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月8日发布公告,对20户企业、25名企业有关负责人,以及8家会计师事务所、84名注册会计师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同时,财政部还公布了10起典型案例,其中有一个案例来自于常山药业。
最终的处理结果,财政部对常山药业罚了5万元,对公司负责人罚款2万元。
从金额上看简直是毛毛雨,究竟是怎么造假呢?
其实这件事要用专业的视角去看。
上市公司主要的监管机构是证监会,现在证监会的处罚动辄上千万,依据的是《证券法》,严重的还要移交公安部门转刑事案件。
财政部主要是管会计处理的,依据的是《会计法》,常山药业被罚的原因就是会计处理不规范:虚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根据财政部公告,常山药业在2022年以现金方式向中商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支付差旅费373.29万元,但经查实,该旅行社并未实际提供旅行服务。常山药业因此虚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违反了《会计法》第九条的规定。
财政部依据《会计法》第四十二条,对常山药业处以5万元罚款。同时,常山药业的单位负责人高晓东也被罚款2万元。
一、小案件里藏的大问题
星空君查了一下财政部官网公布的细节,发现这373.29万元非常蹊跷。
一是全部现金支付。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2025年废止)的有关要求,超过1000元的公对公业务原则上必须使用转账,不得使用现金。
二是开票方是一家旅行社。很多单位将差旅业务外包给旅行社,订票订房间都通过旅行社结算,方便了员工,同时减少了资金占用(员工出差无需借款)。但是财政部的检查发现,该旅行社并未给常山药业提供相应服务。
如此大额的现金往来,又没有真实提供服务,存在着洗钱套现的嫌疑。
这个案例大概率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只是双方通过合理的串供填上了窟窿。
会是什么问题呢?
以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医药企业通常需要通过医生或医疗机构推广其产品,而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灰色地带,例如通过回扣、礼品或其他形式影响医生的处方行为。肝素类药品的销售高度依赖医院渠道,因此不排除其通过旅行社的名义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性。
现金支付具有较高的隐蔽性,难以追踪资金的具体用途。这种支付方式可能被用来规避监管,掩盖真实的资金流向,例如用于支付医生的回扣或其他形式的贿赂。
简言之,医药企业直接从账面划款给医生是很难操作的,旅行社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开具差旅发票的形式,充当了“白手套”。
当然了,对于监管机构来说,现金的流向无法继续跟踪,只能戛然而止。
二、肝素领军者的惨淡业绩
常山药业是中国肝素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与华润双鹤、双鹭药业、东诚药业等企业并列。
肝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凝血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和透析治疗等领域。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肝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然而,肝素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全球和中国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竞争态势。
在全球范围内,肝素原料药市场长期以来被少数国际巨头主导,如美国的Pfizer(辉瑞)、德国的Fresenius(费森尤斯)和法国的Sanofi(赛诺菲)。这些企业不仅控制着肝素原料药的生产,还通过垂直整合垄断了制剂市场,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肝素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丰富的猪小肠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以海普瑞、健友股份、常山药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进步,逐渐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垄断地位,成为全球肝素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常山药业拥有14款肝素药品(包括原料药和制剂),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千红制药(17款)。
在低分子肝素细分市场中,常山药业在达肝素和那屈肝素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达肝素市场中,常山药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0%,位列第二;在那屈肝素市场中,常山药业的市场份额也超过20%,位列第三。
受药品集采政策和行业下行周期影响,常山药业近年业绩不佳。
2023年亏损12.4亿元。
数据来源:iFind
业绩预报显示,2024年预计亏损1.2亿至1.8亿元,主要原因是其主力产品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未进入全国带量采购,销量持续下滑。
公司在业绩预报里透露:2024年度,由于执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同时公司继续加强市场费用的精细化管理,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
也不用虚列差旅费了,尽在不言中。
三、集采的压力
常山药业在低分子肝素原料药和制剂领域有较强布局,其“年产35吨肝素系列原料药产品项目”于2024年结项,旨在扩大低分子肝素原料药产能,但项目进度多次延期,未能及时抓住市场机遇。
集采是一把双刃剑,正在迫使众多药企全面转型。导致低分子肝素制剂价格下降,常山药业的主力产品未进入集采,销量大幅下滑。
同时,国内外肝素原料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受到挤压。
残酷的市场竞争压力,给公司的业绩蒙上了阴影,甚至现金流也开始枯竭。
2024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常山药业的货币资金仅为3.14亿元,现金流紧张,限制了其研发和市场拓展能力。
为了破局,公司正在尝试拓展新业务,如GLP-1受体激动剂艾本那肽(用于降糖)和透明质酸化妆品等,只是这些业务尚未形成规模贡献。公司计划通过扩大低分子肝素原料药产能,推动出口业务,受限于项目延期和行业下行周期,进展缓慢。