教育问题也开始重视起来。例如19世纪英国女权运动人士就曾呼吁国家和政府采取措施为女性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此后许多妇女开始走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如艾米莉·格雷、玛蒂尔德·梅耶、西莉亚·布朗等人都是女教师。而正是在这种社会性别观念影响下,英国女教师在教育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代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教师在推动英国教育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然而,近代英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女教师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服务,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服务等活动。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她们是具有专业知识、从事职业培训、服务于教学科研活动的专业人员。
另一方面,女教师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其工作内容和活动形式与男性教师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女教师要承担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实验等工作任务;女性从事这些工作需要耐心细致,在教学中要注意细节等。尽管女教师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现象,但是在面对学校和学生时她们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此外,女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如女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女教师职业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如女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热情;女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也会帮助学生获得一技之长等。

综上所述,在近代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女教师为英国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们不仅在思想上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而且在教育活动中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性别意识。然而这种性别意识既受到当时英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也受到女性自身文化水平、性别角色等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萨克斯:《性别认同》,高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英]保罗·戈德伯格:《一位女教师的教育故事》,黄丽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英]珍妮·哈珀:《作为学校的教育》,陈湘萍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4、[美]艾伦·加纳:《超越性别:女性主义与性经验》(中文版),陈湘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美]凯瑟琳·迈耶:《教师的语言》(中文版),曹莉译
6、[英]史蒂芬·克拉夫特:《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理论》(中文版),曹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