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吴蜀联合勉强抵抗曹魏,为何蜀国灭亡后,吴国还能撑这么多年

一点儿历史事 2023-12-25 20:56:51

明明吴蜀联合才能勉强抵抗曹魏,为何蜀国灭亡后,吴国还能撑这么多年?

早在司马昭灭蜀之前,这位当时曹魏的我实际掌权者就已经暗中建造船只,准备三年后举兵灭吴了。

但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本来需要和蜀汉联合才堪堪抵抗曹魏的东吴,在蜀汉灭亡后,单独存在了二十七年。

这个“奇迹”如何诞生的?

1.吴国自身实力本就不弱

诚然,吴国国力远逊色于魏国,特别是魏国吞并蜀汉之后,这种差距就更为悬殊了。

但大家也不小小看了吴国,单论自保能力,吴国还是绰绰有余的。

吴国编著在册的正规军多达二十三万。

如果遇到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更是可以动员十余万民兵。

而魏国后期,编著在册的正规军有五十三万人。

单论纸面上的实力,吴国较之魏国自然是远远不如。

但由于南北方气候条件差距巨大,且东吴具有天险,地势复杂,所以也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特别是魏国虽然兵多将广,但实际上能南下作战的有生力量以及水军非常有限。

关陇、幽并地区的人更是不擅长水战。

因此,魏晋讨伐魏国,兵力上的优势从一开始就不明显。

晋灭吴之战中,晋一共出动了六路大军,看似浩浩荡荡,实际上也就二十一万人,与东吴兵力基本相当。

既然人海战术无法实施,东吴还有天险,自保当然不成问题了。

2.东吴防御体系坚挺

诚然曹魏灭蜀后,东吴地区的西面也暴露在了曹魏的视野范围内,这当然给东吴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但东吴名将陆逊和陆抗等人也不是吃素的。

在这些人的领导下,东吴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防御体系,完全可以抵抗曹魏的进攻。

在建立长江地区的防御体系之时,名将陆逊更是以西陵为“国之藩表”。

PS:西陵位于三峡之口,可以依靠三峡之险,阻断西面来犯的敌人。

正如夷陵之战一样,只要牢牢把守住三峡之口,就算再多的军队,也无法进攻过来。

曹魏就算有天大的本事,面临这“羊肠小道”也无法施展开来。

而更重要的是,西陵位于江陵地区的上游,水运极其便利,东吴部队可以朝发夕至,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即便江陵地区被曹魏攻破,东吴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夺回来。

只要西陵在手,东吴就可以坐拥天险,以一隅之兵同时抵抗西川和荆州的所有晋军。

至于之前的进攻路线,曹魏方面这么多年都没有攻破过,东吴方面自然也有自信。

陆逊“退役”后,他的儿子陆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陆逊防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陆抗在江陵地区铸造堤堰,充分发挥水柔之力;

在西陵地区修建有效防御体系,让曹魏难以进入。

因此,即便蜀汉灭亡,东吴也完全可以凭借完整的防御体系,御敌于国门之外。

3.将略方面

曹魏灭蜀前后,人才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真空期”。

淮南三次反叛,文钦、诸葛诞等名将不幸死于内讧。

灭蜀之后,又爆发了“二士争功”的戏码。

名将钟会、邓艾父子等都死在了这场争功闹剧之中。

张苞作为司马家一手提拔起来的名将,也因为遭受谗言而君臣离心,再也不受重用。

因此虽然曹魏灭蜀成功了,但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曹魏极度缺乏可以带兵打仗的忠臣良将。

与之相对,东吴虽然国内局势也一直不稳,但陆抗等良将的存在一直都是东吴牢不可破的擎天柱。

公元272年,西陵守将步阐投靠晋国,西晋名将羊祜等人趁机率军大举进攻。

在这生死存亡时刻,陆抗没有害怕,反而挺身而出,不但收复了西陵,还将晋军打得落花流水。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东吴的防御力度是不容置疑的。

4.魏晋方面问题不断

灭蜀后,魏晋方面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期。

当初计划三年灭吴的司马昭在灭蜀一年半之后便去世了。

司马炎虽然也很有能力,但他的才华和威望都比不上司马昭。

而且司马炎比起讨伐吴国,更希望坐上皇帝的宝座。

为了取代曹魏,司马炎可不想节外生枝。

毕竟当初灭蜀的时候,钟会等人就没少跳出来乱搞。

现在,如果伐吴成功,局势不稳,肯定会有人出来捣乱。

如果伐吴不成功,司马家的威望又会下降。

因此按兵不动成了司马炎最好的选择。

篡位之后,为了稳定江山,司马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选择与东吴交好。

特别是“秃发树机能之变”爆发后,三位凉州刺史、四位“省级高官”都不幸陨落。

新生的晋王朝更是无力讨伐东吴了。

就算是东吴灭亡前几年,东吴也还能取得一些作战的胜利。

著名的交趾之战、西陵之战,东吴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只可惜,东吴末代国君孙皓实在是有些作死。

在孙皓的领导下,东吴国政迅速腐朽。

首先就是防御懈怠。

孙皓残暴不仁,而且尤其喜欢大兴土木,导致东吴百姓怨声载道,许多豪族不堪忍受,率领家眷举族投靠了西晋。

这导致了东吴情报泄露严重,兵力也极其匮乏。

三国志记载中,名将陆抗就曾因兵力不足屡次上书孙皓,要求增援。

将领吾彦也曾多次上书,陈述晋国造船目的,要求增强防御。

可孙皓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变本加厉。

以至于延边到不仅是西线,整个东吴长江沿线防御都出现了兵力匮乏的现象。

这极大动摇了东吴的国本。

陆抗去世后,东吴更是再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良将了。

一方面是兵力不足,另一方面是良将匮乏,东吴的灭亡也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了。

等到晋人国本稳定下来,大船已经造好,羊祜等名将谋划也完备后,吴国的灭亡也进入了倒计时。

公元280年,晋军兵分六路,讨伐东吴,一战而定!

悬念从一开始就已经被解开了!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219
评论列表
  • 2024-01-19 04:31

    司马家族一手提拔的张苞???

  • 2023-12-26 14:19

    虽说东吴打不下合肥,但魏同样也打不下濡須啊。一个下了船的没力,一个上了船没力!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