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易而言,什么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

巴赫商业 2024-03-19 06:44:43

据我观察,大多数交易者偏向线性思考,总是在研究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联性,但这种思维方式会有两个问题:

(一)由于大脑记忆的原因,我们总是对那些“情绪感受强烈”、“符合直觉认知”、“能吸引眼球”的走势案例或明星品种印象更为深刻

那些不流畅,较为普通的走势案例被逐渐遗忘,久而久之,盯盘时顺着走势联想,大脑里关联的都是理想化的案例,而较为波折的由于印象不深刻被忽视,因此当警惕性下降时,交易欲望会诱使我们去冲动交易。

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我们记住的只是市场极少部分时间的“高光时刻” ,印象有多深刻,内心就会有多乐观,在高估其成功概率的同时,并强烈期待它在每一天的交易中重现...

因此有些朋友交易的并不是自己的判断,而是幻想

(二)、很多朋友喜欢对走势进行因果假设,分不清一笔交易到底是自己对走势有强烈期待,还是确实观察出了走势运行呈现出某些技术特征

也就是说,我们在看盘时会从盘面上观察到很多东西,时间不同,视角和立场也会发生变化

这就代表我们必须用某个方式(例如多因素列举、对比)去对所观察到的因素进行分类和解释

哪些是确实存在于走势之上,符合理性认知且可以通过技术去标注归类的

哪些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基于直觉联系到理想化案例,所引发的乐观期望

过于简化的因果认知永远是交易者的敌人,如同:

“踩了油门车就会跑”,速度=油门?并不是,驱动车辆的是燃料,变速系统,控制系统等复杂体系,需要它们全部正常运转,才能正常行驶。

“均线突破,发散排列就出趋势” ,趋势=均线破不破?也不是,一轮大趋势的产生,要看事件背景,没有重磅事件不足以引发未来价格预期的转变,突破前的波段走势不流畅也不足以对市场情绪产生足够的刺激

所以一轮趋势产生,要看事件背景、趋势结构、动量表现、市场情绪等多个因素条件的共同作用,而这些因素都不会直白的呈现在图表上,它们过于抽象需要你观察和思考才能使其清晰。

从这两个角度来思考,似乎可以认识到两件事:

1、我们去分析走势,不光是要认识到 “我们期望它走成什么样子” 而是要列举出它可能走成什么样子,深层次的、未曾设想到的事情对我们的意义更大

例如可能演化成的波折行情,信号失败后的运行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理解走势是会局限于常规化、因果化的思维模式中,跳出这种“定式”对于认清交易风险很重要

2、任何交易行为本身都有最核心的驱动因素,我们需要推敲自己的动机是否合理,自己对当前走势的反应是不是有普遍性

例如多头趋势下,狂热的追涨情绪会引发对价格的不理性预期,到了2100看2500,到了2500联想到3000,这种市况大多人的反应是否会和你类似,如果类似,那么它必然没有优势(二八原则)

再深一层去考虑,这种强多头趋势尾部,此种市况背景是否总会引发大部分交易者的强烈反应,参与反应还是利用反应,前提是必须意识到这种“反馈关系”的存在。

之后就是去研究明白,当走势表现出某一种特定的市况背景时,同样的市场反应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做到这一步,你就已经跳出了方法的范畴,而是触及到其能产生获利的原理层面了。

所以交易获利的本质,就是用你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去寻找大多数人的直觉弱点,利用他们的犯错。

3、专业交易者和新手交易者思考方式存在差异,老手看重环境条件,也就是市场背景。只要信号出现在理想环境下(高波动、规则收敛的图形、某些事件导致的消息市、趋势结构明确...)那么宁做错不放过,踏空风险要大于止损风险。

但新手交易者更喜欢追求确定,倾向于寻找走势中的因果规律来建立信心,增强把握交易机会的行动力,也就是说,他们容易把好的结果归结于某些简单的因果规律上,好让自己相信已经掌握了“稳赢钥匙”

但遗憾的是,他们总会发现,图表上最突出的因素,既不是构成趋势的决定性因素,也不会每一次都出现。

这种看似区别不大的思考方式,最终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交易决策到底是建立在某个简单“因果规律”上,还是“理想的市场背景”上,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2 阅读:423
评论列表
  • 2024-03-19 16:18

    一个从来不交易人天天忽悠人

巴赫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