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今年买这些车,得要加价

车主指南 2025-02-07 17:42:42

新官上任三把火,川普加税如约而至。

上周四,特朗普曾向媒体确认:白宫将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 25%的关税,而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则加征 10%关税,关税政策将在 2 月 1 日正式生效。

尽管在不久,特朗普宣称与墨方、加方进行磋商后,决定暂缓关税加征政策 30 天,但对于地域分布复杂、利润率轻薄的汽车产业来说,再次身陷关税危机中来。

Donald Trump 在白宫签署文件-图片来自:AP

国内美产大排量汽车受伤

这并非是中国汽车行业在近来,首次面临欧美的关税壁垒。

2023 年 9 月,欧盟委员会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 正式宣布:欧盟将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在国情咨文中,她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长期在巨额补贴下保持着低位,这会严重「扭曲」欧洲本土汽车市场。

反补贴调查近一年后,欧盟在次年的 10 月正式结束反补贴调查,并决定在原有 10%的关税基础上,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加征为期 5 年的最终关税,关税大致可分为 4 个级别:

对不配合调查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加征 35.3%关税

对配合调查但尚未被抽样调查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加征 20.7%关税

对配合调查且已进行抽样调查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吉利以及上汽,分别加征 17%、18.8%以及 35.3%关税

给予充分理由并在单独审查后,对产自中国的特斯拉电动新车加征 7.8%关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图片来自:Reuters

而在同年 9 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新闻稿宣布:大幅上调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对进口电动汽车关税加征 100%,太阳能电池加征 50%,以及对中国钢铁、铝、动力电池以及关键矿物加征 25%关税。

直至上周,美方再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 10%关税。中国电动汽车早已被挡在高耸的关税壁垒之外,额外的 10%加征看起来也不痛不痒,而对于国内汽车整个出口大盘而言,影响也并不算大。

借用一组数据佐证:2023 年全年,中国向美国出口汽车总量约为 7.48 万辆,仅占当年总出口量的 1.43%。真正在这一轮加税受到伤害的,是来自美国的进口大排量汽车以及皮卡产品。

4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新公告,给出了加税反制手段:从本月 10 日起,中方将对原产自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收 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 10%关税。

在发布的加征文件细则中,对部分美国进口汽车的加征标准做了详尽的划分,其明确写道:大于 2.5L 排气量(不包含 2.5L)且原产自美国的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以及其他车辆都将获得 10%的关税加征。

本轮关税反制,美系品牌高端燃油车、皮卡以及在美生产的德系豪华车受到了主要影响,其中以福特、通用、Stellantis 以及奔驰、宝马为代表:

譬如是福特誉有「印钞机」之称的皮卡当家产品 —— F150 猛禽。搭载 3.5T V6 发动机,最大功率 311kW,最大马力、扭矩可达 423PS、684N·m,定位全尺寸皮卡,售价超过 70 万元。

Ford F-150 Raptor-图片来自:CAR AND DRIVER

定位全尺寸 SUV,林肯品牌的旗舰产品 Navigator 领航员,搭载 3.5T V6 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 305kW,峰值马力、扭矩分别高达 415Ps、670N·m,起售价超过百万元。

受到影响的还有来自 Stellantis 集团的系列车型,包括 Jeep 品牌全新大切诺基、硬派越野牧马人以及道奇挑战者等多多款大排量轿车、SUV 产品。

不仅是纯正的美系品牌,一些产自美国的德系豪车,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关税波动。诸如产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斯巴滕堡工厂的宝马 X7,以及产自美国阿拉巴马州 Vance 工厂的奔驰 GLS,其进口售价都将预计有小幅度上涨。

反制、迁移

除了国内,遭遇到关税重创的还有前文所提及的加拿大、墨西哥。

特朗普的单边 25%加税策略,对于北美的汽车工业来说,看起来并不是一项有利动作。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美国的新车销量超过了 1600 万辆,但国内汽车年产量仅为 1060 万辆,两者之间的数字差异,由进口汽车来填补。

去年,美国全年共进口超过 540 万辆汽车,成为全球最大汽车进口国,而被加征 25%关税的加拿大、墨西哥则是美国进口车的最大来源地。

2024 年,加拿大累计汽车产量达到 130 万辆,墨西哥全年汽车产量超过 360 万辆,两者其中的 90%、近 80%的产能流向了美国市场。

汽车行业往往拥有复杂、庞大的工业体系,北美汽车制造商在「美加墨」地区建立了复杂的工厂网络,不仅是整车落地,其零部件的迁移往往会多次越过国际边境,而在 25%的关税加征背景下,汽车制造成本则会直线上升。

以来自加拿大、墨西哥的 2.5 万美元新车为例,在加税 25%之后,新车的价格预计会增加 6450 美元;即便不是整车进口,依赖这些产地零部件的车企,也要为此付出额外的代价。

特斯拉有近 20%-25%的零部件来自墨西哥,曾有媒体对此进行过测算,若特斯拉有超过半数的零部件来自海外,那么将意味着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特斯拉新车成本至少会上涨 30%。

应对单边加税的最好办法,恐怕唯有反制以及产业转移:

加拿大总理候选人 Chryastia Freeland 曾告诉《加拿大新闻》称:未来加方考虑会进行针对性关税附加,对特斯拉以及美国酒类产品附以 100%的关税。

而更多的供应链、车企,选择产地转移,回归美国。

咨询公司 Seraph 首席执行官 Ambrose Conroy 告知《华尔街日报》,目前墨加地区的零部件公司正在增加班次往美国发货,尽可能降低关税影响,同时也正在权衡产地完全转移至美国的可能性。

墨西哥本土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拥有自身品牌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市场销量,其正在探索在美本土生产制造更多皮卡车型的办法。

而根据德媒 Handelsblatt 报道,大众集团也正在计划充分利用美国本土的田纳西州工厂组装保时捷、奥迪大型 SUV,以此应对关税波动,如果对墨西哥 25%的加征生效,那么大众可能会蒙受超过 50%的营业利润损失,这将会严重影响墨西哥产地的奥迪 Q5、捷达等系列大众产品的生产、销售。

「Made in America」,让工业回归美国,才是本轮川普加税最根本的经济目的。

0 阅读:1
车主指南

车主指南

汽车文化聚集地,汽车圈深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